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偉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沈陽 110102)
我國的傳統茶文化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內涵,茶文化本身就代表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文風情與民族氣韻。茶文化是在飲茶過程中形成的文化形式。茶文化形成的歷史悠久,并且在歷史發(fā)展中不斷注入新的文化內容,受到各地風土人情的熏陶,內容不斷得到豐富,茶文化中融合了道德哲學、人文精神、藝術修養(yǎng)以及思想內涵等多方面的內容。其精神包含了許多人文理念,與我國的傳統道德思想有許多共通之處,茶道精神強調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的發(fā)展方向、個人的行為道德修養(yǎng)、以及人們正確三觀的養(yǎng)成,所以將傳統茶文化融入到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內容當中,彰顯了傳統茶文化與中國傳統思想的共通之處,同時也能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教育課程形式,豐富思想教育的內容,
茶文化是我國人人知曉的文化珍寶,同時也在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認可與追捧,茶文化本身就是我國人民的自豪。我國傳統茶文化的形成過程本就伴隨著歷史更迭、人情變化,其自身就是一個具有歷史性的文化產物,是思想、藝術、文學派系、哲學思想、傳統道德等文化共同融合出來的產物,不單單只是飲茶品茶這么簡單。同時在茶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還吸收了我國三教的思想精髓,也就是儒學、道教、佛家,隨著時代變化與發(fā)展進程的不同,茶文化有了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以及豐富的思想內涵[1]。所以在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課程當中與茶文化的內容相結合,一方面是促進了我國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繼承,另一方面是通過對學生灌輸傳統文化和思想道德傳遞給大學生,增加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以及自豪感,熱愛我國傳統文化,加強愛國思想。
茶文化自身便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結構,茶文化包含的文化內容,包含從茶的自身引發(fā)出來的文化,同時還結合了跟隨時代發(fā)展的風土人情、人文思想。吸收了我國傳統道德思想的積極方面,講求修身養(yǎng)性,藝術與審美的結合,還包含了許多的歷史文化信息。在向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將茶文化注入教育內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的不單單是思想道德的教化,同時,還能夠接觸到儒家、道教以及佛家的思想精髓及修身養(yǎng)性的理念。學生在思想教育過程中接觸茶文化,還能夠培養(yǎng)藝術性以及耐心,同時能夠提升審美,培養(yǎng)自身的古典氣息。所以從茶文化的結構來看,讓學生在思想教育過程中接觸茶文化,能夠吸收到多層面的知識與文化,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
茶道精神也是茶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也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精神是從茶自身的特性衍生而來的。茶具有清心、先苦后甜的特征,從古代開始,茶也代表了廉潔、和諧真誠等思想內容。茶道精神涵蓋了為人處世的理念,為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引申了方向,所以茶道精神本身也是值得宣揚和值得學習的。把茶道精神與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內容相結合,在校大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茶道精神的影響,學習茶道精神,修身養(yǎng)性、廉潔奉公、先苦后甜等精神理念[2],在創(chuàng)新思想教育形式的同時,還能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學生的自我提升。
大學生是廣泛接受新事物的群體,同時接受能力也高于一般人。大學生正是處在對一切新事物感到好奇的時期,同時也是提升以及糾正人生觀、價值觀的最佳時期,因此,校園環(huán)境以及社會環(huán)境,都應該對大學生所接受的文化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以及掌控。避免他們接觸到不良文化。正是因為培養(yǎng)大學生時期的特殊任務,思想教育課程相對以往有了新的轉變。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觀念以及民族認同感,同時幫助大學生形成精神上的約束力,規(guī)范做人。現在的大學思想教育除了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精神約束力以及形成思想道德修養(yǎng),還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了對大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培養(yǎng)點。隨著現在社會電子設備的普及,大學生更能夠輕易地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消息與知識,這更需要學生提高對外界知識的辨別能力。思想教育課程還要將培養(yǎng)辨別知識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對待不同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等內容加入融合[3]。
茶文化是在我國歷史不斷發(fā)展進步當中形成的獨特的飲食文化,同時也不僅僅是單純的飲食文化,其中包含了歷史文化,人文精神以及道德修養(yǎng)等各方面的知識。茶文化本身就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學習茶文化,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了解與傳承。茶道精神包含了廉潔奉公、獨立求真精神理念,還有茶文化包容特性等,這些茶文化中倡導的精神理念都是當代大學生應該擁有的,與現代思想教育內容不謀而合[4]。茶文化是在歷史發(fā)展當中形成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沉淀了歷史知識,同時還吸收了人文精神以及藝術審美修養(yǎng),其內容的豐富,使得茶文化在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課程當中,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素材。將茶文化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內容,促進大學生的素質提升。茶文化中包含的修身養(yǎng)性理念,以及不同茶葉的特征,可以磨練學生的心性,幫助學校對學生因材施教,幫助當代大學生成長為適應性人才。
高校要在思想教育當中引入茶文化,在引入之前要先做好鋪墊工作。首先,高校應該確立茶文化在思想教育課程當中的地位,在圍繞茶文化與思想教育課程的融合,制定一系列的計劃。高校應該先培養(yǎng)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接受力,增加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接觸面,如此,在將茶文化融入思想教育課程的時候才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對于茶文化的推廣,學校也應該從多種形式入手,茶文化的推廣,不單單只是局限在課堂之上,在課堂外,學校可以開展飲茶、品茶活動,以及與其他舞蹈音樂藝術相結合的活動,在生活中提升學生對茶文化的關注,從而在思想教育課堂上提升學生對茶文化的適應力。
要在思想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就要盡力在各方面向學生推廣茶文化。茶文化雖然是傳統文化,但與現代文化仍然有許多結合點,所以不應該只是用傳統的推廣手段,一昧地要求大學生飲茶品茶。在推廣過程當中,可以結合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展示茶文化紀錄片,在高校的選修課程中將茶文化列入其中,促進學生對茶文化的了解。引導學生開展茶文化與音樂舞蹈相結合的活動,在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同時還能夠認識到茶文化的藝術文化,刷新他們對茶文化傳統的印象。以此,逐漸將茶文化滲透到學生的生活當中以及思想教育當中。
茶文化是我國的文化珍寶,茶文化的發(fā)展伴隨著歷史文化的發(fā)展,沉淀了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時代文化,同時也受到全世界不同程度的認可以及推崇。茶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不論是基于茶文化的歷史性還是本身的文化內容來說,茶文化都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將茶文化與思想教育融合,是對思想教育課程形式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豐富了內容,從各方面都提升了思想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