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引進教學模式,始于美國,在我國素質教育改革中被廣泛利用,具體而言,微課教學是以教學視頻為媒介,記錄了相對比較精簡的教學內容,教學時間一般在5-10分鐘之內,便于學生很好地學習相關知識。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教學,教師就應根據學生特點,抓住化學知識的重點難點知識,利用微課資源將化學知識簡單化、形象化和生動化,從而保證學生的化學學習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高中化學;有效性;微課
一、 引言
在新課標改革的狀況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方式發生巨大轉變,純理論性的知識逐漸被實用性的教學方式所代替,諸如探究教學、微課教學、實踐教學等都富有實踐操作性和探索性,很大程度上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微課教學就是新課標所產生一種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形式,具有教學時間短、知識點比較明確等特點。不管是用于新課教學還是復習教學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 微課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作用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教學,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使得以往的課本知識具有可視性,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個作用,改變以往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學方式是以理論性教學作為,主要是由教師進行知識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微課教學是以視頻資料作為教學方式,可以借助圖片、視頻、聲音等形式充分展現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便于學生自主學習,改被動為主動,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由于微視頻具有可視性、可控制、可重復等特點,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第二個作用,豐富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教學,有效地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是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使得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與傳統教學相比,微課具有教學內容少、教學時間短、知識點突出、資源容量小特點,使學生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相應的學習,很大程度上突破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便于學生及時學習新知識和鞏固舊知識,同時還能培養學生集中精神,從而提高化學課堂的學習效率。第三個作用,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微課是以教學視頻作為載體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存在于移動手機、移動視頻等載體中,具有可移動、可反復播放的特點,教師可以運用微視頻進行反復播放,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化學知識,保證學生學習質量和效果。
三、 用微課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 利用微課教學解決高中化學的重難點問題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鉆研化學教材,抓住化學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而后運用微課資源向學生展示,便于學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化學課程的重點難點問題。采用微課對化學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講解是因為在化學教學的實踐中,由于化學知識具有抽象性、難于理解性等特點,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還不能有效地掌握,而運用微課可以有效地解讀這部分知識,便于學生反復學習化學知識的重難點問題。諸如在學習高中化學魯教版《元素與物質的分類》相關知識的時候,其重點難點知識是“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的反應關系”、“膠體的丁達爾現象、電泳、聚沉”等,教師就可以充分運用微課的動態圖片、動態模型、視頻等形式展示這部分知識的形成過程或者實際現象,便于學生突破化學教學理論教學的局限性,使得化學知識更加具有可視性特點。諸如膠體的丁達爾現象是當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入射光側面可觀察到明亮的光區,運用微視頻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再如學習《鹽類的水解》相關內容時,有關本節中的基本概念、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水解方程式、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等重點難點問題,都可以從微課資源中加以講解。
(二) 運用微課解讀化學實驗過程
高中化學實驗是化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微課教學,能夠使得學生的實驗過程更加有序,便于學生以微課展示的實驗情況進行模仿學習,或者利用微課視頻開發其他的化學學習方式。對于學生而言,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增加學生對高中化學的興趣和愛好。通過化學實驗,幫助學生培養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做化學實驗的時候,需要學生要擺正心態,掌握實驗的步驟,從而將化學實驗順利完成。由于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謹慎性、步驟性等特點,運用微課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充分掌握實驗步驟,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例如,在學習Fe(OH)3膠體的配制實驗的過程中,首先要理解Fe(OH)3膠體的配制實驗的原理,是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從而得到Fe(OH)3膠體。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展示Fe(OH)3膠體的配制實驗的操作要點:第一步先煮沸,第二步加入飽和的FeCl3溶液,第三步再煮沸至紅褐色,第四步停止加熱。其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Fe3++3H2OFe(OH)3(膠體)+3H+。如此,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的化學實驗。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保證化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 結語
傳統化學教學是以理論教學為主,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作為知識的受體。這種教學方式具有強烈的記憶性壓迫感,很容易使學生身心疲憊。然而,新課標改革打破這種教學現狀,賦予化學課程新的活力,新課程教學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微課教學就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一種教學方式,注重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現相應的知識,便于學生有效地學習。微課教學使得化學知識更加簡單化、生動化、有趣化,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化學知識,從而保證化學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賈志光.如何利用微課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12(6):19.
[2]閆晗.論利用微課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15,11(12):88.
[3]張學瑞.如何利用微課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11(4):57.
作者簡介:
張昌清,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