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當前小學語文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從自身教學經驗出發,重點探討了如何將合作學習方式高效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希望對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具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學習對于后續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其學習好壞直接影響相關課堂的理解和學習。經過統計,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已經較為廣泛能夠開展合作性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利用相互合作、互相幫助等形式主動進行學習,并能結合自身存在缺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這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為進一步保證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得到更好應用,這里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就相關的教學方法和對策分析如下。
一、 當前小學語文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
(一) 小組學習內容不合理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中,并沒有合理合適相應內容,教師并沒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的學習內容不能被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具體的合作學習中,僅僅重視學習中的交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習主體性的提升,但交流內容并沒有結合學生實際能力和基礎,并沒有尊重相關的教學實際規律。這種情況下,存在著小組合作學習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另外,在進行合作學習目標的制定中,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基礎考慮過多,沒有從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分層次的設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小組的搭配不合理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小組合作方式開展學習,在進行小組分配過程中,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合理分組的重要性,這樣在開展合作性學習中,就會造成一定難度困難。大部分情況下,則是根據學生座位進行分組練習,并沒有遵從學生的知識基礎、性格、對問題理解程度等方面,這樣的分組結果會導致小組合作學習不能有效開展,難以開展學習上的深層次的交流。
(三) 教師角色定位不合理
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中,部分教師不能實現自身角色轉變,還依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機械的填鴨式教學思想,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另外,在進行活動中,教師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自我思考和探索。在沒有充分了解學生基礎能力的前提下,不可避免會造成學生合作學習中的干擾,使得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得不到提升,不能保障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 學生職能不明確
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中,主要是通過小組為單位的形式,鼓勵學生能夠在小組中獲得共同學習的快樂,并積極開展相關的探究學習。當前的合作教學中,存在著學生對于自我定位的問題,教師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過于注重表面形式,分組后的管理工作較為混亂,這樣難以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合作中需要完成的工作,難以實現預期的學習效果。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一) 制定明確的目標
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首選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比如,在進行“空城計”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最為感興趣的則是故事情節,在此基礎上,能夠了解到相關的人物,了解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所以,教師應該結合課文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來布置相關的教學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形式來完成學習任務。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進行全文通讀,這樣學生就能基本掌握故事情節,了解必要的故事背景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就能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為什么會選擇空城計,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學生去思考人物性格的不同,并在學習課文之后,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于故事的看法,這樣才能體現出學習的目標性。在明確目標要求下,方可保證小組合作時間得到充分利用,結合具體任務來開展必要的合作交流,并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保證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提升,實現預期的語文教學效果。
(二) 提高教師的素質
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積極進行組織和引導小組合作學習,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能實現自身語文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不斷總結和提升自身素質,特別是應該在專業方面不斷加強學習,同時,也要提升在教學管理方面的能力。只有這樣,通過小組合作形式,教師才能更好的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通過教師素質的不斷提升,結合實際進行分組合作,保證小組合作的高效性。
(三) 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為順利實現預期的小組合作學習效果,語文教師應該發揮其重要的引導作用,展示應有的職能。一般來說,教師并沒直接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則是依靠自身在教學中豐富的經驗,充分發揮引導和組織作用,特別是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必要的幫助。比如,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保證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具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只有重視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方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保證學生語文素質能力的提升。
(四) 小組分工更加合理
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小組合理分工,這樣能保證每個人在小組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提升小組合作效率,進一步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比如,在進行“只有一個地球”相關內容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小組分工開始重視,并提出明確的小組學習目標,在此過程中,應選擇具有組織能力、學習能力都較強的學生來擔任組長,要求小組長能結合學習情況來調控小組內各成員的學習,并在課外進行必要管理工作。通過小組合作的組織學習,教師并不直接安排學生相關的學習任務,而是重視學生培養自我學習意識,這樣才可以在后續的小組合作中開始學習,實現小組成員的自我管理,為后續的良好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性的教學活動,主要就是要求教師應該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創新教學觀念,在合作學習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明確自身的職能。通過明確的分組,提出合理且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在目標驅動影響下,進行相應的合作學習,保證小組合作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合作學習的有效教學方法和方式,以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焰.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4).
[2]鄭玲.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模式探究[J].課外語文(下),2017,(6).
[3]王秀永.芻議小學語文合作式學習模式的實施[J].才智,2014,(27).
[4]黃惠儀.從合作走向成功—小學語文合作學習能力教學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3).
作者簡介:孫拖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新疆克孜勒蘇阿圖什市阿皮力克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