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子
摘 ?要
在企業價值來說負債經營是利弊皆有的,因此企業就需要對負債經營有更全面的了解,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依據自身情況實施一系列的相關措施,取其利避其害,有效的減少負債經營所帶來的各種風險,給予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更多的回報,使企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
負債經營;公司價值;資產負債率
企業所進行的負債經營是為了擁有穩定的現金流從而會選擇通過向銀行借款、發行債券、股票、租賃、商業信用等方式來取得更多的資金,即用信貸的方式籌集資金,然后合法合理地運用債權人的資金來使企業逐步走上正軌甚至走出困境,然后進行日常范圍的經營活動,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進行技術上的創新,完善企業的各部分運營環節,從而使企業獲得可觀的利潤。雖然這部分資金可以自由支配,但其實質上是債務,也就說明這部分資金是要在一定期限內歸還的,企業并不能將其長久持有,因而也就具有了一定的風險性。
一、負債經營對公司價值的正面影響
企業在當今社會中的生產經營活動都會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資金的不足和短缺。資金在許多方面都很迫切的需要,例如引進先進技術,購買新型的高科技設備,拓展經營范圍等。因此,解決資金上緊張的問題,成為了企業選擇進行負債經營方式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其內部的資金是存在固定的數量的,然而企業的存活、進步、拓新都需要資金作為基礎,因而只是依靠企業內部的資本是沒有可能做到的,并且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業務內容的發展,對于資金的需求也在不斷地上漲,可以說是沒有限度并時刻在發生變化的,這恰恰與企業內部資金的特性相背離,而負債.經營就可以達到這些要求,它可以滿足一個企業對資金的沒有止境的需求,因此進行負債。
經營便成了為企業彌補資金上短缺的最終的決定。而且之所以會選擇進行負債。經營并不是希望可以使獲得的資本盡可能多,而是使資金達到適量額度即可,讓擁有使用權的資金得到合理地使用,還可以用多余的資金解決未能解決掉的債務,維護公司的誠信,對企業進行宣傳。在發生通貨膨脹時,使用企業積累的資本相較于使用信用貸款的方式獲得資金進行運營危害要大很多,選擇進行負債經營可以使得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避免,換句話說,進行負債經營躲避開的危害甚至可以理解為公司在通貨膨脹發生時得到了利益收入。由于企業事實上是要依據帳面上標注的金額來付清債務的款項,并不用去考慮通貨膨脹所會造成的影響,所以,通貨膨脹造成的通貨貶值反而使得企業實際償還的債務比本應承擔的債務少了,而且貨幣購買力降低的程度越大,企業因負債經營而獲得的利益也就越大。
二、負債經營對公司價值的不利影響
進行負債經營所獲得的資本,本質上其實是債務,也就是說明這部分資金是要在一定期限內歸還的,企業并不能長久持有,到期后還需要給予一定的利息,如果無法支付就要負擔一定的法律責任。而企業并不能保證經營過程中不會發生虧損,一旦出現企業內部失調、負債增多、市場占有量不足,銷售受阻、企業決策失敗等情況就會使公司資金周轉呆滯,債務的本金和利息無法及時歸還的事情發生也是在所難免的。而且隨著信貸獲得的資金占全部資金的份額越來越大,企業將深陷于債務的深淵,每日都在想辦法填補資金,從而出現新債務的發生,且新債務無法應用到企業的運營當中,已經無暇保證企業的正常盈利了,使得公司失去信譽度的同時也喪失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這就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無法償還---新債務---新債務和舊債務無法償還),而這種惡性循環的最終結果很可能就是企業的破產,甚至申請破產后都不足以還清負債。
在發生通貨緊縮時,一旦進行負債經營那就必然會使公司的利益受到影響,這甚至是避無可避的,進行負債經營得到的資金到期是要歸還的,而貨幣的升值使企業權益受損,原因是企業在歸還債務時要依據帳面上的具體金額來付清債務上的款項,而由于貨幣價值的上漲,雖然借入和歸還的面值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但是其實資本的價值是上漲了的,也就是說開始得到的資金價值要低于企業歸還時資金的價值。所以,通貨緊縮造成的通貨升值反而使公司在負債經營這方面遭受到了損失,而且企業遭受的損失也會隨著貨幣購買力的上升而不斷地增大。
三、運用負債經營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企業的運營
假如企業想要通過負債經營得到更好地發展,那就需要保證公司能持續不斷地獲得利潤,而要想獲得利潤就要使公司所經營的產品擁有好的銷路,對產品的特性、市場需求進行全面的調查和研究也就變得重要起來了。首先對于要新引進的產品,由于企業尚不明確消費者對于它的關注度和購買力,因而需要對其進行深度了解。在明確新產品的預計未來情況后再進行生產,以免投入人員和資金后,卻不能獲得等額或超額的回報,使得其負債經營失敗。有的企業為牟得利益,不顧企業自身條件和市場情況就大量生產產品,從而擴大市場占有率,但是卻使得產品積壓在倉庫,無法銷售出去,資金只出不進,嚴重的甚至造成企業停業。
(二)提升風險意識并完善風險管理
企業在進行負債經營時,不應該將企業內部擁有的資金全部應用到運營上后再進行負債經營,這樣的企業沒有為以后做打算,一旦第一次就經營失敗,那么就沒有多余的資金來歸還債務,因而企業一定要留下一部分閑置資金,以防遭受損失時沒有翻身的余地,這是其中一點。而且即便一個公司長時間盈利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時刻都保持風險意識。還有對負債過程中的風險預警管理更是格外重要。首先建立一個專有的部門來負責進行收集信息,要收集的信息包括企業的運營情況,有無虧損,負債資金的流向與落實情況,并及時向決策管理階層反映具體情況,還將信息給進行風險分析的部門,讓其判斷出那部分債務面臨的風險更大,再著力對這一方面加強管理。要保證這些部門不受其他上級人員直接管理,保證其獨立性,這樣才能使其客觀事實的進行風險管理,同時還要制定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使其在損害發生之前就有了有效的對策。
(三)選擇合理的籌資方式
在當今的經濟大環境下,為了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企業籌資可以選擇的方式變得多了起來,企業無需執著于一種渠道,可以依據企業的特點和資金流動情況選擇多種方式一同進行。發行債券也是企業籌資的方式之一,發行債權也分為兩種方法:1.面向企業內部員工;2.面向社會。前者雖然能夠保證一定的安全性,但由于員工是有固定數量的,手里擁有的資金也并不多,可以得到的資金也就不足以滿足公司的需求了;而后者由于是面向廣大群眾,因而無需擔心資金的不足問題,但是由于二者之間只存在借貸關系,因而就必須按時歸還所欠債務,這就增加了負債的危險性,很可能導致企業因無法償債而陷入困境。還有一個隨著經濟發展而變得常見起來的籌資方式,那就是使用商業信用,商業信用大抵分為賒購商品、預收貨款和商業匯票,它的成本較之其他方式來說是非常低的,且使用起來沒有過多的限制,在正常的商品買賣時,它是進行可以轉讓票據權利的;在公司資金不足需要現金時,可以將票據背書轉讓給銀行,然后支付利息給銀行,銀行就會將扣除利息的票面價值交給公司,待到期后再向銀行歸還現金。
(四)結合企業自身財務狀況適度舉債
一個公司之所以會選擇負債經營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但最為根本的是擺脫貧困,而且這相當于一件“無本取利”的事。初始階段的公司由于資金短缺會選擇借款是自己的企業能成長起來,不會因為缺少資金而發生倒閉的情況發生。這時的信貸只需維持生存即可,慢慢使公司走入正軌。而當公司到了擴大規模,追求發展時考慮的問題也就變得多了起來。這就需要考慮度的問題了,對于公司來說當然是希望資金越多越好,但是這對于負債經營來說只會使公司陷入困境,信貸獲得的資金,既要滿足生產經營活動的最低限度還應保證不造成負債過多而無法歸還的情況發生。只有適度舉債才可以是負債經營起到上文中提到的各種正面影響,而如何確定這個度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首先我們要客觀實際的給企業定位確定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盈利能力,還需要測量計算資金流動速度。而為了更好的確定這個度,應該對負債率和償還能力進行計算。
(五)優化企業的財務結構
要想憑借較低的資本成本,盡可能籌集到滿足企業需求的資金,就要對企業的財務結構進行優化,而優化財務結構有分為優化資本結構和優化負債結構。當今市場的激烈競爭為負債經營提供了有力的條件,使其在這些年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目前它已經成為了大多數公司優先選擇的一種經營方式,這是因為負債經營可以使公司獲得更多的資金用進行任何有利于公司發展的事情,無須受資金不足的限制,從而更好地立足于市場。但是經過上述的論述不難看出,負債經營在為公司帶來利益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而這些風險會損害公司的利益,嚴重的甚至會使得一個公司走到盡頭。因此,公司要想正確有效的進行負債經營就要認清公司的狀況,適度信貸,還要選擇合理的信貸方式,優化負債結構,只有這樣公司才能發揮負債經營的優勢并免受風險的危害,使公司以好的狀態來面對每一個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邵艷麗.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常見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
[2]高洋洋.負債經營對公司價值的影響問題分析[J].企業導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