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
〔摘 要〕怎樣合理利用校園空間創建積極而優雅的校園公共藝術,如何建構學院自身的辦學特色一直是各院校和眾多學者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但過往的研究卻很少留意到:校園公共藝術和學院辦學特色之間的深層關聯。從已有的國內外研究來看,高職辦學特色與校園公共藝術的相關研究是一個被學者們忽視的領域。不論是高職辦學特色還是校園公共藝術都屬于大學中的隱性教育資源,他們既在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又相互影響互相補充。
〔關鍵詞〕 高職辦學特色;校園公共藝術
創建具有自身辦學特色的高職院校,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和要求,構建校園的特色就是要妥善處理好校園公共藝術與辦學特色之間的關系。一般而言,校園公共藝術是辦學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凝聚和傳遞校園精神的重要載體。加強高職院校的校園公共藝術建設對提高綜合辦學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建設高職院校的校園特色,需要根據自身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實際情況,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創新并制定出符合學院發展目標規劃的校園建設方針。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高等職業院校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建設具有本學院特色的校園環境,將大大改進傳統高職學院只注重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工作而忽略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對于校園公共藝術而言,不僅可以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也可以使得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優秀的校園公共藝術作品不僅可以對外宣傳本學院的辦學特色彰顯校園精神的魅力所在,也能夠更好地展示校園文化特色。
一、當前高職校園公共藝術的現狀及在辦學特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自我國的高等教育改革以來,高職學院的建立如雨后春筍一般,大量涌現出來。從辦學規模到專業建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注重量增長的同時也沒有放松對質的優化,努力營造自身的辦學特色便是高職學院強調內涵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少高職學院將營造辦學特色的重點放在教學、科研、學科和專業的發展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重視校園公共藝術創作以提升辦學特色的方式卻被很多學院所忽視,這一不足導致有些學院辦學特色的內容和形式不一致,呈現出來的辦學特色不夠鮮明,同時對自身的辦學定位與塑造外部環境的雙重任務認識不清,例如:校園內很多藝術作品在題材上沒有創新,造型風格都類似,學校標志、大門、主入口雕塑等趨于雷同,從而失去顯示高職學院個性和特色的一些重要窗口。同時一些作品缺少對本校辦學特色的傳承及內涵氣質的挖掘,盲目跟風所謂流行時髦,作品與作品之間缺乏聯系,舊的作品與新添加的作品在藝術語言、造型以及創作思路上完全不協調,這使得許多藝術作品給人以突兀之感,加之沒有藝術感的擺放不但沒能體現學院的辦學特色,反而破壞整體校園環境的美感。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對本學院的自身辦學定位進行一個深度的分析,確定出發展規劃,然后基于辦學特色制定出符合大眾審美的公共藝術以及校園特色。因此,辦學特色的理念實踐于校園公共藝術,將達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提升理論的雙向良性互動。
二、高職辦學特色與校園公共藝術之間的關系
1、改善校園環境、豐富學生生活
校園公共藝術是大學精神文化和行為方式的表現載體,包括校園壁畫、校園設施、校園雕塑、校園景觀,它也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一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像。校園公共藝術是辦學特色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締造校園環境方面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辦學特色形成的基礎。同時,它也是學校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創造學校的獨特人文風貌是現代校園建設的需要。公共藝術內容的豐富可以起到改善校園環境、充實學生生活的作用。校園公共藝術具有教育功能,它屬于隱形教育,如何整體地、系統地設計和安排隱性教育,使它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從日常的公共環境中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發展歷史和辦學理念,這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的努力。如果說校園公共藝術要得到社會和學生認可的話,它必須與時俱進,體現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理念和時代精神的面貌,并且要從心理需求、物質需求和信念需求的角度出發緊緊圍繞學生,努力營造以人為本的育人環境,努力做到不僅引導人、激勵人和鼓舞人,還能豐富學生的生活。
2、形成學校品牌文化
校園公共藝術是校園物質特色的一部分,校園的物質特色的具體含義是指校園的硬件設施,校園的每一個硬件設施和辦學特色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都具體反映著校園的某種教育價值觀。校園的物質特色可以大致分為校園的宏觀物質特色和微觀物質特色,宏觀物質特色主要有宜人的自然景觀、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廣場等;另一方面微觀物質特色是指人性化的垃圾箱、特色性的標志牌、路燈等設施。如何建成學校品牌文化,它需要以辦學特色作為基礎,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給予自身的文化積淀,形成具有辦學特色的品牌校園公共藝術,這有利于學院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有助于自身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青睞。依托辦學特色豐富和提升校園公共藝術的形式和內容,具體而言:旨在將高職辦學特色中的精髓創造性地運用于我們的校園公共藝術中,滲透到師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場景里,通過物化的精神引導師生熟悉、了解自己學校的辦學特色。同時使校園公共藝術真正具有辦學文化個性,能夠傳達“辦學特色”的獨特魅力,成為一張獨具特色的品牌名片。不論是校園公共藝術,還是辦學特色,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交融, 相互促進。
3、打造校園文化凝聚力,提高學院辦學質量
校園公共藝術體現校園的文化特色和內涵,也是構成校園文化的核心和學校的靈魂,并集中反映全校師生的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這種校園的文化特色和公共藝術共同構建起一個學校的“口碑”,并由此透射出學校的獨特感染力。融入辦學特色的校園公共藝術將給予師生豐富的精神食糧,幫助師生理清學校辦學思路、明確辦學目標、優化管理途徑、提升教師隊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整體提高辦學效益。感受校園文化進一步提高師生的審美能力和生活品質,也是大學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直觀的外在表現。校園公共藝術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打造校園文化凝聚力,將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和內容應用到公共藝術的創作中,能夠傳播學院文化精神,增強文化凝聚力,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審美能力和團隊凝聚力,從而提高學生素質、提升學院辦學質量。
綜上所述,高職辦學特色作用于校園公共藝術,前者對后者存在重要影響,同時,校園公共藝術反作用于高職辦學特色,校園公共藝術能夠彰顯和凝練辦學特色。因此,結合辦學特色的校園公共藝術對于培養學生的視覺閱讀能力,對于學生審美文化的加強、創新思維的形成、個性的形成和對辦學特色的了解和傳承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并提升學生對于自己學院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 宋春雨. 大學校園公共藝術相關理論探析[J]. 美術大觀,2015,(10): 160-161
[2] 詹俊、劉瑋. 大學校園公共藝術之文化表達[J]. 探索發現,2017,(11)
[3] 楊習、潘虹. 高校公共藝術初探[J]. 赤峰學院學報,2015,(05): 214-216
本文為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高職辦學特色融入校園公共藝術的途徑研究”(批準號 :XJK18CZY01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