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鋒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南陽 473000)
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是極為重要的,他對于培養老師以及學生的行為品德和人格作風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了很大的困境,即社會過于物質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而中國傳統的茶文化作為一個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為解決這個困境提供了很多思路,比如說動聽的茶歌、形態各異的茶具、獨具特色的茶館等等,除此之外,幾千年的茶文化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這些哲理便是精髓部分,這些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入這些優秀的中國傳統茶文化,那么,高校的政治教育就可以突破之前那個困境,并獲得很大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也隨之興起,互聯網帶來的便是信息的高速流通,實現了“天涯共此時”的夢想,但是,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為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很多的“災難”,很多思想的涌入,雖然這對于社會的多元化發展是有利的,但是這些思想觀念對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判斷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思想還不夠成熟的高校學生,這些新奇的潮流的思想觀念更是容易接受,而他們所處的年紀正是人生的花季,是性格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些都是互聯網帶來的負面影響,有些客觀規律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負面因素難免會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消極影響,使得高校的學生變得懶惰,沒有朝氣,貪玩,愛玩游戲。這就體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現在高校的思想教育本來就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說上課只是走一個形式,內容單一,課堂呆板,缺少互動等等,這些因素就導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遠遠偏離于主流課程之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不但造成了很多的教育資源浪費,老師、學生時間精力的浪費,同時也未能讓思想教育課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就很難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一方面,中國是一個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國家,當自己的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就要讓位于集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而當代高校學生卻缺少必要的集體主義意識,做事情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強調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從年齡上來說,現在高校的學生中都是以“95”后為主。我國正好是在他們出生的前幾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所以他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庭關注的焦點,往往是集幾代寵愛于一身,正是這樣,導致這些獨生子女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意識,因此,缺少團隊協作和集體意識。第二方面,現在的高校學生都生活在一個物資充裕、社會和平安寧的時代,祖輩們為他們打好了江山,這些孩子從一出生就生活在很好的環境里面,沒有受過貧苦艱難生活的歷練,所以他們不懂得珍惜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他們從出生到長大的過程,正好是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歷史時期,這一代高校學生沒有經歷過他們先輩的貧苦生活,都是生長在溫室里的花朵,這種沒有經過一點努力得來的幸福生活,讓他們很少有艱苦奮斗和吃苦的精神。第三方面,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步伐不斷加快,現在的高校學生正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隨著經濟的繁榮和壯大,各種參差不齊的思想都進入了中國社會,西方國家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正在侵蝕著高校學生。當這些因素匯集到一起后,使得高校學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多不良影響,這些影響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事情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只要別人的做法不符合自己行為習慣就會對別人產生厭惡[1]。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以及走進了千萬百姓的家中,不僅如此,移動的網絡更是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便捷,人們可以在地鐵上看電視,手機上下載的客戶端使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電視。隨之興起的,是眾多的互聯網產業,比如說各種網游,還有直播平臺,這都成了人們賺錢的方式。很多高校學生正是在這些利益的誘惑下,早早的放棄了學業或者是將學業放在次要位置,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想要通過游戲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有的更是打破了道德和倫理的底線,在網上開啟大尺度的直播來博人眼球,由此帶來的暴利便使他們的虛榮心的到滿足。要是很多的高校學生都沉迷于這種東西,試想一下,我們的國家怎么辦,社會怎么辦,國家要靠什么來實現偉大的復興夢。
中國的高校很早就開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但是現在大多數都只是在公共課的范圍內,而沒有成為主要的課程,對學生和老師的要求都很低。由于現在社會的競爭力很激烈,大學生就業很困難,因此,很多學校就把學生的就業率當成了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導致學校的教學更加側重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授,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忽視的是,也要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這樣才能改變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困境。
茶最先是產生于中國的,茶的產生帶來了很多茶的文化的產生,之前也說過了,茶文化最精華的部分就在于其哲理部分,茶有清香卻不濃郁刺鼻,茶除了可以當作飲品提神外,還有很多的功能,很多人都會去考茶藝師,在學習茶藝的時候就修身養性了,茶還經常用來比喻那些默默無聞,在背后辛勤付出的人,學校的老師就是一個辛勤的園丁,老師就不斷地把這種精神傳遞給學生。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大多數人都只會顧及自己的利益,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只求自己得回報,而茶文化中的這種品性正好與之相反,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宣揚的,讓學生認認真真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腳踏實地,一切從實際出發[2]。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搞面子工程,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在教育的過程中,這種現象更不能存在,將茶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可以很好地避免這種現象的存在,這既是對學校的一種警醒,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告誡。老師和學生教學相長,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更是將中國傳統的茶文化得到了傳承、創新和發揚[3]。
將中國傳統茶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近年來才開始的,這就需要很長的一個探索的過程,只有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才能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讓不完善的思政治教育工作變得成熟完善。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好基本的茶學方面的知識,充分了解其內涵,讓學生意識到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茶學知識的重要性。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可以帶著學生出去實踐一下,在這個過程中,將學到的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校在這個過程中負有重大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擔負著重要的責任。
課堂學習是現在學習方式中比較傳統的一種,現在多媒體技術不斷發展,老師可以利用這些多媒體技術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比如說在課堂上放映一些與茶有關的電影或者視頻,還可以利用外校的一些資源豐富課堂內容。學生在疲倦了課堂教學,可以開設一些動手的課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將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充分的結合起來,這樣還可以更好的傳播茶學知識。
中國高校的思想教育正面臨著困境和挑戰,我們不能退縮,要迎難而上,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茶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現成的資源,將茶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斷創新,不斷繼承,不斷宣揚,既對學生的思想有很多好處,對茶文化也有好處。
[1]張潔.傳統茶文化在我國高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J].福建茶葉,2016,(12):177.
[2]方立琴.中國茶道之諦對高校青年教師思想道德修養的啟迪[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