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逸浩 謝勝利 周郭許 吳宗澤 肖明
【摘要】我國現階段正處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節點,而專業技術型人才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助力。本文對現有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種以產業為導向,走合理化、產業化、國際化的“三化融合”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新模式,對推動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 創新模式 面向服務業 三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227-02
一、前言
隨著我國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社會經濟結構處在轉型升級重要階段,在此背景下,以電子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為先導的創新型產業的崛起,對專業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從圖1中數據曲線也可看出,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已經成為目前我國研究生招生的主要趨勢。伴隨專業學位的提出,我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也從學術型人才培養,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轉變[1]。
本文通過了解目前國內高校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現狀及一些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以產業為導向培養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新思路,即走合理化、產業化、國際化的“三化融合”培養的模式。
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傳統培養模式介紹
我國自1991年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以來,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和建設,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迅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3]。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4]。
目前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主要采用以下兩種:一種是采用專業學位培養模式培養;另一種是在國家未設置專業學位的領域內,采用以專業學位培養原則和模式,面向行業培養專業型碩士研究生。這兩種模式都是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技術人員為目標,側重于研究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5]。
三、當前高校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專業型學位教育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企業認同,企業對專業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劇增。但是當前高校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如下:
(一)研究生培養方案區分不明顯
近幾年的“考研熱”現象的屢屢出現,我國研究生在校人數顯著提升,但大多數學生本身對讀研的目的性不是特別明確,往往都是將讀研作為緩解就業壓力的備用方法。此外,當前高校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仍存在沿用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情況,企業需求與人才培養要求存在一定偏差,無法滿足企業對特定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生專業實踐落實不到位
實踐是培養面向企業需求的專業型研究生的核心內容,也是同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重要區別之一。目前我國高校對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基本采用的是專業實踐學分制的模式。因此存在學生為了修滿學分而去參加實踐,其本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并未得到真實的提高,導致研究生專業實踐的目的未落到實處。
(三)校企信息溝通反饋相對滯后
由于高校和企業之間沒有及時建立學生實踐情況的信息反饋渠道,使得高校和企業之間信息溝通和反饋相對滯后。企業無法及時的將學生的專業實踐情況、效果等反饋給高校,高校因此也無法對研究生的培養環節進行靈活的調整,從而難以確保專業型研究生的專業實踐質量。
四、“三化融合”培養模式構建
(一)教學培養模式合理化
在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方面,對現有的教學培養模式進行優化。主要措施如下:
1.合理設置學位課程。在課程設置上以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合理安排學術型、專業型和實踐型課程的比例,有利于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在教學環節中,強調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專業型課程,充分發揮“企業導師進課堂”、“企業項目進課堂”等創新教學模式,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有機結合。
2.開創“苗圃式”入學培養。積極開展“千苗計劃”、“拔尖人才創新計劃”、“研究生暑期學校”等創新模式,開創“苗圃式”入學培養,讓研究生新生能夠更快融入研究生課程學習和科研工作。
3.構建完善的教學培養反饋體系。建設了完善的教學培養反饋體系,要求定時、定期反饋教學管理工作、教學完成及指導情況,以及專業碩士研究生校外實踐情況。積極開展學校教學質量、教學水平、實踐效果等方面的評估,開通學生網上評教、信息反饋平臺等反饋渠道,確保全日制專業型研究生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4.開創“學以致用”型實踐培養模式。通過整合高校內部資源,推動“創客空間”、“廣工大佛山數控裝備研究院”、“廣工大東莞研究院”、校外聯合培養基地等平臺建設,一方面鼓勵學生走出課堂,積極參加高校、企業等實踐項目,將課堂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另一方面通過成立高校內部高水平導師庫,給予學生專業指導,加強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
(二)教學培養模式產業化
采用以產業為導向,大力推動創新創業學院建設、產學研合作項目、“雙導師”培養機制等,積極推動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1.大力推動創新創業學院建設。通過聯合眾多知名企業合作共建創新創業學院。
2.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以產業為導向,積極對接行業知名企業成立如“廣工大佛山數控裝備研究院”、“廣工大東莞研究院”等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建設,通過整合高校科研條件、企業平臺、技術資源等,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
3.推動“雙導師”培養機制。采用“雙導師”培養機制,學生在完成專業課程后,通過匹配“校外企業導師”,并在“雙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一年的專業實習。
(三)教學培養模式國際化
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組織外派聯合培養、引入國外高端技術人才,促使人才與國際接軌。
1.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定期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做專題講座,提升學生國際視野、知識儲備以及專業技術素養。
2.組織外派聯合培養。通過鼓勵并資助研究生出國(境)學術交流,及時了解國際學術動態,跟蹤對接國際學術前沿,積累高水平學術成果,進一步提升高校研究生綜合培養水平。
3.大力引進國外高端技術人才。加大國外高端技術人才引進,完善高校人才培養梯隊建設,推動國際項目合作、技術交流等,進一步提升研究生整體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
五、研究生培養成效
通過采用“三化融合”培養模式,我校在研究生培養成效上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以我校自動化學院為例:
1.科研成果情況
六、結論
專業型人才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助力,以電子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為先導的創新型產業的崛起,對專業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種以產業為導向“三化融合”的新型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模式,可為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進一步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李澤慧,邵葉泰,施佺.面向行業人才需求的信息類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9): 3-5.
[2]2016全國研招調查報告[EB/OL].http://www.eol.cn/html/ky/report2016/c.shtml#c21.
[3]萬安,黃文珊.我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3(25):1-2.
[4]陳琴.構建以職業為導向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究[J].科研,2016(10):00159-00159
[5]邱丹陽,李朋軍,馮清云.需求導向型:創新與完善應用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J].2012(8):43-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