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和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的沖擊,而資產負債管理在商業銀行的發展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進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問題的研究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一、資產負債管理概述
資產負債管理是銀行在控制各種金融風險的同時,對各種資產和負債在資金流動、資金期限以及資金成本和收益等方面進行統一的規劃、控制的過程。
在西方商業銀行長時間的發展實踐中,主要形成了資產管理理論、負債管理理論、資產負債管理理論。我國從自身國情出發,借鑒國外資產負債管理的先進思想,建立日趨嚴格和完善的監管制度,商業銀行也從早期的以“資產規模”擴張為主要特征的資產負債表管理,開始向“資本約束”的特征轉變,但目前本質上仍未跳出資產負債比例的粗放管理的框架。
二、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面臨的問題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去杠桿化呈常態化趨勢,銀行業務增速下降和盈利增長放緩也將成為常態。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商業銀行在資產負債管理方面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問題。
(一)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
我國商業銀行資產和負債結構比較單一。銀行的資產結構主要由貸款、證券投資以及現金資產構成,約占總資產的90%,而截至2014年底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在1%,近幾年仍在上升,資產缺乏流動性。在負債業務中,存款、派生存款約占資金來源的80%以上,這是一種被動型負債,商業銀行對其不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
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加劇。隨著國民的消費觀念有所變化,證券市場的日益興起以及金融市場利率的不斷調整,相比活期存款,商業銀行能夠吸收的長期定期存款份額不斷下降。長期負債的不斷減少大大縮短了償還負債的周期,能夠穩定利用的資金額大幅下降。但對于這種長期負債的下降商業銀行并不掌握主動權,資產負債錯配加劇。
(二)資產負債管理工具落后
目前,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采取的仍是凈利差、缺口等靜態管理策略,根據一系列事前計劃的比例來實施,因此具有時滯性。外部經濟環境時刻在變化,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利率、匯率和資產價格波動愈加頻繁,由歷史數據得來的指標很可能與環境變化后所要求的資產負債的數量、期限、結構不匹配,進而產生較大的風險。
(三)利率市場化使負債成本增加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存款定價將逐步市場化,存貸利差會進一步收窄,傳統盈利模式受到沖擊,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央行多次放寬存款利率上限以來,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普遍上浮,有些甚至遠遠高于貸款利率,以致利差快速收窄,給銀行帶來巨大的負債成本壓力。
(四)互聯網金融帶來沖擊
互聯網與金融的深度融合,代表互聯網金融“去銀行化”浪潮悄然而至,進一步加速了金融脫媒步伐。阿里小貸、余額寶、理財通等網絡產品,徹底打通互聯網和理財的分界線,開啟了“碎片化理財”新模式。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務的替代效應,使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面臨更大的波動性。
三、對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發展的建議
十二屆人大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修改商業銀行法的決定,刪除了貸存比指標要求,商業銀行在滿足流動性管理條件下可適當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商業銀行有了較大的自主空間。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深入推進以及“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興起,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優化變革迎來了新的契機。
(一)加強資產負債產品業務創新
針對商業銀行的各項資產負債業務進行系統合理的創新,才能在金融市場中提升競爭力。商業銀行可借助互聯網發展的浪潮,通過開發創造新的金融工具去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吸收資金。例如,增加個性化定制的理財產品,創新擔保方式,全面拓展中間業務等創新性手段,多方面拓寬資產和負債的來源與渠道,進而調整自身資產負債總量與結構,降低對資本的依賴和消耗,以滿足經營需求。
(二)建立以資本約束為核心的資產負債管理
資本約束是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重要理念。經濟資本取決于各產品和業務的風險,是非預期損失的大小,銀行可以對占用不同經濟資本的資產負債進行總量和結構上的優化。因此,資產負債管理在進行資產配置時不但要考慮流動性約束,更要考慮資本約束。商業銀行應通過建立以經濟資本為核心的價值管理體系,來協調資本約束與業務增長之間的關系,以提高經濟資本回報水平,實現銀行價值最大化。
(三)提高風險計量要求
在利率風險方面,我國監管層正從傳統的評估利率移動情況下收益的變化,轉為計量經濟價值的變化,在此基礎上研究利率變化對銀行中長期的影響。對風險進行模型化和定量計算,以嚴密的模型為依托,使風險計量更加謹慎周密。只有各部門和各項業務的風險水平能清楚準確地顯示出來時,商業銀行才能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增強資產負債管理風險防范的主動性。
(四)全球化發展
目前,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七大國際儲備貨幣和第四大交易貨幣,這為國內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機遇。隨著人民幣國際化趨勢的加強,商業銀行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產負債。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將提高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有效需求,在境外產生大量的人民幣沉淀,有利于緩解商業銀行的貨幣錯配風險;另一方面,隨著跨境人民幣清算業務的突飛猛進,商業銀行將有機會吸引更多的境外人民幣存款等低成本資金,改善資產負債結構。在人民幣資本項目逐步放開的良好前景下,跨境投融資業務的市場將為商業銀行創新發展帶來新機會。
(作者單位為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韓冰.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4.
[2] 華錦泓.經濟新常態下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D].東南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