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紫
內容摘要:本文利用我國31個省1997-2016年的面板數據,實證檢驗了進口和出口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本文結論表明,進口和出口能夠顯著促進物流業發展,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均對物流業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是出口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明顯大于進口的作用。區域差異結果表明,由于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差異,只有東中部地區進口才能促進物流業發展,西部地區不顯著。而在國外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出口規模在不同區域均能促進物流業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分組發現,低經濟發展水平下,進口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不顯著;中高經濟發展水平下,進口能夠顯著促進物流業發展。而出口規模的擴大,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均能顯著促進物流業發展。
關鍵詞:進出口貿易 物流業發展 影響分析
引言
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的進口和出口水平規模不斷擴大,外匯儲備量也實現快速增長,這些都得益于進出口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隨著進口和出口水平的提高,物流業發展也隨著國內外需求的增加呈快速增長趨勢。進口和出口能夠為物流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需求,從而促進物流業發展。在國際貿易深入發展的背景下,研究進口和出口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研究貿易因素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區別于以往研究,本文分別研究了出口和進口對物流業的影響,并進一步研究不同區域和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進口和出口影響物流業發展的差異。
模型構建與數據說明
本文主要利用面板數據模型實證檢驗國內外需求因素對國內物流業發展的影響,通過區分進出口的不同影響,識別以出口為代表的國外需求以及以進口為代表的國內需求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具體模型如下:
wlit=γi+β1imit(exit)+Xit+εit
其中,wl為物流業發展變量,im為進口指標,ex為出口指標,X為影響物流業發展的一系列控制變量。
模型中,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為物流業發展變量,用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衡量,表示物流業發展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核心解釋變量為進口和出口指標,進口指標以進口總額占GDP的比重度量,出口指標以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衡量。
其他控制變量包括:城鎮化變量(urb),用城鎮人口占年末總人口的比重衡量,識別人口變量的影響;產業結構變量(strf),用第三產業增加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比值衡量,代表產業結構升級程度,分析結構變化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變量(wz),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占GDP的比重衡量,控制外向技術溢出的影響;基礎設施(inf)用每萬人公路里程數表示,控制物質資本的影響;財政支出變量(cz),用政府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衡量,分析財政資金的影響;技術進步變量(cx),用專利授權數表示,控制技術因素的影響。為消除異方差對估計結果的影響,以上所有變量均取對數處理。本文數據樣本為1997-2016年我國31省的面板數據,所有數據均來自1998-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表1為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基準回歸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國內外需求因素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具體將進口識別為國內需求,出口識別為國外需求。在實證過程中,利用OLS回歸、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三種方法。表2是進出口貿易對物流業發展影響的回歸結果。模型(1)-模型 (3)回歸結果表明,進口貿易均能顯著促進物流業發展,表明國內需求增加可以刺激物流業發展;模型(4)-模型(6)回歸結果表明,出口貿易同樣能夠顯著促進物流業發展,但從系數大小來看,明顯出口貿易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較大。這一結果主要在于,我國出口規模明顯大于進口規模,我國外貿順差就是證明。由于出口規模增大,直接促進我國海外物流業的發展,隨著海外物流業的發展又會反過來帶動國內關聯產業的物流業發展,從而使得出口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大于進口。
(二)區域異質性分析
在全樣本回歸的基礎上,本節進一步分析不同區域背景下,國內外需求差異導致的物流業發展差異。表3中進口貿易結果表明,只有東中部進口能夠顯著促進物流業發展,且東部地區的進口效應顯著大于中部地區的進口效應,而西部地區效應不顯著。這一結果主要在于東中西部貿易規模的差異,由于東部地區大多是臨海省份,地理位置的便利直接有利于其進行進口貿易,因而促進作用更加明顯。出口貿易結果表明,所有區域的出口均能顯著促進物流業發展,這一結果表明,國外需求的增加對物流業發展具有顯著刺激效應。
(三)經濟發展水平異質性分析
在區域差異分析的基礎上,本節進一步分析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進出口影響物流業發展的差異,如表4所示。低經濟發展水平下進口貿易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不顯著,只有中高經濟發展水平下才顯著,而出口貿易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均顯著促進了物流業發展。這一結果與企業差異分析結果類似。這一結論主要在于,進口代表著一個地區的國內消費水平,由于低經濟發展水平意味著消費能力較低,因此這些組別的進口貿易量會偏小,其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也較小;而出口代表著國外需求,只要有生產能力,需求的增加就會帶動物流業發展。
結論
本文利用我國31個省1997-2016年的面板數據,實證檢驗了進口和出口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及其異質性。研究結論表明,進口和出口能夠顯著促進物流業發展,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均對物流業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是出口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明顯大于進口的作用。分區域研究結果表明,東中部地區進口水平發展能夠促進物流業發展,而西部進口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不顯著。經濟發展水平分組回歸發現,在低經濟發展水平組,進口對物流業發展的影響不顯著;只有中高經濟發展水平下,進口才能促進物流業發展。出口規模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均能促進物流業發展,且促進作用呈現遞增趨勢。
參考文獻:
1.郭崇,李曉梅.基于“互聯網+”的商貿流通業發展對我國城鄉物流業發展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20)
2.孫文娟.我國商貿流通業對城鄉物流業發展差距的影響—基于2001-2015年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J].商業經濟研究,2017(18)
3.熊玲.商貿流通業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性分析—基于全國省際面板數據檢驗[J].商業經濟研究,2017(21)
4.于桂賓.我國物流業發展發展與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系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21)
5.俞超,任陽軍.我國物流業發展效率的空間溢出效應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