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當)徽(縣)高速公路是西北地區唯一入選2015年國家財政部PPP示范項目的高速公路,也是經省政府批準甘肅省采用PPP模式建設的首條高速公路。
上左:兩徽高速公路自開工建設以來,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以標準化建設為基礎,強化班組管理,嚴格原材料控制,加強實體檢測,確保項目一次性交工驗收質量合格率100%。
上右:兩徽高速的保溫保濕養生棚
下左:兩徽高速鋼筋綁扎工作現場
下右:試驗檢測人員嚴把材料進場關,堅持用數據說話,以準確可靠的試驗檢測數據指導工程建設和施工管理,對外購交通產品對照黑名單進行嚴格審批把關,堅決遏制不合格材料進場使用。圖為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原料取樣。
兩徽高速公路起點位于甘肅省兩當縣楊店鎮,與規劃中的太白至鳳縣至兩當高速公路相接;終點位于徽縣李家河,與十天高速公路相接。工程全長53公里,主線共設置橋梁31座、隧道9座,橋隧比例達到72%。自2016年6月開工以來,兩徽高速以“優質耐久、安全舒適、經濟環保、社會認可”為項目建設總目標,傾力打造品質工程。
兩徽高速采用的先進技術
為響應“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號召,兩徽高速積極探索隧道機械集群作業,逐步形成了“四機一模五臺車”的流水線,推動隧道施工從“人海戰”向“機械化集群作業”變革——采用水平多功能鉆機、雙臂液壓鑿巖機、大型濕噴機、滑模攤鋪機等國際先進隧道施工設備,改善隧道作業環境,降低危險作業面的安全風險;引進仰拱曲面模板,準確控制仰拱曲率,保證仰拱二襯標準成環;自主研發了多功能拱架安裝臺車、二襯鋼筋定位及防水板披掛臺車、自行式二襯液壓模板臺車、二襯養生臺車,加快了拱架安裝速度,準確控制二襯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提升防水板整體掛設質量和二襯混凝土養生效果;采用整體式電纜溝臺車,提升電纜溝整體澆筑質量;同時,采用等離子切割機、鋼筋網片排焊機、沖床、拱架加工機等隧道專用設備機具,提升構件加工質量。
兩徽高速三聯防護生態工程現場
兩徽高速在建設過程中,按照補短板、抓重點的思路,積極采用“四新技術”,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解決影響工程質量安全的通病問題、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升工程建設品質。
標準化建設,夯實項目基礎管理。在項目建設初期,嚴格執行混凝土集中拌和、鋼筋集中加工、構件集中預制,推行鋼筋超市化貨架管理,采用數控彎曲中心、滾焊機等設備,提升鋼筋加工質量。在建設過程中,嚴格路基填筑網格法控制填筑厚度;通過液壓夯補強三背回填和填挖結合部開挖臺階,防止路基沉降;采用箱梁鋼筋定位臺架、預應力智能張拉、整體式液壓模板、隧道濕噴等標準化施工工藝,夯實項目基礎建設。在標準化施工基礎上,對工程的薄弱環節、關鍵部位進行精細管控,采用小型壓路機保證三背回填邊角部位碾壓密實;隧道上下臺階拱腳處支墊墊板,并鋪設細砂,保證上下拱架連接平順,不斷提升項目精細化施工水平。
吊裝和作業一體化的防撞墻模板臺車
自行式二襯液壓模板臺車
雙臂液壓鑿巖機
大型液控濕噴臺車
滑模攤鋪機
全員參與,執行全面質量管理。兩徽高速現場作業人員在做好三級技術交底、工程首件制的基礎上,加強隱蔽工程影像管理,嚴格執行工序 “三檢制”,建立質量責任登記卡,落實質量責任終身制,實現工程質量管理閉環可追溯。
深耕班組建設,培育工匠精神。兩徽高速各參建單位嚴格班組準入評審制度,推行班組首件作業認可制。在施工中執行“班前教育、班前檢查、班中巡查、班后清理、班后交接、班后小結”的6步走班循環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的“6S”管理,培育工匠精神,創建品質工程。
加強試驗檢測,發揮數據指導作用。第三方檢測單位加大對實體構造物的檢測,對隧道襯砌厚度、密實度逐段進行檢測,確保工程質量各項參數達標。
強化監理人員作用,嚴格工序驗收。監理人員加強施工現場的旁站和細節管理,嚴格執行工序驗收,在隧道管理中全面推行初支驗收制,對拱架間距、錨桿數量等一一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
采用“互聯網+”技術,加強工藝監測。兩徽高速在拌和站、試驗室、預制廠安裝質量監測系統,建立質量信息化動態管理平臺,加強過程質量監控與預警,推進質量風險預防管理。
兩徽項目安全生產管理秉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重點突出“安全管理的核心在技術,關鍵在班組”的理念,推進項目安全管理常態化。
一方面,抓基礎,全方位構建安全管理體系。兩徽高速項目各參建單位均制訂了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每個工人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充分發揮安全體驗館培訓中心的作用,組織現場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日常管理中認真開展班前講評,著力講授安全注意事項,把好安全頭道關;根據不同工種編制了安全漫畫手冊,并送教上門;在安全教育過程中注重情感投入,設立工人“全家福”,時時提醒工人牢記親人的囑托,注重保護自身安全。
電磁焊
等離子切割機
組圖:兩徽高速采用水平多功能鉆機、雙臂液壓鑿巖機、大型濕噴機、滑模攤鋪機等國際先進隧道施工設備,改善隧道作業環境,降低危險作業面的安全風險。
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清單。兩徽高速項目制定了隱患排查治理實施方案,建立了隱患排查數據庫,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設置隱患公示牌。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人,跟蹤落實,確保隱患排查整改率達到100%。
做好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工作。兩徽高速項目公司要求參建單位對特種設備檢驗根據安裝時間,逐一進行檢驗并懸掛標識標牌。嚴格執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加強特種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工作。
扎實開展各項安全生產專項活動。兩徽項目大力開展“平安工地”“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隴原行”等安全生產活動,嚴抓落實,堅決杜絕活動流于形式、空喊口號等現象,確保將各項安全生產活動落到實處。
嚴抓應急管理,構建安全應急體系。項目公司制定了綜合應急預案,有針對性的編制各項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并按要求足量儲備應急物資,分階段組織演練并進行預案修訂,保證應急預案啟動快捷,運轉流暢。
另一方面,兩徽高速以技術保安全,構建項目安全技術保障體系。在項目安全生產體系構建中,強化安全技術管理,做好“有制度,有細則,有落實”:堅持風險評估先行,嚴格落實橋梁和隧道工程設計、施工階段安全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編制施工方案,優化施工工藝,落實風險防范措施;采用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對拌和站、預制廠、鋼筋加工廠、隧道施工現場進行實時監控,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狀態可視、可知、可控;為隧道作業人員配備上下班電動平板車,在安全帽上安裝爆閃燈,確保作業人員人身安全。
兩徽高速公路貫徹執行綠色交通發展理念,堅持最小程度的破壞和最大力度的恢復,嚴守生態紅線,積極倡導節能減排、低碳施工——以設計為先導,采用“早進洞、晚出洞、零開挖”,隧道無級調光照明、取棄土場全部綠化等設計方案,從源頭上保護環境。
在施工中通過采用水壓爆破、可回收箱梁鋼底座、節能環保蒸汽養生機、廢棄混凝土砂石分離機等“四新技術”,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舊設備,降低施工能耗。
洞內照明采用LED節能燈、洞口設置隔音卷簾、預制廠設置養生水沉淀循環池、臨時用地及時進行綠化恢復、預制廠全部設置于主線路基減少臨時用地等措施,減少建筑垃圾,降低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
在主線綠化專業工程設計時,落實“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恢復自然”的設計理念,充分掌握經濟、實用、美觀的原則,以植被恢復、美化為依托,巧妙利用地形,采用適宜生存的當地特色樹種,因地制宜進行綠化,充分展現地方特色和區域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