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宇良
摘 要 船用器材是船舶工作開展的基礎,是船舶運輸事業順利進行的保障。船用器材采購合同作為采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合同中的條款進行有效的甄別和規范,能夠有效地規避合同風險,促進船運事業的穩健發展。本文簡要分析了采購合同風險的來源,重點研究了船用器材采購合同風險防控的措施,旨在優化船用器材采購合同的簽訂和履行工作,有效地防控采購合同風險,促進船運事業的長效發展。
關鍵詞 船用器材 采購合同 風險防控
一、前言
近年來,國家和地區間貿易往來的頻繁,為船舶運輸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與此同時,船舶運輸行業受到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加大,船運事業在機遇和挑戰中發展。船用器材采購合同作為保障船運設施設備的基礎,對合同風險的有效規避能夠為船運事業的穩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采購合同及其風險概述
采購合同是企業與商品供應方在談判協商的基礎上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供需關系文件,采購合同對雙方都有一定的約束力和規范力。采購合同屬于經濟合同,是采購雙方基于自身的經濟目的,在達成協商一致后所簽訂的,雙方對合同規定的內容都要認真履行。采購合同的內容要包含采購企業和供應方的基本信息、采購物品的信息、貨款信息以及爭端處理方法等。
采購合同的風險來源從合同簽訂的整體流程來分析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合同簽訂前的風險、合同履行中的風險以及合同完結風險。采購合同在簽訂前經歷訂單下達、文本起草、交易審核等流程。這一階段的風險主要來源于對交易主體履行合同能力的審核、對交易主體合法合理性的審核等。[1]具體來說就是要看交易雙方是否擁有合法身份、對交易的內容有沒有能力去完成。在合同簽訂前未進行有效的審核,會導致采購合同無法履行,使企業的采購工作無法按時完成,蒙受不可估計的經濟損失。合同履行中的風險主要來自交貨方是否能夠按時、保質保量地交付貨品,采購方能否按時支付貨款。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合同雙方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導致無法有效地履行合同,從而對合同雙方造成不良的影響和損失。合同完結風險主要取決于對采購合同相關資料的收集和儲存工作是否到位,采購合同的完成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過程中會不斷地形成許多的資料信息,這些資料信息對采購合同的完成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夠對資料進行全面、及時收集、儲存,會使企業在發生合同糾紛時沒有材料依據,處于被動地位,無法有效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船用器材采購合同風險防控的措施
(一)思想層面上的重視和風險防控
船用器材采購工作對節省船舶運輸行業的運營成本、促進船舶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實際工作中,船舶企業和采購工作相關人員要對采購工作予以重視,在思想層面上認識到船用器材采購合同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器材采購的各個環節,有力地降低船舶企業的運營成本,為船舶企業的長效發展奠定基礎。
(二)確保合同有制度和人力資源保障
船用器材采購合同的簽訂對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和供貨方的供應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船舶企業要想保證采購合同的有效簽訂和執行,應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合同評審制度,對采購合同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審。[2]建立合同評審制度,首先要明確采購合同的評審流程,同時還要針對參與和決策采購活動的人員建立有效的責任機制,以保證合同評審的質量,確保相關人員對采購工作的責任和權利予以明確。同時,在建立合同評審制度的過程中要注重實效性,避免由于評審人員過多、時間過長降低評審工作的效率,對采購工作的開展造成不良的影響。除此之外,評審制度的建立要在采購工作的實際中進行,避免造成評審制度與實際工作不一致的現象發生。
船用器材采購合同風險防控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對采購人員的綜合素質有較高的要求。船舶企業在開展器材采購工作時,要對采購人員的選取和任用工作作出嚴格規定,保證采購人員的專業性。一方面,采購人員要具備船用器材專業知識,對不同類型器材的性價比有專業的了解和分析,能夠優化采購工作質量,并對采購中貨物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檢驗;另一方面,采購人員還要具備法律、運輸等采購工作的相關知識,明確和優化采購合同中的各項內容。除此之外,采購相關人員要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企業資金,盡可能為企業節省器材成本,并且避免采購工作中出現貪腐等不良現象。
(三)多角度地維護和爭取自身的權益
要想有效地防控船用器材采購合同的風險,船舶企業就必須對關鍵性條款有明確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為企業爭取更大的效益。
第一,采購合同重點質量保證條款。對船舶企業來說,采購器材的質量是采購工作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一方面,要明確器材的質量保證期限,對器材的購入、使用和質量保證期限作出明文規定,避免質量保證期限含糊不明確,從而制約船舶的后續運行,使船舶企業蒙受經濟損失;另一方面,要明確質量保證服務的范圍和速度。船舶企業要根據自身運行的范圍來明確器材的質量服務范圍,以便船舶器材在不同領域出現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
第二,貨款支付條款。貨款的支付是對合同雙方都至關重要的環節,在制定貨款支付條款時,船舶企業要明確貨款的首期款、主要錢款和尾款的支付時間、條件和方式。支付貨款盡量采取貨到付款的方式,在對貨物進行明確的點驗后才支付貨款。另外,船舶企業在采購合同中要盡量預留器材采購的尾款,盡量使尾款與器材質量保證掛鉤。
第三,交貨條件條款和其他附加條款。在明確采購合同中的交貨條件條款時,需要船舶企業相關人員對貿易術語有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對術語的釋義、內容以及沖突預定有明確的認知,避免由于對貿易術語的認知不足,造成交貨條件的不明確,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除了以上幾點,在船用器材采購合同的風險防控中,對變更條款、保密條款以及安全條款等也要有正確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有效地預測采購工作中可能出現的變化等情況,保證在采購工作過程中出現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
(四)對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有效的跟蹤處理
在采購合同簽訂完成后,船舶企業相關人員要對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實時的跟蹤處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避免由于合同履行不利對企業造成不良的影響。另外,在合同簽訂后,相關人員要有效地收集和保存采購合同以及相應的材料,為器材采購的后續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
四、結語
強化對船用器材采購合同風險的有效防控,要從加強對采購合同風險的重視、確保合同的制度和人力資源保障、對采購合同條款進行全面科學的明確、跟蹤處理合同履行情況幾個方面著手,嚴格管控采購合同制定、執行的各個環節,確保有效降低船用器材采購合同風險。
(作者單位為三亞安達船舶修造廠)
參考文獻
[1] 苗靜,嚴躍萍,黃曉敏.采購合同的管理與風險控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6,14(16):59-60.
[2] 黃濤.如何控制采購合同的法律風險[J].中國安防,2011,20
(4):110-112.
[3] 段黎明.淺析采購合同履約風險控制[J].經濟視野,2016,18
(21):31.
[4] 韋妮.關于商品采購合同中的風險及其控制分析[J].經濟管理
(文摘版),2015,22(2):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