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 曹子龍
盤興高速公路作為交通運輸部“綠色公路主題性項目”,在規劃之初,就以綠色低碳作為理念,將建成一條“綠色、安全、生態環保、景色優美”的綠色公路,作為建設目標。正是因為這樣的初心,建設者們勇于接受挑戰,在歷時3年的建設過程中,共采用34項重點支撐項目,探索出了一套較為系統全面的綠色公路建設模式。
目標,離不開理念的支持,更離不開自始至終的堅持。
盤興高速公路在規劃設計階段就以全壽命周期作為最根本的理論,將綠色低碳和環保節約的理念貫徹始終——這也是盤興高速公路在規劃之初,就設定的目標。
科學規劃,合理選線。規劃設計是綠色公路建設的基礎,它制約著項目設計后期的建設、運營、管理各個階段對資源、能源、材料的占用和使用,制約著各階段對降低消耗數量、調整消耗結構、提高使用效率,減少生態系統破壞,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的實現。盤興高速公路從規劃階段就深入貫徹全壽命周期的理念,規劃的走廊帶結合區域發展情況,準確把握技術標準,合理運用技術指標,嚴格控制建設規模,運用先進的測設技術和方法,認真勘察,在線路選擇上本著地質選線、地形選線、環保選線、低碳節約選線的原則,科學比選,精心設計。
注重環保設計。根據項目沿線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具體情況,在環保設計中,盤興高速公路采用“高度重視、全面細致、經濟適用、便于養管”的思路,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把環保因素放在特別突出的位置加以考慮,將環保理念貫徹于主體工程設計的全過程。
注重節地設計。在滿足技術標準的前提下,盤興高速注重節地設計,主要通過路線方案比選優化和路基改橋梁優化,進行節地設計,共實現節地25.58萬平方米。
注重綠色服務區規劃設計。在服務區規劃設計上,除了全面實施節能建筑、節能照明、污水處理回用、生態景觀建設等常規的綠色服務區建設項目以外,還使用較為超前的理念規劃設計服務區,具有較強的示范意義。
挑戰,一開始就擺到了盤興公路的建設者的面前——盤興高速公路位于西南土石山區,喀斯特山區氣候及地質等自然條件分布在其周圍,怎么才能盡量減少破壞?怎么才能確保公路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面對挑戰,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盤興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建設者們探索出了一套較為系統全面的綠色公路建設模式,而綠色低碳技術支撐項目體系就是其中之一。
針對西南土石山區特點,充分發揮節能減排技術潛力。針對項目建設耗能大的特點,統籌考慮施工期和運營期電力供應的需要——采用施工區集中供電方式,降低建設期能耗;隧道、附屬設施房建照明全部采用LED燈,減少運營能耗,充分體現節能優先的項目特色。
針對西南喀斯特山區氣候及地質條件特點,采用安全耐久技術。盤興高速公路對工程的安全耐久性要求高。針對以上客觀條件,實施耐久性路面、高性能混凝土、塊片石自密實混凝土等專項工程,體現全壽命周期能耗的理念,突出安全耐久的項目特色。
針對石漠化現象較為嚴重的地貌條件特點,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盤興高速公路線路所經區域地質條件復雜,石漠化現象較為嚴重,區域土壤稀薄、土地資源極其珍貴。為此,實施表土資源收集利用;實現取棄土場的有效復墾及生態恢復;結合隧道棄渣量大的特點,棄渣分級篩選盡量利用,減少占用耕地……成為盤興高速公路突出生態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的又一特色。
針對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生態特點,高標準實施水資源保護項目。毗鄰木浪河水庫水源保護區、馬嶺河峽谷——萬峰湖風景名勝區、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等生態環境敏感區分布在盤興高速公路周圍。針對這一特點,在建設過程中,盤興高速公路實施全線服務區污水處理與回用、典型路段路面徑流處理,保護飲用水源地水體安全;加強碳匯植被建設,突出綠色環保的項目特色。
針對穿越煤系地層特殊地質條件,隧道施工采用節能降耗新型施工工藝。煤系地層是隧道建設中的不良地質現象,直接關系到隧道施工及營運的安全,實際工程中除了面臨防突、防瓦斯等安全問題,還面臨大變形、塌方及冒頂等難題,施工風險高,難度大。盤興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穿越煤系地層特殊地質條件,該路段隧道采用煤系地層大斷面公路隧道銑挖與爆破聯合施工技術等新型工藝施工,突出創新性項目特色。

盤興高速公路不僅是一條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創新融合的科技之路,更是一條盤桓于喀斯特高原之上的綠色低碳示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