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廷武
B族鏈球菌屬于溶血的革蘭陽性鏈球菌的一種, 常在人類下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進行寄生[1]。1938年Fry首次報告3例感染B族鏈球菌引起產后心內膜炎的死亡, 證實B族鏈球菌為人類的致病菌。在成年婦女的陰道和直腸內有15%~40%可以檢出B族鏈球菌。尤其婦女處于圍生期時,B族鏈球菌的感染幾率更高, 易導致新生兒感染該菌的幾率提升[2]。通過細菌培養, 對孕婦B族鏈球菌感染狀況進行監測, 在保證母子健康方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 本院以1801例35~37周孕婦為研究對象, 對B族鏈球菌的感染率及其藥物敏感性展開研究, 現報告如下。
1.1 標本來源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間到本院產前檢查中心就診的孕晚期孕婦1801例為研究對象, 其中初產婦1397例, 經產婦404例,年齡19~40歲, 平均年齡(25.4±5.8)歲;體重39~80 kg, 平均體重(57.9±8.6)kg;在孕周35~37周時進行取材, 外陰部不能進行消毒, 先將外陰分泌物擦去, 然后取1根無菌棉拭子, 進入陰道下1/3內, 停留10~30 s后取出(取才不需要用窺器);用另一根無菌棉拭子插入肛管2~3 cm, 輕輕用力向側方用力轉一圈, 避免接觸糞團, 從緊靠肛環邊的隱窩中取出分泌物, 如果拭子碰到糞團,應更換拭子重新取材, 將兩種棉拭子保存在常溫下立即送檢。共采集孕婦陰道拭子和直腸拭子標本各1801。
1.2 儀器與試劑 鏈球菌選擇性培養基、羊血平板、血M-H營養瓊脂平板均由廣東凱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rapid ID32 strep鑒定板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 紅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頭孢曲松、萬古霉素藥敏紙片選自于英國0XID公司。
1.3 質控菌株 對于肺炎鏈球菌 ATCC49619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均來自廣東省臨檢中心。
1.4 方法 對于陰道拭子和直腸拭子分別將其接種在鏈球菌選擇性培養基, 放入含5%CO2、37℃的CO2培養箱中培養18~24 h后, 觀察血平板上菌落形態, 挑取革蘭陽性球菌菌落進行觸酶試驗。在觸酶陰性情況下, 通過羊血平板進行CAMP與七葉苷試驗, 在CAMP試驗陽性、七葉苷陰性情況下,再用梅里埃rapid ID32 strep做鑒定確定, 陽性菌株采用K-B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 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 以質控菌株肺炎鏈球菌ATCC49619進行質控, 按CLSIS 2009標準判斷結果。
2.1 B族鏈球菌檢出結果 在1801例孕晚期孕婦中, 被檢出的B族鏈球菌共有112株, 陽性率為6.2%;從檢出部位來看, 陰道與直腸部位同時檢出36株, 占2.0%, 僅在陰道部位檢出70株, 占3.9%, 僅在直腸部位檢出6株, 占0.3%。各年齡段和體重孕婦均可見到陽性結果。
2.2 耐藥性情況 對112份B族鏈球菌陽性標本實施鏈球菌藥物敏感試驗, 6種抗生素的耐藥性結果顯示: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頭孢曲松與萬古霉素均未見耐藥株; 紅霉素耐藥67株, 耐藥率為59.8%;克林霉素耐藥52株, 耐藥率為46.4%。見表1。

表1 112株B族鏈球菌耐藥性分析(%)
B族鏈球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 其對孕婦的感染主要基于產道上行擴散對子宮和胎膜進行感染, 不僅導致帶菌孕婦容易發生早產、晚期流產, 還導致其易發生胎兒發育不良以及死胎和胎膜早破, 同時容易引起絨毛羊膜炎及泌尿道感染等[3-6]。在B族鏈球菌感染的防治上, 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多在孕產婦35~37周階段對其實施B族鏈球菌篩查及預防治療[7]。
當前B族鏈球菌感染的控制在臨床中屬于棘手問題, 很多報道都顯示B族鏈球菌在青霉素和氨芐青霉素上較為敏感。目前, 青霉素可作為B族鏈球菌孕期感染時首選用藥,氨芐青霉素為替代。而對于青霉素過敏的患者, 可使用頭孢曲松, 嚴重者則可使用萬古霉素, 但因其肝腎毒性, 不適合于孕婦及新生兒B族鏈球菌的常規治療[8-10]。在對孕期B族鏈球菌感染進行預防和治療的藥物中, 對于紅霉素與克林霉素應進行重新評價, 紅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藥率現已高達59.8%和46.4%, 作為經驗用藥并不適用。
近年來, 廣東省內一些地區針對孕婦陰道B族鏈球菌攜帶率展開了多次調查研究, 發現其攜帶率表現出地區差異。在本次研究中, 1801例孕晚期孕婦檢出B族鏈球菌112株,陽性率 6.2%(112/1801), 其陽性率與周邊的中山市6.7%[5]接近, 低于東莞的12.1%[6]。因B族鏈球菌檢測對于產科有重要意義, 所以建議孕35~37周婦女均應進行B族鏈球菌檢測, 同時對B族鏈球菌耐藥性變化情況進行常規監測, 為臨床醫生用藥提供依據, 以避免濫用抗生素, 更有效地提高醫療質量。
綜上所述, 孕婦陰道和直腸均為B族鏈球菌的攜帶部位,如發現陽性, 應對該菌株進行藥敏試驗。青霉素及頭孢菌素是孕婦預防B族鏈球菌感染的首選用藥。
[1] 曲首輝, 張潔, 王愛武.產前B族溶血性鏈球菌帶菌現象對妊娠結局的影響.醫藥論壇雜志, 2011(2):103-105.
[2] Lindahl G, St ?lhammar-Carlemalm M, Areschoug T.Surface proteins of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and related proteins in other bacterial pathogens.Clin Micmbiol Rev, 2005, 18(1):102-127.
[3] State C.Prevention of peri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disease: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Centers f 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1996, 45(RR-7):1-24.
[4] 陳慧慧, 范建霞, 陸庭嫣, 等.孕婦 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對母嬰的影響.上海醫學, 2009, 32(2):128-129.
[5] 黃曉玲 , 何艷君 , 林云霞.中山市妊娠晚期婦女B族鏈球菌的帶菌情況調查.實用醫學雜志, 2015, 31(17):2905-2906.
[6] 張麗華, 張麗, 李超強 , 等.孕婦圍產期B群鏈球菌檢出率和耐藥性分析.中國醫藥, 2010, 5(3):261-262.
[7] 湯潔 , 馬向薇, 張寧.孕婦生殖道B族鏈球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情況調查.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10, 22(10):942-943.
[8] 李亞梅, 張利俠, 秦利, 等.圍產期孕婦B族鏈球菌的感染和耐藥性檢測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13,28(1):87-89.
[9] 陳瑩, 張磊 , 楊齊 , 等 .妊娠 35~37周孕婦B族鏈球菌帶菌與耐藥性分析.熱帶醫學雜志, 2015(10):1387-1389.
[10] 吳健寧, 吳佳音, 林健.169株孕婦B族鏈球菌的耐藥性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