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給執政黨的能力建設提出新課題。圍繞“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十九大報告從八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認識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必將對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對于新時代我們黨完成肩負的歷史使命具有重大意義。
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我們黨歷來重視學習,重視提高本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近百年里,正是憑借著適應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時期要求的高強本領,我們黨才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早在1939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正是有了這種清醒和覺悟,我們黨隨后在毛澤東同志帶領下開展了著名的延安學習運動,從此,中國共產黨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和高超的領導能力,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又緊迫地擺在了全黨面前。拿慣了槍桿的“泥腿子”們又學經濟、學管理、搞建設,開辟了執政新天地。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與我們黨一以貫之、清醒自覺地學習和探索,適應新情況、審視新情勢、解決新問題,不斷提高執政本領是密不可分的。
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是新時代推動黨的事業發展的現實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把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對我們的本領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國內來看,經過近40年改革開放的努力奮斗,我國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經濟規模居全球第二,雙向投資躋身世界前列,中國蘊涵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但是,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有許多難啃的硬骨頭,要增強改革意識,提高改革行動能力,圍繞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的體制機制障礙,以高水平開放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隨著我國經濟進入全面增速換擋、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任務更加緊迫。從國際上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深刻變化。未來五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遠大的奮斗目標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的努力。如果沒有硬本事、真本領,不能有效破解前進中的難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難以打開新的空間。
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是克服本領恐慌、提高領導干部自身素養和能力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總體上看,與今天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要求相比,我們的本領有適應的一面,也有不適應的一面。特別是隨著形勢和任務不斷發展,我們適應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適應的一面正在上升。如果不抓緊增強本領,久而久之,我們就難以勝任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繁重任務。古人說,“政善治,事善能”。適應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完成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歸根到底取決于我們自身的能力和素養。現在形勢發展變化很快,不熟悉、不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難程度遠遠超過以往,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領導干部存在本領恐慌的問題。認識好、解決好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強本領。在紛繁復雜的問題面前,全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有克服本領恐慌的緊迫感,一刻不停地增強本領。
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的實踐要求
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全黨努力提高各方面本領,奮發有為,帶領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
著力增強學習本領。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面對新時代新使命,必須在全黨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全黨同志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進行全面、系統、富有探索精神的學習,既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又在實踐中增長解決問題的新本領。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著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著力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
著力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科學制定和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落到實處。
著力增強改革創新本領。改革創新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做到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善于結合實際創造性推動工作,加強調查研究,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發力,確保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真正過好互聯網這一關,不斷提高信息化條件下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著力增強科學發展本領。全黨同志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執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加快建立與新的發展理念相適應的科學考核體系,對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來驗收發展改革成果,引導各級干部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
著力增強依法執政本領。要加快形成覆蓋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各方面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力爭到建黨100周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不斷提升制度執行力。要加強和改善對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監察、審判、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
著力增強群眾工作本領。要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既服務群眾,又帶領群眾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的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要加強和改進黨對群團工作的領導,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發揮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著力增強狠抓落實本領。要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關鍵就是要狠抓落實。要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于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抓好落實,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優良的作風很重要,建立科學管用的制度和機制同樣很重要。要制定強有力的組織措施、考核措施、激勵措施,健全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著力增強駕馭風險本領。當今世界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新的變化,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更加復雜嚴峻。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各種矛盾疊加,風險隱患集聚。面對不安寧的世界,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全黨同志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帶來的嚴峻挑戰,清醒地看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健全各方面風險防控機制,善于處理各種復雜矛盾,勇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凡事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