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曼
(西安航空學院外國語學院,陜西西安 710077)
高校的英語教學必然不會是單一的單詞、語法、句法教學,其必然會有文化背景對英語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支撐,所以在大學的課本上大多都是以西方國家作為英語知識教學的背景。但我國到現在為止,教學依然停留在原來的填鴨式教學,缺乏創新,所以英語教學模式必須修正,讓學校和教師都認識到文化教學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英語教師要認識到文化對語言教學的作用和重要性,從中西方都擁有的茶文化入手就是一個很好的角度,茶文化之中蘊含了一個國家大量的文化底蘊,包含了風俗習慣、文化思想等,運用茶文化教學可以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將茶文化教學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從教學的課本來看,英語教學的取材主要來源于英國,而茶文化在英國很受歡迎,因此,通過比較中國與英國的茶文化差異,可以有效提升我國各高校英語教學的效率,下面具體談談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
中國人一般有兩種喝茶的方式,即混飲和清飲。所謂混飲,就是根據個人的喜好,在茶中加入自己喜歡的糖、奶等食材,這種飲茶方式多出現在中國的少數民族;所謂清飲,就是相對于混飲來說比較簡潔、直接的飲茶方式,不用往茶里面加入任何食材,只需要將茶用水泡開就行,這種飲茶方式主要出現于喜歡茶葉味道的漢族。英國人主要喝的是紅綠茶,在茶中加入糖、奶、蜂蜜、黃油等,使自己的茶香甜可口,符合自己的口味,這種自由的飲法與中國的飲茶方式有很大的區別,但這樣的飲茶方式受到了喜歡自由的西方人的喜愛,并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1]。
在中國,茶具有解渴和保健的作用,不會給自己規定什么時候才能飲茶,也不會規定哪些人才能飲茶,這是我國所有人的一種習慣,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段飲茶,飲茶在中國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反觀英國,對飲茶他們有不同于中國的看法。英國人有固定的飲茶時間,人們喜歡在早上喝一杯早茶來保持自己的頭腦清醒,思維敏捷,人們喜歡在中午喝午茶、下午喝下午茶來解乏。同時,英國人還經常舉行有關茶的宴會來進行社交等。
中國與英國的茶文化差異還存在于茶道精神上。中國的茶道精神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已經十分深厚了,但是,英國的茶道精神還是很淺薄的。
現如今的許多高校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都沒有認識到茶文化教學輔助的重要性,教師意識不足,學生認知不高,輔助教學設施的不足等問題,都是阻礙茶文化與英語教學相結合的因素[2]。
英語教學中的茶文化教學沒有引起學校的足夠重視,進而導致教師也忽視了茶文化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時缺乏對學生茶文化的引導意識,僅僅使英語茶文化的教學停留在表面,導致學生無法建立起茶文化英語學習的框架,無法有效學習語法和句法,最后導致英語教學中茶文化的教學事倍功半。
許多高校都缺乏對大學生進行茶文化培養的意識,因此,在圖書館中有關茶文化的書籍少之又少,更不說有關茶文化的西方書籍了。英語教學中的茶文化教學,僅僅只依靠課堂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課下去查閱有關書籍,而圖書館缺乏有關書籍,將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利于英語學生茶文化的培養。
各高校英語教學中的茶文化教學依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來教導學生,這將導致學生對西方世界茶文化的認知不深,無法通過中西茶文化的對比發現其中的差異,因此也無法在差異中樹立正確的認知觀,達不到通過差異提升自身英語交際能力的目的,也無法通過西方茶文化背景對課本知識進行有效的了解。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大學英語教學的內容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樣枯燥乏味,它的內容也可以很豐富。所謂教育,它本身的作用就是傳遞知識,同時承載了傳承我國優秀文化的責任。在我國英語語言教學的過程中適當開展茶文化教學,不但可以令單一呆板的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樂趣,而且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對茶文化的興趣,挖掘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這對于高校英語的教學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進步與教學模式的創新。
英語畢竟不是我國第一語言,它起源于西方。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融入茶文化,可以從引導學生主動閱讀中西方有關茶文化的書籍開始。教師以此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對英語理解的加深與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感受茶文化,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興趣與熱愛程度,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如果學生本身擁有了閱讀中西茶文化文學作品的技能,該教師就應當盡可能地去推薦學生去閱讀原著作品,但如果學生無法做到這一點,教師也要選擇英漢互譯的文學作品供學生閱讀,以此更好地提高學生在英語語法、閱讀、語感等方面的能力。教師應當有計劃地去選擇一些蘊含豐富茶文化知識的文學作品,然后推薦給學生去品讀,同時,定期舉辦學生中西茶文化書籍分享會,讓學生分享讀后感,并組織相關情景劇,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這種方式對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交流、運用等方面的能力都非常有效[3]。
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將中西茶文化差異全面教授給學生,并且搜尋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中西茶文化對比,從而讓學生了解到中文與英語兩種語言最本質的區別來源于中西文化的差異,是這種差異造成了在英語語言學習中的思維差異。教師應當以茶文化的差異為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認識觀,讓學生能有整體觀、一體觀去更好地接受英語文化,通過文化比對的方式,提升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提升學生在英語方面的學習能力。比如說: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通過對綠茶英文來歷的解說,讓學生對詞匯的來歷有了很深入的認識,這種做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詞匯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這種方式使學生在聽力練習的過程中,對原文中所出現的相關詞匯也更容易理解。
將茶文化導入高校英語教學中,必須注重導入的層次性,循序漸進地導入,由淺至深地導入。只有這樣才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茶文化。現在從三個階段來講述茶文化導入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教師要教授學生語言結構方面的相關知識,在學生理解并掌握了在英語語言結構方面的知識以后,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以及英語文學作品閱讀中,才能夠做的更好。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將與茶文化有關的單詞、句子以及與文章內容有關的文化背景教授給學生。其次,把茶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后,教師要結合英語課本具體內容,歸納出系統的英語教學體系。最后,教師要嘗試把更豐富的茶文化知識引入英語教學之中,并且逐漸由茶文化領域延伸到其他文化,由此更好地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這種做法對提高學生語句分析能力與理解能力有很大幫助。
將茶文化知識引入到高校英語教學之中,對創新英語教學模式有重要作用。茶文化知識與英語知識息息相關,探究中西茶文化差異對學生英語學習具有很大幫助。因此,各高校應當深化自身英語教學中茶文化教育的改革。
[1]王海燕,洪婉屏,周光明.試論文化背景知識傳播的作用和途徑[J].黃石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4),113-235.
[2]孫志勇.淺談中西文化沖突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6(34),256-300.
[3]孫衛剛.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及培養跨文化意識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7),10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