張 鯤
(灤南縣職業教育中心 河北 灤南 063500)
轉眼間筆者工作已有十余年了,做班主任也十余年了,每每回想起過往的一屆屆學生,筆者都會認真地審視自己:我這屆班主任做得好嗎?學生喜歡嗎?家長認可嗎?領導滿意嗎?哪些方面還有不足,需要提高?每每想到這些問題筆者就陷入沉思,一件件往事涌上心頭。怎樣才是合格的班主任,或者再上升一個高度,怎樣才是一個優秀的班主任?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做了的總結,供同行參考。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首先要從思想上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古人云:“嚴師出高徒。”對于這個觀點筆者并不否認,但其所說的嚴師應是在某一學科或專業有特長的教師,而班主任作為教師隊伍的一個特殊群體,在學生學習生活中更多的應是擔任“監護人”或“家長”的角色,所以筆者認為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不是嚴字當頭,而是應該對學生關愛有加,讓學生在學校同樣找到家的感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尊敬老師這個“家長”,才會愛護班級這個小家和學校這個大家。
一個好的班主任要做到言行一致,從行動上也要關愛學生,尤其是對于中職學生,他們更多的不是缺少批評和打罵,而是缺少關愛,他們有的甚至從小學、初中都是在老師的批評中渡過,到了職校如果還是冷言惡語的話,那他們就會把這種批評當成家常便飯,習以為常,把班主任說的話當成耳邊風,不理不睬,有的甚至出現逆反,出口頂撞,不管出現哪種情況都不會起到好的教育效果。與其如此還不如一句關愛的話更讓他們受寵若驚,即使學生犯錯誤教師也可以換種方式去教育,校服沒穿好可以對他說“天冷了,把拉鏈拉上,別凍感冒了”,儀容儀表不合格可以說“這樣不好看,別人是用另類和輕視的眼光多看你兩眼,快改掉”等,要從行動上讓學生明白你不是在找茬批評他,而是在關心他,愛護他,為他好,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曾國藩曾說:“修身之要,一日三省;日積月累,必見其功。”當班主任更應如此,在批評學生后要反思,在和家長溝通后要反思,在和任課老師交談后要反思。人無完人,人在處理事情時往往會沖動,有時夾雜著個人情緒,導致處事不妥,甚至出現錯誤,反思后的一句“對不起”更能彰顯人格魅力。
常常聽同行說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班主任,筆者認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班主任不僅是要對學生的三年負責,更要對學生的一生負責,教書育人是師者的本職,所以教書的同時還要育人,大道理要講,小事情要分析,為人師表,率先垂范,言談舉止中傳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素質教育遠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人物就是家長,要讓家長成為班主任工作的堅強后盾而不是絆腳石。筆者在處理學生事務時首先就是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關于學生在校的點滴,不論取得了好成績,還是犯了錯,班主任要在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系,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表揚好的批評壞的,一定要讓家長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班主任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幫助學生完成學習與成長。
關于班主任工作筆者也有幾點個人想法:要想做一個合格的班主任,首先要做一個可親、可愛、可敬、可畏的班主任,一個懂得接納和尊重學生的班主任,還要做一個會說話、會傾聽、不激化矛盾的班主任。
回想走過的風風雨雨的十余年,相信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哭過、累過,也委屈過,但仍是沒有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有人說班主任累,但還是樂此不疲;有人說班主任苦,但仍能苦中作樂;有人說班主任勞心,那只能說我們還年輕,有的是勁頭。讓人倦怠的從來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如果有人問我們為什么這么愛當班主任,相信每一位班主任都會大聲告訴他,為了讓學生的未來和祖國的明天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