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逆水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宜興 214200)
論茶道精神在高職高專院校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馮逆水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宜興 214200)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高職院校教育的發展和理念上也不斷更新,所以在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方面,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還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我國文化發展博大精深,作為我國重要而傳統的文化組成部分,茶文化也成為我國高職院校當代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茶道的運用也對我國高職院校現代教育管理有著新的啟發。本文就對茶道精神在高職高專院校教育管理中運用的影響進行分析,深入對茶文化的思想內涵進行探究,從而了解高職高專院校教育理念中融入茶文化的意義,并提出教育改革的創新思想和策略,為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管理提供有效的參考幫助。
茶道精神;高職、高專院校;教育管理;應用
茶文化簡稱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它有千年的歷史,也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而不斷發展。茶文化在我國的發展中融入到多個領域,這不僅包括我國傳統的禮儀,還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所以其文化核心內容就是和諧。所以它也與當代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有密切的聯系。因此這也就說明,茶文化在我國發展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在現代教育發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茶文化在現代教育中與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有著不謀而合的教育理念,將這種文化融入到教學的管理中,就能夠加強學生和老師的關系,能夠使教學目標得到統一,更加的和諧融洽。所以茶文化融入高職高專院校的教育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價值以及應用研究意義的。
很多詩詞歌賦在我國都與茶文化相關,這也就能夠看出茶文化在我國發展中的地位。經過上千年的歷史發展,茶文化也成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它的核心就是強調了和諧安寧,所以對于教育發展來講,它具有個人文化素養培育的功能和意義。通過從詩文字畫中也可以發現,我國傳統的文化中,也對茶文化相當的重視,尤其注重的就是品行管理和人際關系。在這兩方面也都體現了,茶文化的核心就是和諧的思想理論。所以在茶文化的渲染下,我們所追求的內心與外部環境的和諧也可以從茶文化中體現出來。這就表現在以茶待客方面的情節。在研究茶文化時,也能夠發現古人所強調的客少為貴。從一些古書上也能夠看出,古人在烹茶之時,都會選擇清幽之地,通過烹茶來談天說地,從而在思想上不斷升華,達到和諧、輕松、快樂的境界。另外,人與人的相處之道,也可以從茶文化中體現,在唐代的發展中,茶文化思想就主要強調人和人之間的和諧,這不僅表現在禮儀和修養方面,也表現在茶文化的步驟方面,如洗茶、沖茶、分杯、聞香等這些工序,也都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所以,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中,也能夠讓學生建立起和諧的互動關系,從而追求一個,新的發展環境。例如,在自然中追求自己自由發展的空間,其中就體現在人與人的和諧方面,體現在茶的核心觀點上。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高專院校也更加重視教育的改革,所以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過程中,對于學校的創新改革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茶文化的理念非常的重要,并且很傳統,所以它能夠增加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感情,能夠有效的提升教育管理的方法和目的。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在課堂的教學管理中,融入茶文化,就是保證高職院校體系發展的創新基礎。對高職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一定的德育影響,高職院校的改革教學中,引入茶文化的精髓,就能夠加強學生的個人素養和綜合素質,使高職院校的很多學生都不同于普通學校的學生。他們能夠通過這種教學的模式,培養出更多有目標的技術型人才。雖然,在教學模式中融入茶文化的方式仍然單一,但是他們的成績都明顯的高于普通學校的學生,所以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加強了學生的記憶,練習,也加強了他們的紀律性,從而使他們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在改革教育的發展中也需要將茶文化融入到院校的教育管理中,需要加強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通過學習茶文化來加強他們的紀律性,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避免出現差錯。因為,一旦高校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沒有落實好思想教育工作,就會影響到老師上課的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將茶道知識引入到高職高專的院校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出勤率,提高老師的思想政治,觀念和教學責任感。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提出以人為本,就必須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人格,從而這也就符合了茶文化的精神以及和諧性。因此,堅持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學習茶文化,也是發揚教學改革的主要策略,是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思想方法。在茶道的文化氛圍下來學習就能夠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高職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也通過這種方式來組織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考試,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的思想發展情況以及學習情況,使教學的活動和教師的教學更加的透明化,更加的完整化。所以將茶文化合理的融入到教學中,就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也能加強學生的自律性,而使他們更加喜歡高職的教學管理和思想課程,從而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不斷增加學生與老師的溝通次數,從而培養兩者之間的感情,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積極性。
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學活動中離不開的就是學生,所以和諧的教學環境也是教學秩序發展的主要方面。這不僅是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加強學生素養發展的有力支撐。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高專院校的教育管理過程中,能夠在實施的過程中,注重傳統文化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時尊重老師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保證在教學時達到學習的預期目標。另外,將這種文化思想融入到教學中,也能夠加強學生的人文思想教育。采用現代的教育手法也能夠加強教學的效率,使學生能夠主動了解茶文化的相關知識和歷史,領會其中所蘊含的思想精髓,從而對學生的心理建設以及人員發展都有重要的提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高專高職院校也在不斷的進行教學改革,以目前的教育改革為背景,就需要對茶文化思想融入問題進行考慮,將其文化中的具體內容轉化成完整的教育理念,融入到高職高專院校中,就要以和諧為文化發展精髓。將和諧融入到高職高專的教學管理中。目前,大部分的學校都普遍認為,崗位需求是需要引導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強調學生自己的能力發展。而從教學的角度上看,社會需要人才也不僅僅只是知識方面,也需要他們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綜合人文素養,所以這也就造成不少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學的管理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狀態過度忽略,從而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在高職高專的院校中融入到茶文化思想也是現在教育發展管理改革的新形勢。
在現代的教學過程中,教育管理強調個性化,要根據學生學習的特征和個性來組織他們的實踐教學活動,所以教師在理解學生感受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在教育中刺激學生,使他們明白就業發展的危機所在,從而給學生一種緊迫感。所以,將茶文化融入到教學的管理活動中,也能夠在打擊學生自信心的過程中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但是傳統的教育方式仍然過于單一,學生在學習方面學校也主要以學習成績為主。這種機制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學生的全部情況,就造成學生在教育管理綜合素質缺失。因此茶文化也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通過這種教學的改革方式來提高學生和老師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高效的發展目的。
總之,在現代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職高專院校在教育管理的方向一定要不斷創新,而將傳統的茶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教育管理過程中也就是對高校發展特點進行創新,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的教學環境,保證教學活動能夠順利的進行,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素質關懷,從而提高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1]伍錫岳.對高職教育茶藝專業茶藝學教材建設的思考[J].廣東茶業.2007(5):7-10.
[2]李敏,李鳳珠,樊耀.淺談教材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管理觀察.2009(17X):104.
[3]朱騫,張立.論傳統茶文化人才的培養[J].大學教育.2013(14):17-18.
馮逆水(1980-),女,江蘇鹽城人,研究實習員,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