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燕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0010)
基于傳統茶文化理念的高校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路徑分析
湯曉燕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0010)
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傳統文化眾多,茶文化便是其中的一種。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文化,茶文化對我們具有很大的借鑒價值,通過學習了解茶文化,并將它融入大學生的創業精神之中,這有利于高校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精神。而且茶文化對于塑造大學生的品性也具有很大的幫助,茶文化具有謙讓、積極等美好的品質,對大學生的創業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時融入中國傳統的茶文化,對大學生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傳統茶文化;高校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路徑
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唐朝時期,人們就興起了一股飲茶的潮流,飲茶開始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漸漸的飲茶轉變成了一種文化,并流傳了下來。茶文化之所以可以流傳下來,是因為它具有許多的美好品質,值得歷代人的學習與借鑒。茶文化具有其獨特的一面,同時也是它與其他傳統文化不同的地方,比如說我國的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具有一定的約束力,規范著人們的行為。然而茶文化更多的是對我們的精神上的一種熏陶,一種約束力。茶文化本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縱觀飲茶的每一部分,無一處不是有著積極的精神提倡。比如說敬茶、品茶等部分,都強調了人們要遵守長幼輩分秩序,要以禮待人,謙讓處事。所以說,茶文化是我國文化底蘊的一部分,也是我國傳統美德的重要體現。飲茶文化早已經在日常生活中無形的影響了人們,以其獨特的方式規范著人們的思想道德。但在現代的中國,人們更多的只是單純的去喝茶,缺乏了那種飲茶的內涵[1]。只注重了茶對于人們物質上的價值,卻忽視了茶所具有的厚重的歷史底蘊。毫無疑問茶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如果可以充分的學習與借鑒,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在高校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業精神時,如果可以融入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將會事半功倍。
對于當代的中國大學生來說,由于人口基數大,造成了大學生也是越來越多,這就造成大學生普遍就業困難、就業壓力大等問題,所以創業就成了一種很好的選擇。在上個世界八十年代的時候,聯合國就明確了創業的理念,所以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創業精神的培養就顯得很有必要。通過對大學生塑造和培養創業的意識,為大學生今后的發展方向多鋪墊了一條路,很有效的提升和鍛煉了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而如果在進行創業精神培訓的過程中,加入我國的傳統茶文化,將對大學生的心理塑造和品質品德等具有很大的幫助。
茶文化起源于我國,因此我國具有茶文化最為全面的核心豐富精神內涵。時至今日,茶文化在我國擁有著超凡的地位,它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一種傳統的精神品質,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茶文化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它早已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為禮儀的補全起了作用,所以說茶文化對人們也有倡導以禮待人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它豐富的精神內涵。對人們的精神思想等有了一定的規范作用,同時也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活動有了約束作用。從這些方面來看,茶文化在精神方面對人們的作用遠超其他文化所帶來的作用;飲茶文化在現代形成了茶道文化,茶道文化則更多的是強調人們以修身養性為目的,在飲茶的過程中學到戒驕戒躁的道理,所以茶道更多的是一種對人們在精神上的一種引導。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也嘗到了人生的滋味,明白人生的道理,所以說茶文化具有極大的學習借鑒價值。
茶文化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浸染,不斷的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到今天茶文化的精神已經非常完整。如同儒家所說:大道三千,茶道便是其中的一種。茶道精神同樣也是我國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即使在高速發展的今天,茶道依然以其獨特的文化精神影響著人們。
在茶道的發展歷程之中,隨處都可見到我國古代的道教、佛教等的身影。佛教與道教也為茶道的精神文化注入了宗教的思想,這樣無疑使茶道文化更加的豐富,更加富有底蘊。茶道也漸漸的發展成為了一種文化體系,構建了古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家園。縱觀茶道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佛教和道教對茶文化的發展和推廣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古代的禪師都是在菩提下靜坐,親自給自己煮清茶,點燃青色的檀香,達到了修身養性的目的。在飲茶之前,往往會有相應的舞蹈進行表演助興,在互相敬茶的過程中,無處不體現著禮儀道德;在品茶的過程中,則會充分的體現出長幼尊卑等秩序。茶道的主要體現便表現在人們的飲茶上,通過飲茶,往往可以感受到佛家和道家的思想理念。一個完整的飲茶活動,總是在樸素、文雅、禮貌、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在這些飲茶過程中,可以輕易的看出古人的一種對精神方面的追求。在品茶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個尊重他人的過程;同時,在飲茶的過程中,對品茶的人的心態有所要求,要求品茶的人心無旁騖,收心養性的靜坐品嘗茶的滋味。在品茶之后,也緩解了壓力,做到了清心靜氣的作用,可以使人很好的修身養性,從而戒驕戒躁。
隨著時代的不斷高速發展,經濟越來越發達,作為當代大學生,雖然在學校進行學習后,已經有了一技之長。然而由于大學生的數量居高不下,所以高校大學生,大多數在畢業后都將面臨著就業的壓力,很多人都不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2]。創業作為一種新起的發展方向,對當代的大學生來說很適合,所以高校進行對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培訓就很有必要,進行專業化的創業培訓有利于塑造大學生創業的心理。但目前的大學生普遍存在素質低下的問題,所以要想進行創業,不光需要進行刻苦的學習相關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成功的塑造大學生的創業心理。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壓力,黨和國家頒布了很多的解決問題的政策,但主要還是需要依靠大學生自己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式。而且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自主創業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于國家來說,都是具有很大的影響。對個人來說,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對國家來說,則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現代的大學生,普遍存在一種思想的誤區,就是大學生由于在大學相對自由,對自我的約束能力差,導致了大學生不認真學習等情況出現,更有甚者存在掛科的情況。其實主要是因為大學生普遍對進入社會后工作存在思想誤區,認為創業是畢業后找不到工作才會做的無奈的選擇。由于對創業的不正確認識,導致學生在接受創業精神教育時也不會重視,所以第一要義便是轉變學生的想法。
對于創業而言,便是去干別人所沒有想到的或還未行動的事。所以創業還需要一種用于去嘗試去發現的精神,也就是創新精神。在創業的構思階段,要敢于去設想、去嘗試,要突破以往的慣性思維,構思出新的設想和想法,試著從多角度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3]。在我國,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父母便為自己的孩子構建好了孩子的一生,并通過各種方式將自己的主觀意愿強行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過分的溺愛與保護,只會造成孩子天性的缺失,孩子也失去了敢于去闖去拼搏的意識。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結果便造成了我國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依賴心理。因此,在高校中的創業精神中融入我國傳統的茶文化,這對當代大學生的素質和心理的塑造等方面意義重大。茶文化更多的培養學生的品性,學會如何做一個有美好品質的人。也培養了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不折不撓的品質,在戒驕戒躁的堅持之中,創業也將不是難事。
創業不是簡單的嘗試與創新,而是猶如愛迪生發明燈泡那般,不斷的堅持。一個合格成功的創業者,都有很多的共同的閃光點,都具有艱苦奮斗、敢于嘗試、不怕失敗、敢于吃苦等優良的品德。這些品德,從茶文化中都可以發現,所以對于創業精神的培養來說,加入茶文化是很重要的。在學校生活中,高校應當多開展鍛煉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活動,支持學生通過兼職的手段勤工儉學。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鍛煉學生的自主性意識,發揚刻苦獨立的優秀品質。
人是群體動物,所以外界的環境等因素對于人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大學生創業不光是需要自身條件過硬,還需要家庭和學校的支持,所以高校應當積極營造一個創業的好環境,支持并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可以通過設立社團或者專業的部門給予一定的幫助。
對茶文化來說,歷經過長遠的歷史沉積,已經具有豐富的內涵了。但是高校的學生們并未進行過系統性的學習與認知,所以要先組織學生進行茶文化的學習和了解。利用茶文化豐富的精神內涵塑造學生的心理,為創業打下良好的心理條件。這樣將優良的傳統茶文化與創業精神相結合,大大加快了創業精神的培訓速度。要將茶文化與創業精神完美的融合,首先便是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讓學生接受學習,可以尋找合適的教育方式,例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煮茶、品茶等,既可以通過實踐鍛煉學生的心境,又讓學生更好的接受了茶文化,感受茶文化的獨特魅力。茶文化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到物質上飲茶的樂趣,更為重要的可以使學生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綜上所述,茶文化具有及其深厚的內涵,對于飲茶產生的茶道,更是一種對于人生的思考,更是一種哲學,無疑不是值得今天的我們去學習借鑒的。在如今的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我們更加需要茶文化的熏陶,需要靜下心來細心的品茶。茶文化被各行各業學習和借鑒,對于高校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來說,同樣需要學習茶文化豐富的精神內涵。高校吸取茶文化去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主要是為了使更多的學生可以積極的自主發展,而不是一味地等待,通過對茶文化的學習,對于學生的創業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在學習之中成功的塑造了學生的創業心理,使學生養成了修身養性、戒驕戒躁的寶貴品質。所以說,茶文化對于高校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很有作用。
[1]于博瀛.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思考[J]高校建設,2014(2).85-89.
[2]胡秋桂.清茶遠韻——中國茶文化的審美研究Ⅱ傳統文化;2015(12):210—214.
[3]崔婧婧.高校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研究.現代大學教育,2016,(03)85-89.
湯曉燕(1974-),女,四川西昌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新創業、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