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公路管理局 呂昭 劉炳辰

路美,景更美;路好,生活更好。讓人們的生活如歌一樣美好,需要不斷地提升公路出行服務,讓人們處處享受到交通便捷的好處。
廣西一年四季充滿生機,行駛在省道216線玉林至山口公路上,一幅綠色生態美景圖迎面而來:寬闊平坦的公路向遠方延伸,道路兩旁綠樹掩映,將過往的車輛環抱懷中,花兒絢爛綻放,人、車、路與優美的自然風光水乳交融,路與公路文化景觀相映成趣,讓人不禁贊嘆“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這就是玉林公路管理局全力打造的省道216線玉林至山口“暢、安、舒、美”示范公路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一個中心,三個推進、五個提高”總體要求,和自治區“暢、安、舒、美”的統一部署下,玉林公路管理局大力推進廣西區省級創建養護示范公路試點——省道216線玉林至山口公路的建設。歷時1年9個月的示范改造,省道216線玉林至山口公路于2015年9月順利通過驗收。全線路況水平、通行保障能力、路容路貌、綠化美化得到了極大改善,公路職工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得到較大提升。時至今日,路容路貌依舊讓人心曠神怡,“一條大道、兩路風景、三季花開、四季常綠”的美妙樂章正在奏響。
省道216線玉林至山口“暢、安、舒、美”示范公路全長118.94公里,起于玉林市福綿區,途經博白縣,終于北海市合浦縣山口鎮。該路最早在1997年建成水泥路營運,是聯系玉林主城與博白的重要通道,也是玉林南大門出海的重要通道。經過十多年的營運,省道216線大部分路段路況依然良好。然而,隨著車流量增大,局部路段的路況逐年下降,出現坑洼不平的情況。
2012年,玉林公路管理局成立省道216線玉林至山口公路創建“暢、安、舒、美”養護示范路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部署“示范路”的創建工作。據統計,省道216線累計投入改造資金3481.2萬元,其中,省道216線玉林至山口公路“暢、安、舒、美”養護示范路改造工程投入資金799.98萬元,預防性養護106.74公里,橋梁維修19座,涵洞維修70道,地質災害防治280米,改造水溝100米,增設波形梁護欄1284延米,新增或改造標志牌323塊、電子標志牌1塊,新設百米樁、道口樁、輪廓標、道口標柱1487塊,恢復熱熔型標線27144.6平方米、減速震動標1188平方米,改造平面交叉(道)口120處,維修養護站2處,增設便民休息服務點1處,治理穿越鄉鎮路段1.5公里,清理公路非標189塊,拆除違建33處,清理堆積物8700立方米,設置公路文化宣傳標語60幅,綠化補植喬木8000株。
為了全面消除擁堵路段,提高公路通行能力,該示范路的改造提升工程中,除了平整道路外,在人流車流密集、經常擁堵的博白縣亞山鎮、旺茂鎮、龍潭鎮過街路段等3個路段共1.5公里,在行車道兩側共設置3000米隔離柵,僅在路口處設開口,規范行車道,并設置禁止停車等標志,以實現人車分流,保證行車不受路側環境干擾;同時,將過境路段的路肩全部硬化,在公路路面寬度發生變化的路段,設置過渡段。利用硬化路肩的辦法進行路面寬度過渡,達到安全暢通的目的。
南方季節性陰雨天氣較多,公路容易損壞。為此,玉林公路管理局以路面養護為主,加強路況巡查,及時發現并處治瀝青路面裂縫、坑槽、沉陷、龜裂、啃邊以及水泥路面裂縫、斷板、錯臺等病害,堅持做到“有坑即補、有縫即封、有淤即清、有水必排”,保證路面修補質量,鞏固公路路況水平。
經過改造提升的省道216線,道路通暢安全。家住博白縣龍潭鎮的朱其春說:“以前沒有修好二級公路的時候,從龍潭鎮到博白縣城,我最多坐了8個小時的車,而且一路坑坑坑洼,非常不便利。現在路修好了,暢通無阻,走一趟只要1個小時左右?!敝炱浯耗樕下冻隽诵老驳男θ?。
為方便過往的車主及時了解公路沿線信息,玉林公路管理局在省道216線博白城東、東平英梅收費站等兩處沿線公路設置了可變情報顯示屏,為群眾提供公路氣象、通行信息服務;并依托博白城東養護站設置了便民公路休息服務點,并配套完善相關道路、公廁、停車、加水、充氣、維修以及休息、飲水、便民小藥箱、工具箱等設施,為過往車輛、行人提供良好服務。為完善養護管理設施,玉林公路管理局在省道216線沿線共設置福綿新橋、博白城東、英梅、龍潭等4個大的養護站,以專業化、機械化養護形式為主,綜合具備公路巡查、日常養護、應急處置、路政聯動等職能。為宣傳公路文化,省道216線沿線設置公路標準標牌、公路宣傳標語等,大力宣傳現代公路管理理念,普及公路基本知識,提升公路文明水平。
入秋時節,玉林依舊陽光明媚,站在福綿新橋鎮一處公路跨橋上俯瞰省道216線,滿目蒼翠,美不勝收。玉林公路管理局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采用喬、灌、花、草等多種植物綠化和防護,主要摘種秋風、黃槐、紫荊等8000多株喬木,黃金葉、紅絨球等2000多株灌木進行綠化補植。在彎道內側等影響行車視距的路段,以低矮灌木為主。同時做好綠化樹木的護理工作,及時對兩側樹木進行修剪、防蟲、除蟲等,做到終年有綠、四季有花,實現了旅游景觀、生態效益的有機融合。
博白作為“世界第一客家人聚集縣”,路,是千千萬萬的客家兒女漂泊、闖蕩、遠離故土的路,是回望故鄉的路,更是生態路、產業路、旅游路、扶貧路。省道216線的改造提升,壯實了農村的“脊梁骨架”,打通了運輸的“毛細血管”,提高了路況水平和養護管理能力,提高交通運輸公共服務水平,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目前,省道216線全線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達到88.97,優良路率達到92.11%,公路路況良好,路容路貌美觀,沿線設施完善,公路運行安全暢通,整條公路基本上實現了“暢、安、舒、美”的示范路標準,展現了公路的新形象,得到了沿線群眾的普遍贊譽和廣泛認可。
公路事業任重道遠,開展“暢、安、舒、美”省級示范路創建,建好路、養好路、管好路,提升養護規范化管理水平和公路服務能力,是玉林公路人永遠不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