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底,山東省濟南南繞城高速將成為全球首條承載光伏路面研發與鋪設的高速公路。該路面使用的技術被稱為承載式光伏路面技術,是將符合車輛通行條件的光伏發電組件直接鋪設在道路路面上,路面表層被稱為“透明混凝土”,其技術指標和通行安全系數均超過當前普遍使用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據了解,目前該路面已實現并網發電,也就是說,這段光伏路面發的電已與充電樁相連。
目前修建這條公路的成本仍非常高昂,未來或將通過電動汽車移動充電收回成本。光伏路面通過與電動汽車技術的銜接能實現車輛移動充電,遍布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將會變成一個流動的“太陽能充電寶”。光伏智能道路還能通過路面結冰檢測系統,實時感知道路結冰情況,從而自動開啟電力加熱系統,及時除去道路冰雪,保障出行安全,成為智能公路。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有關技術人員研究提出的“一種基于植生管的邊坡防護裝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201720665979.3)。
現有部分邊坡防護技術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極大,不利于生態修復,在北方干旱、寒冷地區普通的植物生態邊坡防護面,植物成活率較低,推廣極為困難。與這類技術相比,該實用新型裝置具有施工簡單、生態環保且能提高植物成活率和邊坡穩定性等優點。(辛莫凡)
近年來,為不斷提高公路養護水平,陜西省咸陽市公路管理局新投入使用第二代道路清掃機,清掃機采用物理慣性原理,電瓶提供動力,使用時僅需根據作業實際更換刀頭,性能穩定、便于操作,僅需一人便可進行路面清掃,清掃過程中揚塵小、路面始終保持較為濕潤的干凈狀態,具有綠色環保、成本較低等優勢,勞動效率顯著提高,該設備的使用對綠色公路養護行業、公路保潔清掃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為進一步總結和交流我國水下隧道建設的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促進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創新和推廣應用,中國公路學會將于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第三屆全國水下隧道建設與管理交流會并考察廈門海滄隧道施工現場。
會議主題為“水下隧道創新技術與重大工程案例分享”,會議內容包括未來城市的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廈門海底隧道建設管理技術、BIM技術在隧道工程中的研究和應用、廈門海滄海底隧道設計關鍵技術等。
聯系人:陳琨 18513508936 樊開盼 18810611306
為強化公路(長大橋梁)安全運營管理工作,推進“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在公路和長大橋梁運營管理領域的應用、著力提升基礎設施的監測質量、預養護水平及應急保障能力、提高公路和長大橋梁的健康安全運營水平,中國公路學會定于12月19至21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2017全國公路(長大橋梁)安全運營管理創新技術研討會”。會議主題為“數據化、系統化與高效能”。會議包括國家公路網綜合養護管理系統,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交通基礎設施檢測與修復等學術內容。
聯系人:何玫 18612482907 楊青 138109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