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兆霞 劉艷
助產過程一般會導致會陰裂傷而影響產婦產后康復和身心健康, 因此, 合理助產技術的應用非常關鍵, 不同助產方式可影響助產效果[1]。在實際助產中, 可根據產婦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助產方式, 以減少會陰裂傷發生[2,3]。本研究對比研究單純控制胎頭娩出速度助產法與常規陰道保護助產法的臨床效果,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00例應用助產技術分娩的產婦, 采用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 100例。觀察組年齡21~36歲, 平均年齡(27.21±4.12)歲;分娩次數:初產婦72例, 經產婦28例;孕周 36~42 周 , 平 均孕周 (39.13±1.05)周 ;產程 4~17 h, 平均產程(7.13±3.29)h;新生兒體重2512~4530 g, 平均體重(3545±329)g。對照組年齡 22~36歲 , 平 均年齡 (27.22±4.15)歲;分娩次數:初產婦72例, 經產婦28例;孕周36~42周, 平均孕周(39.15±1.05)周;產程4~17 h, 平均產程(7.12±3.30)h;新生兒體重2515~4531 g, 平均體重(3542±330)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產婦為陰道自然分娩、足月妊娠, 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妊娠合并癥、頭盆比例不對稱、會陰側切指征和剖宮產指征、胎兒窘迫的產婦。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陰道保護助產法, 膀胱截石位,助產護士在產婦右側, 全面監測產程, 胎頭拔露至需會陰保護時, 助產士右手手肘支撐產床, 在產婦肛門、陰道口放置4~5層干紗布, 用右手拇指抵住產婦會陰體部和正中, 其他四個手指將肛門輕輕托住, 促進會陰擴張。胎頭著冠時用左手輕壓胎頭, 促使胎頭俯屈, 胎肩娩出后停止干預。
1.2.2 觀察組 采用單純控制胎頭娩出速度助產法。胎頭拔露至2~3 cm左右, 開始控制胎頭娩出速度。開始宮縮時,助產士雙手將胎頭頂住, 科學合理控制娩出速度, 囑咐產婦產后宮縮高峰和結束前用力, 指導其以最大徑線將胎頭娩出,注意觀察胎頭俯屈情況, 確保胎頭自然娩出角度和方向正確,直至雙頂徑娩出后, 助產士鼓勵產婦均勻用力, 娩出剩余胎頭。娩出后及時將胎兒口鼻腔黏液清除, 告知產婦下次宮縮用力將胎肩娩出[1]。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會陰切開發生率、不同程度裂傷發生率;產痛程度、產程總出血量、產后總住院留觀時間、新生兒阿氏評分;產婦產后尿潴留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會陰切開發生率、不同程度裂傷發生率比較對照組會陰切開、裂傷Ⅰ度、裂傷Ⅱ度、裂傷Ⅲ度分別有60、28、12和0例, 觀察組會陰切開、裂傷Ⅰ度、裂傷Ⅱ度、裂傷Ⅲ度分別為13、14、4和0例。觀察組會陰切開發生率、不同程度裂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痛程度、產程總出血量、產后總住院留觀時間、新生兒阿氏評分比較 觀察組產痛程度、產程總出血量、產后總住院留觀時間、新生兒阿氏評分分別為(6.24±1.67)分、(175.26±12.15)ml、(3.21±1.21)d、(9.33±0.24)分 , 對照組分別為 (8.31±1.27)分、(213.66±23.20)ml、(5.61±2.59)d、(9.32±0.25)分。觀察組產痛程度低于對照組, 產程總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產后總住院留觀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8663、14.6627、8.3954, P<0.05)。兩組新生兒阿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886, P>0.05)。
2.3 兩組新生兒窒息、產婦產后尿潴留發生率比較 兩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為6%(6/100), 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 P>0.05);觀察組產婦產后尿潴留發生率4%低于對照組的2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4571, P<0.05)。
單純控制胎頭娩出速度助產法是一種新型助產方法, 相對于常規陰道保護助產法而言, 其可充分根據正常分娩生理特點進行干預, 充分利用產婦會陰、陰道在不同產程的特點和皮膚肌肉良好的擴張型、盆骨關節松弛作用等, 為分娩和產道擴張提供良好條件, 促使胎兒沿著產軸自然下降, 確保分娩的安全性[4-6]。
本研究中, 對照組采用常規陰道保護助產法, 觀察組采用單純控制胎頭娩出速度助產法。結果顯示, 觀察組會陰切開發生率、不同程度裂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痛程度(6.24±1.67)分低于對照組的(8.31±1.27)分, 產程總出血量(175.26±12.15)ml少于對照組的(213.66±23.20)ml, 產后總住院留觀時間(3.21±1.21)d短于對照組的(5.61±2.59)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阿氏評分為(9.33±0.24)分, 對照組新生兒阿氏評分為(9.32±0.25)分,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為6%(6/100), 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產后尿潴留發生率4%低于對照組的2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單純控制胎頭娩出速度助產法與常規陰道保護助產法的臨床效果對比, 單純控制胎頭娩出速度助產法可更好減輕會陰損傷, 減輕產痛程度, 減少產程出血, 減少尿潴留的發生, 加速產后出院, 值得推廣應用。
[1] 王少芳, 黃銀英, 章慧燕, 等 .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在低危孕婦正常分娩中的應用.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3, 30(3):69-71.
[2] 何芬.無保護會陰助產對自然分娩產婦的效果觀察.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 13(12):75-76.
[3] 趙磊.McRobert位聯合無保護會陰技術在促進自然分娩中的應用.護理研究, 2016, 30(3):321-323.
[4] 葉小麗, 韋秀妮, 韋東梅, 等 .自由體位單手保護會陰接生法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評價.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 34(24):3446-3449.
[5] 曹玫, 張紅霞, 武玉, 等 .改良式低位產鉗術聯合無保護會陰助產的臨床分析.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16, 3(11):194-195.
[6] 羅桂蘭, 黎凡.改良式低位產鉗術與會陰側切低位產鉗術助產對妊娠結局的影響.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7, 29(4):89-91,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