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黨的“十九大”的召開,對教師的全面素養的提升和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領域的研究和實踐表明,以科學的方法和理論指導實踐,以有效的時間豐富教育理論,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教研成為擺在一線骨干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筆者結合本人參加吉林省首批科研骨干培訓經歷和自身教研實踐,得出適合一線骨干教師參與的教學研究之路,并對研究選題、方法、路徑和最終目標進行了系統闡述,希望拋磚引玉,引發廣大教師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教師;教學研究;本真
2017年6月,我有幸作為吉林省首批科研骨干遴選對象,參加了吉林省教育學會組織的高級研修班,聆聽了吉林省教育學會有關專家為現場教師雪中送炭,對話教研,量體裁衣,謀求發展。專家們首先精準梳理了當前省內教師教育科研存在問題并分析了其成因,在此基礎上結合省內部分名師獲獎科研案例和實踐成果,闡釋了有效教育科研的特征、路徑和過程;指明了以學生發展為研究著力點的教研理念、教研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研究、解決實踐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或挑戰;并以對一線教師來說易理解、上手快的校本科研為例,手把手地輔導全省與會科研骨干教師如何確定“研究的問題”——即科研課題的提出、如何圍繞“研究的問題”設計實施研究工作和撰寫研究報告。
一、 研究“真問題”
所謂“真問題”是指在育人的研究與實踐不斷優化的要求下,亟待解決的、具有典型性和有研究價值的問題。一切研究工作的設計、實施及總結反思,都要圍繞“真問題”的解決進行。當下,“發展”理念聚焦“核心素養”培養,而這種“學習者中心”的教育觀,將教研“真問題”聚焦于學生、學科、學習、課程、教學等五個最重要和最關鍵的層面,旨在厘清和優先解決這五個層面在教育發展和深化改革進程中暴露出的諸多深層次問題。所以培訓專家們也提出“問題即課題”,對實踐中發現的眾多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和價值評估,并聚焦回答“研究什么”,“真教研”應把“真問題”作為起點。
(一) 學科層面的問題。學科能力培養和“教學管理領域”的問題,是永恒的關注點,“評價研究和學困生管理”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教師。(二) 學生層面的問題。“學生是教師科研的指南”,核心素養培養問題已成教研重點和熱點,“主動學習是優秀教師終生研究的課題”。(三) 學習層面的問題。適應信息化環境和生命成長要求的導學設計、協作學習模式、自主學習方式和方法策略等方面問題的探討不斷深入。(四) 課程層面的問題。作為學校教育實踐的藍本,其改革不斷深化,相應成果應用和深層次問題的暴露,作為研究者和實踐者,我們需要給予很好的解決。(五) 教學層面的問題。圍繞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活動、其他環節等方面的主題校本研究或小微課題研究也是教師教育科研的方向。
根據實際需要、個人特長、特定條件,將上述問題優化排序,進行論證,研究“真問題”,此謂“真教研”的起點。
二、 審思“真過程”(開展有效教育研究的過程,應該具有的特征,需要進一步完善)
“真問題”源自教育實踐進程,“真過程”則是以研究的視角和方法,審思和設計研究實施的全過程,最終而達成問題的解決,系統回答“怎樣研究”的問題。明確“真教研”的過程性要求,圍繞“真問題”的解決,緊密聯系教育教學實踐,從課題研究實施前的論證設計階段、實施中的開題實驗階段和實施后的總結推廣階段,系統設計每個環節,踐行并審思研究的“真過程”,這個過程是“真教研”實踐路徑。“真”在過程的科學設計、基于目標的過程性反思改進以及全過程的最終的本真呈現和精準表達。
(一) 實施前,根據問題特征,選擇恰當有效的研究方法,進行課題論證、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的預設、行動步驟規劃和可行性分析。(二) 實施中,依計劃,運用設計好的研究方法于教育教學實踐,進行驗證,通過反思,調整、完善、改進和提升研究實踐行為,記錄實施及改進的過程,并撰寫敘事、心得、反思和調研報告,全方位呈現研究過程。(三) 實施后,整理全部過程性資料,組織結題,系統化表達研究成果,提出研究未盡事宜和研究中發現的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新一輪相關研究的參考。以報告會、出版物、實踐展示等方式推廣研究成果。
三、 實現“真發展”
“真教研”要聚焦“真問題”,借由“真過程”,指向“真發展”的目標。
一方面“真發展”是從學生、教師、學校、教育等四個維度的發展,來評估教育科研活動的價值和研究目標的達成度。當然,各個維度發展也相互影響和制約。
(一) 教師發展。課題研究中每個環節如問題的發現、提出與論證、行動規劃、報告撰寫、活動設計都離不開教師學習和思考,離不開教師的發展。“研究即學習,成果及成長”。教師專業發展是“真發展”主要內涵。(二) 學生發展。學生發展是每個研究的起點和終端點,其他維度的發展都為學生發展服務。保證學生可持續發展,是“真發展”的本質內涵。(三) 學校發展。教師、學生得以發展,從教員工研究能力得以發展,學校的發展便作為“真教研”的附加價值得以顯化,學校發展也是學生發展的重要保障。(四) 教育發展。教育維度發展是一個綜合指標,是“真教研”的使命所在,通過其他維度發展中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逐步得以達成。
另一方面,“真發展”也表現為通過科研成果表達的體系化和科研效果描述的可視化,給教育智慧共享提供工具支持。
(一) 成果系統化。簡潔明了、結構化地呈現問題解決的技術路線和思想路線,介紹研究過程方法體系和思路,是對研究成果表達的基本要求,是“真發展”的表象之一,是“真科研”的凝練和總結。(二) 效果可視化。可視化描述的科研成效,為評估教育科研的有效性評估提供技術支撐,為研究路徑和方法的調整提供重要依據。是“真教研”實惠的表征。(三) 智慧共享機制的開發與該方面成果應用。機制保障能促進科研成果迅捷推廣、真正落地,從而惠及教學實踐,提升教育品質、豐富教育內涵,實現“真發展”。最終回答的是“真研究”“研究出什么”的問題。
總之,本真教研要求我們,求真,以使理論更豐厚,務實,使實踐更通透;做終極思考,為教育發展計,想當下實踐,為學生成長研。
作者簡介:
劉小力,中學一級教師,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市一零八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