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龍 李懿軒
摘要:近年來的教學工作中,網絡信息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也幫助學生學習功課。高職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始終面臨著教學方式單一、學生重視程度不足、教師教學思路守舊等問題。網絡平臺的運用,能夠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便捷的學習方式、交互的學習情境等,還需要教師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關鍵詞:網絡平臺;高職英語;自主學習
英語是高職院校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也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成為近年來學生職業發展中被關注到的綜合能力。網絡平臺融入到高職英語教學中,能夠為英語教學的形式與思路帶來全新的變化,促使高職英語教學面貌的煥然一新。本文針對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展開分析,探究網絡平臺為高職英語帶來的輔助功能,并且探究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一資源。
一、傳統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教學不被重視
在高職院校教學體系之下,英語作為公共基礎學科,與其它公共課程一樣在適度、有用為原則的高職院校教學中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就教師角度而言,由于英語課程在高職院校無論是課堂比例還是考核標準,都較為松懈,排課不密集、考核要求也較為輕松,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很難給予足夠的重視。另外,就教師自身的升職與考評而言,也難以與普通高高校教師相比,平臺相對閉塞,這也會在不自覺中打消教師的積極性。就學生角度而言,進入高職學習很明確的目的就是學一門技術,由此最重要的是掌握專業課內容,而對于英語等公共基礎課程,會自然的處于一種忽視的狀態,加之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就會導致對學習的偏差。當然,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有一種必須關注到的情況是學生本身可能對于英語學習興趣不足,有些學生正是由于英語成績問題未能進入普通高校學習,這也是很多學生對英語興趣不足,不予重視的原因所在。
(二)教學方式單一
教學方式單一,也是近年來高職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所在。盡管新課程改革推動多年,很多教師也開始有了意識去推進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具體到教學實踐中,真正能提供給學生的自主探究、表達觀點的時間十分有限,有些課堂,甚至教師講解能占據課堂的70%,甚至90%。加之近年來高職院校不斷擴張,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到高職,對于一些公共課程普遍采用大班授課的形式以節約資源,在這種情況下,一位教師面對幾十上百的學生,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很難關注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全忙于灌輸知識。傳統的“滿堂灌”等教學形式仍然存在,甚至占據主體地位。
(三)高職英語教師不足
英語教師師資力量不充足,是很多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所謂缺乏英語教師,并不意味著教師數量上的不足,而是指教師是否能夠適應高職教學工作。顯然,在近年來的高職教學中,教師主要來自普通師范院校畢業學,這部分學生擁有較為扎實的英語專業知識,也掌握了相應的教育學、心理學常識,但是他們缺乏職業院校教學經驗,未能準確把握職業院校教學特點,了解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加之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所采用的教材,還是與普通高校相適應的,缺乏獨特性,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而言無疑是一種誤導——當教師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備課準備之后,仍然是不與課堂教學相適應的。
二、網絡平臺為高職英語教學帶來的轉變
(一)為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網絡平臺能夠對高職院校帶來的最為明顯的改變,就是能夠提供豐富的資源。在網絡平臺中,可以找到各種配合教學的資源。適應課堂的資源,在于當前的教學發展中,網絡平臺能夠提供豐富的微課資源,以達成對一個知識點的多樣化講述,便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作為教學輔助的資源,包括相應的基礎知識補充、與課程相關的圖片、背景補充等,這些能促使課堂表達更為完善,教學內容更為發展。在課堂教學之外,網絡平臺又能提供豐富的資源以幫助學生完成自學,拓展視野。在網絡平臺之下,英語學習的方式與資源界限被一次次打破,如聽BBC的新聞,讀《21世紀經濟報》、《China Daily》等報刊資源,都能在一點一滴中改變學生的英語狀態,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成為英語素養提升的途徑。
(二)為學生創造交互的學習方式
為學生創造交互學習的方式,也是網絡平臺存在的意義所在。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交流意義本身就應當是其本質所在,但是卻在近年來的教學中被長期忽視。網絡平臺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枯燥空間感,實現了英語的交互。在傳統教學思路之下,學生的學習是被教師安排的,跟著教師的步伐,跟不上就落后成為學困生,整個過程缺乏自覺主動的投入。而在網絡平臺,每位學生都代表著自己,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網絡平臺上,資源可以被分享,通過E-mail、班級群、論壇、網頁等,學生可以達成自由交流。在這些平臺的交流中,本身就存在著自由和自發的成分,比如某首英語歌曲因好聽而被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傳遞的不僅僅是英語也是快樂,英語學習在這種交流中完成了[1]。
(三)交互的學習情境創設
交互的學習情景創設,也是網絡平臺能為英語教學帶來的新變。在現實意義上,網絡平臺能把直接帶來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去了解和體驗相應的英語國家文化與資源等。除此之外,網絡平臺帶來的轉變,是個性化的,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如在學習中,學生可能會對某個英語新聞感興趣,或者對英語國家的某項習俗產生興趣,這些都能將英語由單項的教學轉向雙向的互動,促成英語教學的發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達成英語教學的全面發展。交互的學習情境創設,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英語教學工作,能夠全面推動英語教學的發展[2]。
三、網絡平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一)借助網絡平臺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
在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借助于網絡平臺,可以達成學生的交互式英語學習,實現英語學習的情境化與自主化。在近年來高職英語教學中,網絡平臺的充分運用,能夠借助豐富的資源優勢對課堂進行補充,將教材中體現而為表明的內容充分展示出來,并且是以一種輕松、豐富的形式去展現。網絡平臺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包括能將聲音、光影、效果等充分結合起來,達成教學的發展,為學生的成長全面奠定基礎等。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學中,網絡平臺能搜集資源,拓展視野,在視野上、心理上豐富學生的學習,為學生提供更為充足的課堂體驗,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達成英語學習的目標等[3]。
(二)借助網絡平臺實現課堂教學的改革
網絡平臺能夠促成課堂教學的改革。網絡平臺能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微課、翻轉課堂、遠程教學等,這些形式,無論是對課堂作出了輔助,還是為教學實踐提出了更多的可能,都意味著教學工作的發展,網絡平臺切實的為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教學組織形式等。在網絡平臺輔助之下,教學工作本身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高職院校英語也向著本身的“職業化”轉變,如英語教學,能將四季、六級以及職業考評的內容引入,相應的提供給學生作為參考,為學生找到英語學習的考評與方向所在。在尊重英語普適性的基礎上,實現與各專業的專業課程的結合,也能達成英語教學的全面發展[4]。
(三)借助網絡平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借助網絡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網絡平臺所能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帶來的新變化。網絡平臺本身作為一個輔助學習的平臺,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新奇的思路、強有力的視覺沖擊……這些都能對英語教學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全面影響著英語教學的發展,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所需的資源以及工具優勢。而此時學校教育應當做到的是尊重和引導,幫助學生去運用英語資源。英語資源如同佳肴食物,而教師需要教學生如何去烹調這些食物才美味。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中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資源,或者僅僅是分享自己感覺不錯的英語影視劇、歌曲等,先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當一些學生開始愿意深入去學習英語時,教師也要嘗試去教學生如何去查找資源,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途徑,引導學生走向自主學習。在當前高職院校教學中,作為教師,不僅要教學生相應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習的能力。因為未來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一再提高,終身學習能力對于人才的成長,可持續發展而言至關重要,高職三年教學不可能將全部知識教給學生,但是教學生去自主學習,才能幫助學生走得長遠[5]。
網絡平臺的興起,為教學工作的改革帶來了新的生機,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勇于實踐,全面拓展教學思路,尊重學生的成長以及高職院校世紀教學情況,探索教學工作發展的路徑所在,全面推動高職英語教學進入新階段,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路徑所在。
參考文獻:
[1]張申艷,圣仰芝.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1,15 (3):124-125.
[2]王催春,丁寧.基于建構主義和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及其評價[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21 (6):152-154.
[3]徐玉紅.對網絡環境下構建大學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探討[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21 (11):149-151.
[4]張鑫.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8,19 (11):108-111.
[5]李新利.網絡環境下高職高專英語測試方式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0,14 (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