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漢蕓 聶祥 張潤瓊 陳余明 李德章 王麗媛
(1.貴州省畢節市氣象局,貴州 畢節 551700;2.貴州省六盤水市氣象局,貴州 六盤水 553000)
蘿卜一年四季均可播種栽培,但以夏末秋初的8~9月份播種最多。蘿卜屬半寒性蔬菜,喜溫和涼爽、溫差較大、降雨量適中的氣候,這樣有利于大白蘿卜生長和養分積累;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降水、溫度和日照等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生態以及作物生長發育。本文根據蘿卜種植對氣象條件的要求,采用畢節市8縣區溫度、降雨氣象資料,結合目前所建的兩要素自動氣象站資料進行分析,確定蘿卜種植氣候最適宜區、適宜區和次適宜區,為畢節市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大力發展大蘿卜產業提供參考依據,進一步做大做強畢節大白蘿卜產業。
畢節市地處貴州省西北部,位于E10360'~10676',N2636'~2743'。北鄰四川,西鄰云南,全市面積2.69萬km2,占全省總面積的15.3%。地勢西高東低,海拔最高為赫章韭菜坪,主峰海拔2900.6m,是全省最高峰,被稱為“貴州屋脊”;最低為赤水河谷,海拔457m(金沙清池漁河村),全市海拔差高達2443.6m,平均海拔約為1511m,為全省最高,由于海拔相對高差大,垂直氣候變化特征明顯,立體氣候資源豐富,適合多種動植物生長,為農業、林業、牧業的分層立體布局提供有利條件,有利于農業發展的多樣化。畢節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降水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0.8(威寧)~15.2℃(金沙),平均氣溫日較差為6.8(大方)~9.1℃(威寧);年平均降水量為832.9~1355.4mm,最少為赫章,最多為織金;日照時數西多東少,年日照為1062.7(金沙)~1635.2h(威寧);無霜期較長,大多在為250~280d,以威寧239d最短,年相對時段大部分在80%以上。
總的來說,畢節市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雨量充沛,特殊的生態氣候環境非常適合蘿卜的生長。
氣象要素為畢節市8縣(區)測站2005—2015年近十年蘿卜生長發育期間(一般白露9月8日前后開始播種,12月中下旬收獲)的9—12月氣象資料,按一定的標準,再結合2014—2015年畢節市兩要素資料,采用公式(XAXB)2+(YA-YB)2=MIN[(XA-XB)2+(YA-YB)2]將畢節市8縣(區)及鄉鎮的經度、緯度和海拔高度,按不同海拔高度進行劃分,再利用距離公式求出全市鄉鎮不同海拔高度與8縣(區)測站之間最短距離,為后期蘿卜種植推廣的適宜區,次適宜區和不適宜區提供依據。
蘿卜要求有85~100d的生長期,前期溫度高,有利于出苗和葉片茂盛,為肉質根生長奠定基礎;后期溫度逐漸降低,有利于光合產物的積累和儲藏,有利于肉質根膨大,當溫度低于6℃以下時,肉質根基本定型;在大雪節氣至次年1月初有3~4次的-1~-2℃的低溫時間,能降低芥酸并轉化成含糖量。
氣象條件不但關系到蘿卜的種植范圍、品種、口感以及產量。蘿卜生長期(9—12月)平均溫度、≥10℃活動積溫農作物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可反映其生育期的熱量條件,一般是以13~20℃和1000~1400℃·d最適宜,10—11月的平均溫度和晝夜溫差是蘿卜肉質根膨大的關鍵氣象因子,一般以10~18℃和溫差5~10℃最為適宜,因為晝夜溫差大,空心率下降。蘿卜雖然根系較深,由于葉片較大,不耐旱,尤其是在播種后到出苗期間要有較高的土壤濕度,一般80%~90%,充足的水分條件有利于蘿卜養分的吸收和運輸,植株的協調生長和蘿卜干物質的積累,此段時間降水量在50~80mm為宜,這樣才能確保出苗又快又齊;幼苗期根部較淺需水較少,幼小的吸收根不斷生長,吸收土壤中的養分,葉片也開始加速分化,葉面積不斷增大,肉質根開始膨大加粗生長,此段時間降水量在20~50mm為宜,保證了幼苗的生長。肉質根生長前期,葉片生長旺盛,葉數不斷增加,面積增長加大,根頭部膨大變寬,肉質根不斷延長和加粗生長,此階段降水量以50~70mm為宜;肉質根生長盛期,肉質根生長迅速,大量的同化產物積累到肉質根,肉質根已定型,此階段降水量以10~20mm為宜,溫度在5~11℃之間,不會出現長時間的低溫造成蘿卜凍害,影響產量。
蘿卜各生長期主要是以熱量條件為主導指標,以相應的降水、光照、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為輔助指標。在分析中主要選取2005—2015年8縣區和2014—2015年區域氣象資料,蘿卜生育期(9—12月)的平均溫度、≥10℃的活動積溫、降雨量,溫差等氣象指標和其相應的經緯度、海拔高度等地理指標,結合上述分析中的兩公式,綜合出畢節市蘿卜種植區域。
最適宜種植區海拔在1500~1700m,主要分布在七星關區和大方兩地大部分鄉鎮(靠近赤水河流域鄉鎮除外),黔西林泉、五里、紅林、沙井四鄉鎮以及城關,納雍大部、赫章東部等地區。該區域大致占畢節市面積的45%左右,在蘿卜整個生長期間,平均溫度13~18℃,≥10℃的活動積溫1080~1300℃·d,熱量條件非常適合蘿卜生育期的要求,降水量50~140mm,降水適中適合蘿卜各階段對水分的要求,10—11月是蘿卜肉質根膨大的關鍵時間,平均氣溫11~16℃和溫差6~10℃,有利于肉質根的膨大,因為晝夜溫差大,保證了蘿卜在生長中有兩周以上的低溫積累,空心率下降,大雪節氣到冬至之間有4~5次2~3d,最低溫度低于-1℃的天數,可以降低蘿卜中芥酸的含量,有利于轉化為含糖量,使蘿卜的口感更好。總之,該區域氣候涼爽,降水適中,有利于促進蘿卜植株的生長,可使蘿卜的葉片長勢更加旺盛,為后期蘿卜膨大貯備營養。該區域是畢節市蘿卜種植重點發展區,可以大力發展蘿卜產業。
次 適 宜 區 海 拔 區 域 在1300~1500m和1700~1900m,主要分布在赫章中部、七星關區林口、大銀、亮巖、燕子口、對坡一帶,大方東北部,金沙的安洛、大田、高坪和新化,黔西西南部,織金中部和西南部,納雍東部、南部及西部邊緣。根據上述分析結果,該區域占畢節市總面積的20%。在蘿卜整個生長期間,平均溫度10~14℃或16~24℃,≥10℃的活動積溫980~1100℃·d或1100~1400℃·d熱量條件適合蘿卜生育期的要求,但是在該區域海拔在1300~1400m的區域,蘿卜肉質根膨大的平均氣溫相對偏高,對蘿卜肉質根膨大略有影響;海拔在1700~1900m的區域,降水量相對偏少,初霜期大致在出現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此時蘿卜基本定型;該區域晝夜溫差在4~8℃,對肉質根糖分的積累也有利。海拔在1700~1900m的地方,適合在白露之前播種,種植后能在霜期來臨前正常成熟定型;1300~1400m的區域,由于白露前后,溫度仍然很高,適合在9月中旬播種,此時降水仍豐富,對播種到出苗期有利。因此該區域蘿卜種植要根據不同的海拔來適時播種,提高蘿卜的產量和品質。
不適宜區海拔在2000m以上和1300m以下,占畢節市總面積的35%左右,主要分布在威寧縣,赫章西部、黔西東部、織金東南部、金沙大部和七星關北部邊緣,該區域特點是:海拔高度相差較大,西部的威寧縣、赫章西部海拔在1800~2500m,而金沙縣大部、七星關北部邊緣,海拔在800~1300m,該區域海拔高的地方初霜期大部份在10月中旬來臨,容易造成蘿卜肉質根凍害;而海拔低的區域,生育期前期溫度都很高,蘿卜生長過快,容易造成早薹,并且在12月份沒有最低氣溫低于-1℃的日數,蘿卜的芥酸無法降低,口感差。織金東南部的鄉鎮,因降水偏多,也不適宜種植蘿卜。
采用氣候與經緯度和海拔高向結合的方法,劃分出畢節市蘿卜種植的適宜性區域,其中最適宜區占總面積的45%左右,該區域種植的蘿卜品質好,口感好,次適宜區占20%左右,該區域海拔在1700~1900m的地方,適合在白露之前播種,海拔在1300~1400m的區域,適合在9月中旬播種,可以提高蘿卜的產量和品質。
蘿卜的口感和產量,不但受氣候因子的影響,還與土壤的土質有關。本文主要是從氣象的角度來分析畢節市種植蘿卜的區域。
[1]李楊.高山地區畢節大白蘿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2(7).
[2]池再香,莫建國.基于GIS的貴州西部春薯種植氣候適宜性精細化區[J].中國農業氣象2012,33(1):93-97.
[3]陳雅蓮,藍秋萍.胡蘿卜種植氣象條件適宜性及氣象災害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