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 袁子涵 伍昊 金志川 劉詩仲



摘 ?要
通過對國內幾座一線城市的輕食健康餐廳的菜品特色和運營模式進行走訪調查,運用比較分析法、差異分析法和問卷調查等方法總結得出市場上部分輕食餐廳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如菜品缺乏品牌特色、缺乏合理定價和缺乏合理定價等問題與不足之處,創新性的提出了You After Me健康主題餐廳的全新營銷模式:主題“全鏈式”營銷模式、O2O營銷模式、目標客戶精準營銷模式、大數據營銷模式、戰略聯盟營銷模式。力求為每一個顧客量身打造專屬營養餐,為餐飲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摘要
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醫療app陸續開始建立。尤其是在“非典:浩劫過后,形形色色的醫療app如同雨后春筍般數不勝數。據粗略統計,在短短幾年內,網上新出現的可以提供網絡醫療服務的APP數千家,而事實上目前國內醫療app除少數有能力進行遠程會診外,其余大部分都只能提供簡單咨詢服務,內容包括醫療保健知識,介紹產品信息以及進行藥品推銷。總體來說,現階段網絡醫療市場整體比較混亂,優質app為數不多,產品功能不健全,而我們這款“樂醫”APP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樂醫APP”的核心理念就是為了解決中國當前醫療資源匱乏的現狀,解決掛號難等一系列問題來實現樂醫的目標。“樂醫”APP包含了醫師評價與掛號、電子信息檔案、社區醫生服務方式、在線醫療等功能。
二、行業背景
我國醫療衛生機構主要包括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衛生機構及其他類型醫療機構等。根據衛生部公布的統計數據,2013 年上述國內衛生機構數量為974,398家。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醫療資源少,醫院管理理念一直停留在“以醫生為中心”的醫療模式上,使得“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而醫療衛生信息化,為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醫藥費用,解決就醫難題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早到2006 年3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06-2020 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就提出,要加強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建設并完善覆蓋全國、快捷高效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推進醫療服務信息化,改進醫院管理,開展遠程醫療,統籌規劃電子病歷,促進醫療、醫藥和醫保機構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支持醫療體制改革。
互聯網醫療,代表了醫療行業新的發展方向,有利于解決中國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們日益增加的健康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是衛生部積極引導和支持的醫療發展模式。借助互聯網連接、智能的特性,移動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療軟件層出不窮,并因其隨時隨地可使用,能夠解決掛號、咨詢等就醫難題,受到大眾推崇。
三、市場前景
2016年10月5日晚,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因突發心肌梗塞,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44歲,在社交網絡上,諸多業內外的創業人士紛紛表示惋惜和悼念。
對移動醫療整個行業來說,張銳的逝世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也折射出整個行業艱辛的發展歷程。
從市場層面看,移動醫療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據艾媒咨詢顯示,到2016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預計將會達到74.2億元,2018年,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將高達184.3億。
就在6月份,國家衛生計生委表示,我國移動醫療市場增速達20%以上,而據統計,從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這短短兩個月,就有近十家移動醫療互聯網項目獲得融資。
艾媒咨詢相關報告還稱,2015年1至12月在線醫療行業App端月度使用次數呈逐月上升趨勢,12月更是增長至17.1億次,超越PC端(基本穩定在4億次)并且差距呈不斷擴大趨勢。
在資本寒冬到來之前,資本對移動醫療行業的青睞也是顯而易見的。相關數據表明,在被稱為“互聯網+”元年的2015年,移動醫療領域共發生投融資221起,同比增長445.4%。
四、政府政策分析
1.7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網站正式公布《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2.201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一文中已明確指出,將加快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取消多點執業地點地域和數量的限制以及兩道審批程序,對于醫生來說,多點執業政策的放開更有利于醫生使用互聯網工具完成價值實現。同月,《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征集意見,對網售處方藥的標準、格式、有效期等做出了相關規定,該辦法不僅為互聯網企業進入醫藥市場提供了政策依據,還推動了“醫藥分開”藥品流通體系的建立與發展,為將來處方藥的網絡銷售提供了政策保障。
3.2015年5月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指出將“支持中小零售企業與電子商務平臺優勢互補,加強服務資源整合,促進線上交易與線下交易融合互動”,同時還指出“積極拓展信息消費新渠道,創新移動電子商務應用,支持面向城鄉居民社區提供日常消費、家政服務、遠程繳費、健康醫療等商業和綜合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發展。”
因此,“樂醫”APP的發展前景不僅具有良好的政治及社會環境,當今的大數據背景也為其提供十分廣闊的前景。
五、提供產品與服務
1.醫師評價與掛號
面臨疾病挑戰,醫生和患者需要建立同盟關系,雙方之間平等、真誠的交流在今天尤為重要,提高醫療效率、跨越醫患鴻溝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互聯網在近年的進步卻給予了遠程醫療更大的可能性。雖然仍然是以診斷、會診等為主要內容,但遠程醫療正在呈現出一種平臺化的趨勢,醫院、醫生、患者,甚至設備、藥品、數據等企業都可以接入其中,形成所謂的“空中醫院”概念。
“按需分配”的門診預約系統,允許患者直接向醫生提交病情,預約門診號。在分診體系的幫助下,保證病情需要的患者優先獲得醫生的門診機會,而醫生也能把寶貴的時間、精力用于自己擅長的病例上。患者也可以在討論區里討論自己的病情,交流就醫經驗。
2.電子信息檔案
電子健康記錄(EHR,electronic health record)是個人官方的健康記錄,這些記錄可以在多個設備和機構中共享。一個電子健康記錄通常包括:聯系方式,訪問醫護專業人員信息,過敏史,醫療保險信息,家族遺傳病史,免疫狀況,身體狀況或疾病信息,服用藥物清單,住院記錄,手術信息等。
3.社區醫生服務方式
“樂醫”APP首先是實現醫生的覆蓋,每個社區都會分配到一定的醫生數量,那么社區醫院會給各個地方帶來一批醫生資源,讓實現醫生對患者信息的跟蹤提供一定的醫生數量基礎。
4.在線醫療
醫療資源稀缺問題長期存在的現代社會里,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直無法得到有效地解決,該產品旨在為患者、醫生、醫院以及第三方售藥平臺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緊密聯系起“醫患”、“醫藥”關系,使看病治療過程更加的透明與公開化。
六、項目運作模式
“樂醫”APP是一款專注健康服務的APP,其強調的是醫療的服務性。樂醫APP通過與各大公立醫院合作完善公民的健康信息檔案,醫生通過其檔案以及必要時候聯合醫院旗下的醫療設備檢查完成診斷,移動醫療基本成型。
七、針對大學生關于醫療健康類APP的調研分析
你覺得醫療健康類APP在使用過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哪些因素會影響你下載使用移動醫療APP?
如果有必要,您期望有一款具備什么功能的醫療健康軟件?
經過四百份的隨機抽樣樣本顯示:
當代大學生群體對于健康問題有一定的重視但占比份額不算大,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群體不太重視健康問題;一份電子健康信息檔案能有效幫助學生群體重視且關注于自身的健康問題,從而喚醒健康意識提早預防;在用戶的體驗過程中,其中內容真實可靠排在了第一位,對于醫療行業真實度是最后的安全保障,醫療事業不容許有任何虛假牟利行為,此外,由于獲取用戶數據的關系,用戶對于隱私數據的保護性也有著極大的要求度, 功能模塊強大,界面設計合理美觀,交流互動性強依次排序作為用戶體驗的主導因素;可信度和功能性是用戶體驗中最看重的因素;在線咨詢以及預約掛號是用戶最想要的需求;大部分人看病還是想回歸醫院,同時也比較注重經濟實惠。
八、結論
總的來說,“樂醫”APP很好的解決了兩個問題:
首先,單一醫院水平目前不足以保證用戶能得到全面的治療方案,如果將全國醫院中優質的核心資源進行歸類,對一些極端的疑難病癥進行全方位尋求診斷和治療,這將是一個極大的變革。當然,醫學上的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不同醫院之間各方面的問題也是不同的,所以未來如何整合好醫療資源提供全球化的醫療資源服務,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巨大動力和方向。
其次,新型醫療資源的推廣,移動化醫療帶來的醫療資源的便捷能夠多方位多角度的幫助醫療服務方面的推廣。從這個故事可以發現,用戶在對醫療方法上還是有很多信息不對稱因素在里面的。
所以,醫療未來連接的包括醫院、病人這兩部分,通過病人和醫院這兩頭進行全力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燁,李元元,馬夢飛,錢增存.“互聯網+”背景下醫療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探討.2018-10-11
[2]陳敏.“互聯網+醫療健康”:打造智慧醫療服務新模式.2018-10- 06
[3]韋海蓓.淺談我國“互聯網+醫療”發展概況及對策.2018-09-28
作者簡介:
劉江,男,1996-,江西宜春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在讀,社會工作方向。
袁子涵,女,1997-,內蒙古通遼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在讀,社會工作方向。
伍昊,男,1997-,江西南昌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在讀,社會工作方向。
金志川,男,1997-,江西九江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在讀,社會工作方向。
劉詩仲,男,1997-,江西贛州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在讀,社會工作方向。
課題項目:2018江西財經大學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之創業訓練(201810421055),項目名稱:互聯網醫療“樂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