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 李鐵林
摘 要 為在我國建立一個更加公平有序、高效和諧的社會保險體系,傳統的雙軌制養老保險制度正向單軌制改革。本文論述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廢除雙軌制的必要性、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廢除雙軌制應注意的問題及養老金調整、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措施,并結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機關事業單位 養老保險制度 改革 基本問題
一、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讓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社會的統一,即“一個統一”,實現我國所有事業單位、黨政機關都建立與我國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五個同步”:第一,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同步;第二,待遇調整機制與計發辦法改革同步;第三,所有機關與事業單位的改革同步;第四,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與職業年金建立同步;第五,完善工資制度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推進同步。“一個統一”和“五個同步”的總體思路表明了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明確指向了公平的價值導向,改革措施也有了很好的協同性和一致性。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表現了我們在當今的改革中更加追求社會的公平和公正。
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廢除雙軌制的必要性
養老保險雙軌制的存在使人們對社會公平產生了質疑,從而更容易引發社會矛盾。機關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單位,這種工作價值導向和明確的目的性、功利性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雙軌制的廢除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社會的各種矛盾,也有利于保障我國社會的穩定。其養老金改革的目標是統一、并軌,所有的機關和事業單位與企業員工都按照同一辦法、同一規定繳費基數繳納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員工在退休的時候,都可以按相應的標準領取自己的養老金,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公正、平等的養老保險權益。讓付出相同勞動的勞動者都能夠獲得相應同等的勞動報酬,縮小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其他人員之間的養老金差距。這一改革可以實現社會公正公平,能夠有效保證社會的安定團結,大大緩解社會的矛盾。
(二)有利于減輕財政負擔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截至2015年底,我國國家公務員人數為716.7萬人,不包括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群體機關人員。為如此龐大的隊伍繳納養老金必定是政府的一大重擔。同時,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養老金的缺口接近20萬億。如果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雙軌制養老保險廢除,讓公務員和企業職工一樣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實現與企業人員同步繳納養老金,按規章制度領取養老金,若以一般中等城市公務員實際平均工資以3500元計算,那么政府每月約可收繳養老金為716.7×3500×8%=200676萬元,從數據計算可以看出,實行并軌能夠非常有效地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
(三)有利于社會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由于雙軌制的存在,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員工的養老金由國家財政全部支出以及高于企業職工很多的退休金使當今很多年輕大學生畢業選擇了考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出現了“考公熱”等現象。很多優秀大學生扎堆往公務員大門里擠,而很多畢業生并不適合在機關事業單位任職,卻因為豐厚的養老金選擇留在公務員崗位,造成人才浪費,很多員工沒能發揮其才華。同時,有很多已經考進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因為沒有個人養老金賬戶而迫不得已留在了不適合自己的崗位。這樣長此以往,必定影響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轉和社會的正常發展。一旦雙軌制廢除,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與社會人員的收入差距將逐步縮小,這樣將使更多合適的人才流向市場,機關事業單位不再是熱門的選擇,這樣也將大大推動我國社會的進步。
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廢除雙軌制應注意的問題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廢除雙軌制雖然迫在眉睫,但是改革不是說進行就進行,必然要考慮諸多因素,做很多調研,不然改革的效果將與預期大相徑庭。因此,在廢除雙軌制養老保險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還應注意很多問題。
(一)不能做表面形式的改革
社會一致認同雙軌制不公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用自己交養老保險,工資收入并不會扣除養老保險金;二是當他們退休之后,沒有交養老保險卻能拿到很高的退休金,然而交了養老保險的工人的退休金卻不到他們的1/3。改革由政府官員和一些專家學者推動,他們希望盡可能保證在不減先有收入水平的前提下來完成并軌。這也就是說,很大一部分人希望改革不會犧牲他們的既得利益。設置了這樣的改革前提,并軌的改革將不徹底,很可能只是一種表面形式上的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工人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并不會縮小,社會仍然是不公平的。
(二)改革不能盲目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廢除雙軌制后,將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被改革對象的養老金與企業并入后,今后將使用同一賬戶,但是現在國家財政在養老金賬戶上嚴重虧空,財政補貼永遠填不滿這個窟窿。這個問題在并軌之后該如何解決是在實施改革之前就應該想到的。同時,如果改革僅考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在改革前后的收入差距問題,而不考慮改革之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職工之間的收入差距問題,那么并軌改革就沒有實現其原本的目的,即實現社會公平。所以,廢除雙軌制不能盲目,一定要以目標為導向,詳調研、細思考,少玩概念,多看實效。
(作者單位為石家莊鐵道大學人事處)
[課題項目:本文系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研究課題資助項目(JRS-2017-2009)。]
參考文獻
[1] 盧倩.公務員養老保險改革國際趨勢及其對中國啟示[J].社會保障研究,2014(3):99-103.
[2] 譚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制約因素與破解對策[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6(12):25-28.
[3] 陳晨,梁建強.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并軌并非“高就低”[J].決策探索,2014(10):41-43.
[4] 褚福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歷程和經驗[J].中國高等教育,2016(7):18-21.
[5] 張祖平.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影響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04):73-77.
[6] 武宜笑,吳忠.公務員養老保險改革分析[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4(10):32-34.
[7] [DB/Ol]http://www.china.com.cn/guoqing/ 2016 -12/22 /content_39960927.ht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