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茵
〔摘 要〕本文針對古希臘建筑元素在首飾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從建筑的柱頭與紋樣、風格、造型、色彩效果的內容進行了闡述,通過對建筑設計手法與首飾設計手法,總結出建筑元素在首飾設計中的應用和創新的前景。
〔關鍵詞〕 首飾設計;跨界;建筑元素
一、古希臘建筑元素
1.柱頭元素 古希臘建筑柱頭有多立克柱式和愛奧尼亞柱式,該時期的女性首飾,服飾與建筑的柱頭形態極其相似,明顯地表現出建筑的造型風格對于女性首飾的影響。這些首飾大多數是使用金子打造出來的,金子認為是太陽的象征,佩戴金質首飾代表擁有力量并得到神的庇佑。
愛奧尼亞式柱頭的凹槽給人以優雅的印象,柱身細圓,凹槽淺而密集。而 愛奧尼亞式佩戴的首飾有自然下垂金質的耳飾,顯得女性肩部形成優雅的旋渦狀,同時首飾的增加使得整體造型又與愛 奧尼亞柱頭的造型融會貫通。
古希臘建筑的審美原則熏陶了女性服飾配飾和首飾藝術的審美方式,古希臘建筑講究比例關系,強調數量及幾何圖形的運用,堅信數量關系規則決 定外形的美。對神廟的立柱數量,柱子的 凹槽大小、數量及其深度都十分關心,構 建出協調統一的整體,反映了希臘人崇尚和諧的美學觀念。這種在建筑上強調數量的比例關系與幾何圖形的運用也影響了古希臘女性首飾的設計理念。
2.紋樣元素 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寫實性的圓雕和浮雕成為西方人最喜愛的裝飾方式之一,由于建筑的體積較大,能夠通過宏大的雕刻表達出更為復雜的故事主題,比如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檐壁上的間板浮雕紋樣,每一塊浮雕刻著一幅戰爭場面。圓雕與浮雕同樣應用于首飾裝飾的紋樣,人們在錢幣上鑄造浮雕的神像或是帝王側面像,并將精美的錢幣鑲嵌成項鏈或是戒指。浮雕紋樣的珠寶一直都是西方最受歡迎的首飾之―,工匠使用瑪瑤和貝殼等材質雕琢出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形象。象牙、寶玉石、貴金屬的立體造型能力大大加強,出現了不少精美的圓雕飾品。因此設計師們通過古希臘的紋樣元素,嚴謹、規則、穩定的理性美,又具有靈活、變化、節奏的裝飾美,再次創新運用在首飾上。
二、建筑設計手法與首飾設計手法比較
1.風格定位 建筑與首飾同屬于實用性藝術,首飾是人體的裝飾,而建筑同樣離不開裝飾。古希臘建筑所代表的自然、不受拘束精神以及體現人類對自然的崇尚和對人性的尊重,再后來許多歷史時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與此同時,古希臘建筑元素也經歷許多時代和演變,并與許多不同時期的審美情緒、時代背景等相融合,從而演化出了許多首飾的新形式。二者在設計、制作上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在同一時間內對藝術思潮的反映上有一定的共通性,歷史上很多藝術大師都是身兼數職,既從事建筑設計也從事首飾的制作。一般而言,佩戴的首飾除了要有很強的裝飾作用外,還應當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再破中求立、求新,滿足人們美觀裝飾效果,如同古希臘建筑以首飾的形式動態的存在。所以人們也時常能在建筑藝術中看到首飾的倩影,尤其是在那些華麗的裝飾聞名于世的教堂和宮殿中,精美的建筑裝飾猶如在建筑之上佩戴的奢華珠寶,給建筑物帶來了異常炫美的效果。有時建筑自身也像一個尺寸巨大的珠寶一般,給人們帶來奢華的視覺享受。首飾的點綴可能是以局部形式存在的裝飾,具有一定的依附性,也是一件藝術品,這是具有文化引領效果并且對美保持追求的一種精神態度。
首飾要材質本身突出自身的特點,或者粗獷豪邁,或者溫和典雅。同時佩戴首飾也要是凸顯自身的美麗、性感,讓自己的魅力成倍提升。所以首飾主要表現為項鏈、手鐲以及耳環,并突出自身的特點,或者小家碧玉,或者大家閨秀。首飾與建筑之間存在著深切的內在聯系,車爾尼雪夫斯基就曾經說過“建筑與工藝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只有量的區別”。
2.造型手法 建筑作為人類的必需品,其設計、制作、研究的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同時建筑研究工作的起步也相對較早,參與人數相對較多,取得的成果也是極其可觀的。如何將這些成果應用到首飾設計領域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地研究與實踐。因此,建筑造型與裝飾元素在首飾設計中的實踐,一直以來,建筑元素多是以建筑造型的形式表現于首飾的設計中。但對建筑造型的選取比較單一,以常見的具有共性的元素為主要關注點,選取的式樣偏向國際通用風格,沒有找到更多的建筑藝術的表現方式。所以,必須對建筑美充分分析,探索更多的建筑形式。在建筑中找到創作的靈感,這些靈感與設計師自身藝術追求產生共鳴,就能在借鑒的過程中發展創新。
建筑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樣式千變萬化,而多數設計師只關注代表性的建筑元素,不停地使用著寶塔、亭子、樓閣。而且過于強調建筑式樣的共通點,忽略了建筑藝術中多元化的個性設計。建筑的裝飾就如同人身上的配飾,出現的原因很復雜,可能是為了美觀,也可能是為了起到某種象征作用。建筑的裝飾技法多種多樣,有雕刻、繪畫、書法等等,有的還會利用空間關系或是比例結構來突出建筑的美感。但總的來說,最常用的裝飾手段還是雕刻。雕刻藝術在空間占用上可分為陰刻、浮雕、圓雕和鏤空等幾類,而這些雕刻技法在建筑和首飾上都有相應的運用方式。
三.古希臘建筑元素在首飾設計中的應用方法
1.造型靈感 古希臘柱式建筑元素與服飾首飾有一定的聯系, 同樣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的歷史傳承。建筑的總數較少,所以地區風格容易界定,某一時間段該地區建筑的設計傾向都是很清晰的,設計師可以從當地的建筑文化上尋求突破,建筑柱式的造型更是一個新的起點。而首飾需要更頻繁的變化來能滿足龐大的市場,這就要求設計師不斷地創新,從新的出發點出發,全新的藝術形式通常都是伴隨著社會變革出現的。
古希臘建筑柱式的發現給首飾潮流指出了新的方向,就像碰撞出火花,運用愛奧尼柱的優雅高貴的氣質,就像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用將傳統與現代在同一棟建筑I Do 的艾佛爾鐵塔鉆戒,由西方設計師主導設計的,依然一貫是使用建筑元素,建筑一直都是首飾設計重要靈感來源,這些跨界的設計行為對首飾設計提供可極大的創作空間。
2.色彩效果 過去,我們只看到用白色大理石塑造的希臘雕塑和神廟的柱子。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希臘人并不喜歡單一色彩的雕塑和建筑。他們喜歡將塑像涂上明亮的顏色,在塑像的衣物上繪上圖案,并且著重刻畫他們的面部表情。建筑物也是如此,通常繪有彩色的圖形、幾何圖案和花紋。我們已經能夠看到這些圖案,有些甚至還能被還原出來。
當然,僅僅依靠線條,并不能確定古代藝術家們使用過哪些顏料。建筑的裝飾顏色有的還會利用空間關系或是光感來突出建筑的色彩變化。但是他們建造的那些被認為是成功的“古典風格”建筑,都毫無圖案設計和描繪色彩的樂趣可言,僅能呈現出單薄的“復古”的白色。現代收首飾設計中對古希臘元素的顏色運用不是簡單的翻版,而是在保持過希臘建筑元素的藝術風貌與氣息,借鑒現代首飾設計的先進理念,追求“少即是多”的現代首飾設計原則,顏色的和諧,畫龍點睛,表現現代人自我性格張揚和完善。
首飾設計是一種美化,修飾人體的藝術,古希臘的建筑元素選用需要有所突破,使用不同于前衛的視覺觀察建筑,才能感受到最真切建筑造型的美,擁有這份情懷情感積淀才能創作出美的首飾。
古希臘藝術風格對首飾藝術風格的影響不只是過去與現在,將來也會一直被設計師們所青睞,這構成了西方藝術中最為經典的藝術風范,相輔相成,這樣才會使首飾設計審美具有無限的生命力,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和藝術世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威 《古埃及,古希臘服飾風格的比較》
[2]張娜婷 構建首飾設計專業特色化教學板塊
[3]葛曉弘 《異曲同工一脈相承——古希臘,古羅馬服飾風格》中國美術學院碩士學位 2012
[4]安藤忠雄,許晴舒譯《在建筑中發現夢想》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