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微信公眾平臺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方面,微信公眾平臺的出現,為高校共青團工作提供了新的宣傳方式和教育方式。這也是各高校共青團紛紛建立自己的公眾平臺的重要原因。微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廣泛使用,使高校共青團將視線放在了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上,微信獨特的推送方式,這樣能夠保證每一條信息都能夠及時推送到學生個人賬號上,這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閱讀的可能性,進一步達到凝聚和教育學生的目的。由于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的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高校共青團做好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通過介紹微信平臺的特點及優勢,分析了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引領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策略。希望能夠微信時代高校共青團做好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共青團;團員青年;網絡思想
一、 引言
在當今微信時代下,微信公眾平臺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達到率高;信息推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移動社交互動便利,參與度高的優點。若能夠把微信公眾平臺充分運用于高校共青團工作,做好大學生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有助于了解和把握大學生青年的思想動態;有利于密切團組織和大學生青年的聯系;有利于全面提高高校共青團的工作效率。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共青團工作的已經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是目前在微信背景下,高校共青團工作在面臨網絡化轉型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大部分的高校團委在微信平臺建設方面上尚未成熟,缺少真正掌握微信平臺的技術人員。針對當前高校共青團做好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更應當充分地利用微信平臺,做好相關的工作。
二、 微信平臺的特征
1. 跨平臺、通信成本低
微信本身是完全免費的,各個應用商店都可以下載。并且可以多平臺使用,像是:安卓、蘋果、塞班等等,在運營商上面也是都可以使用,像是:移動、聯通、電信。只要是在無線網絡的狀態下,就可以免費地發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信息,并且非常高效。就像是傳統手機里的信息功能,但又是完全免費的。這要是有網絡的狀態下,不管雙方或多方相隔多少,都可以及時地傳送出去。就算是在沒有無線網絡的環境下,用戶也可以使用數據流量的方式進行微信功能,并且微信消息使用的流量是非常少的,一兆的流量就可以發送一千多字的文本信息和一千多秒的語音信息。這對于大學生來說是非常實用并且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只用一個月不到20塊錢的數據流量,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和朋友、同學進行交流。微信已經快速地投入到大學生市場中,這種既便宜又方便的聯系方式,是大學生非常好的選擇。
2. 更立體、鮮活的溝通方式
微信發送消息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這從微信軟件的具體功能可以看出。不僅僅是只有文本的信息交流,而且還有表情信息、圖片信息、語音信息、小視頻信息等等。這種具有多種方式的信息模式,讓收到信息的一方能感受到這是一個鮮活、立體的信息。在這方面微信就比傳統手機上的信息模式更加富有情感。傳統的信息模式只有文本形式,部分手機添加了表情,但是還是沒有微信的模式能讓人更加暖心。在傳統信息模式里只有冷冰冰的文字,感受不到溫度和情感。另外,微信的語音功能讓雙方可以無障礙的交流,就像是手機的通話功能和錄音功能一樣,使交流更加的順暢。
3. 消息具有有效性和時效性
微信有一個公眾平臺的功能,通過公眾平臺關注你喜歡的信息。這些公眾平臺設計范圍很廣,單單是學習方面的公眾平臺就多種多樣,其中有通知公告類型的、團員思想引領工作類型的、勵志類型的,涉及大學生學習、思想等方方面面。還有一部分的公眾平臺設置了簽到功能。每天大學生在簽到時,就可以看到推送的信息,瀏覽量就會上漲,達到了大學生的教育目的。在有重大信息的情況下,這些平臺就起了作用,只要編輯好信息并且發送到公共平臺上,就可以很輕松地通知到關注者的手機上,非常簡單方便。這樣可以將消息準確無誤地告知到希望知道的人,保證了消息的有效性和時效性。
三、 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引領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 高校團委微信平臺建設尚不成熟
目前很多高校團組織已經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利用公眾號開展青年團員網絡思想引領工作。但是因為微信公眾平臺屬于高科技產品,各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時間也比較短,建設情況也就參差不齊。很多高校團組織雖然已經建立了微信公眾平臺,但是卻不會管理與使用。有些甚至只是為了完成上級的工作任務而開設,對于平臺的使用也只是最初幾期發布一些簡單的圖文信息,之后平臺就成為擺設。還有一些團組織雖然會進行常態化的管理,但是發布的信息原創性不高,多是轉發優秀平臺的熱門信息,導致重復信息過多,缺乏自身的特色,從而對青年團員吸引力不足。另外團組織于一直處于教導地位,即使開通微信公眾號與青年團員之間互動也非常少。無法拉近與青年團員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得高校共青團利用微信平臺進行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成效不佳。
(二) 缺乏專業的微信平臺運營團隊
微信平臺要想取得預期效果,用戶體驗是最重要的。內容的編輯、平臺的維護等等工作看似非常的簡單,但是卻并不是個體能夠做好。而是需要一個熟練掌握技術操作,并且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管理團隊。尤其是高校共青團肩負著引領青年網絡思想的重要任務,所以管理團隊還需要擁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只是這樣才能夠把工作具體到人,各司其職。同時具有較高政治素養的負責人還可以通過定期與青年團員的交流,即時發現他們思想的錯誤,從而給予適當的引導。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團委微信公眾號只有一到兩個人負責,不管是信息采集還是后臺維護甚至是宣傳管理都是這一兩個人,他們的能力有限根本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同時因為能力有限,設計的內容創新度低,所以平臺推送的信息吸引力低。另外對于青年團員通過平臺發送的訴求,也無法即時的給予回復。
(三) 缺乏微信公眾平臺建設培訓機制endprint
高校共青團要想運營好微信平臺,內容編輯和平臺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對于青年團員而言,他們喜歡關注新的資訊、新的熱點話題。所以微信平臺的內容要有溫度,能夠貼近青年,所以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一定要有品質,有開闊的視角,知識體系也要非常的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而這些都需要專業的平臺建設培訓機制作為支撐。目前很多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不管是后臺管理人員還是運營人員,他們都是在自我搜索階段,通過實際工作來自學自用,缺乏專業的指導與培訓,從而使得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建設慢、發展慢,需要一段長期時間才能夠取到想要的效果。
四、 微信時代高校共青團做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策略
(一) 強化團隊干部新媒體意識,打造微信運營團隊
微信時代,利用微信平臺傳播政務并提供在線服務已經成為了高校共青團實現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的重要方式,而要想取得應有的效果,就必須深化共青團團隊干部互聯網思維,從而使他們能夠重視微信平臺在團工作中的作用。做好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是當前高校共青團的重要工作任務,而廣大團隊干部則肩負著開展引領工作的重任。管理好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推送能夠吸引大學生的信息,加強與大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從而使他們從接收到習慣,這些都需要一個良好的人團隊來共同完成。需要一批文化素養高,政治思想覺悟高,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快速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團干部來對微信平臺進行共同管理。利用高校共青團宣傳會議等機會,宣傳微信平臺的重要性,強化團干部新媒體意識,消除他們的對新技術的畏懼心理,做好微信平臺團隊青年思想引領工作。
高校共青團運營團隊至少需要三類人員,首先是主題策劃人員,他們的工作職能就是搭建青年團員感興趣的話題,組織主題活動,從而加強平臺用戶的交流。其次是信息編輯人員,主要進行方案策劃、音頻視頻資料的剪輯,圖文信息的排版等等。最后是后臺維護人員,主要是收入青年團員反饋的信息,對推送信息的瀏覽、評論的數據和內容進行分析和整理,與粉絲進行互動回答有關微信平臺的問題。
(二) 內容為王,優化共青團網絡引導活動
高校共青團運用微信進行政務管理,真切地聽取青年團員的心聲與訴求,從而為其解決實際問題,使共青團為青年團員服務的理念與微信平臺結合起來,尋求共同發展。
1. 微信公眾號子欄目要貼近青年團員需求
高校共青團可以利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青年團員關心的問題,設置主題模板塊。比如青關注、青互動等,同時也可以設立一些子欄目,比如青創業、青分享等等。就目前青年團員關注的創業、志愿者行為等等進行欄目開發。通過推行全新的版塊將平臺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也方便青年團員就自己喜歡的主題進行瀏覽,從而提升微信平臺對青年團員的吸引力,也提高微信平臺的實效性,從而滿足青年團員的個性化需求,營造健康、輕松的微信平臺氛圍。共青團可以通過微信平臺扣緊“我的中國夢”宣教主題,開展“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等主題活動,突出教育主題,通過微信平臺實現共青團信息傳播,從而傳入教育元素,將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打造成青年學生在虛擬社會的“第二課堂”。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2. 合理設置推送內容和推送時間
要想使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成為青年團員經常關注,經常瀏覽的熱門平臺。平臺推送的信息內容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進行信息推送的時候,一定要把信息進行分類,根據不同的主題版本推送相關的內容,方便青年團員瀏覽也方便他們尋找自己喜歡的版塊。對于青年團員而言,他首要關心的是校園文化、社團活動、競選投票等等,其次是新聞資訊、社會評語以及文化娛樂等等。對于青年團員網絡思想的引領,采用傳統的直接思想教育已經無法取得要想的效果。所以就需要通過推送信息來循序漸進的引導。對于青年團員而言,純文字的信息不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所以需要合理利用圖片+文字、視頻+文字等多種形式,靈活的編輯圖片、視頻內容,可以運用網絡熱詞來增加信息的可讀性和感染力。
高校共青團微信平臺信息的推送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合理安排推動頻率。比如學生在校期間更新頻率要穩定,可以每天一篇或者兩天一篇的頻率發布信息。時間段要選擇每天10點左右,這個時間段一般是大課間,不影響學生上課。也可以中午或者下午6點發布。微信平臺最有利的一點寒暑假也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指導,這個時期也要保持信息更新的頻率,可以每周更新兩次或者三次,讓學生即使在寒暑假也能夠感受到來自共青團的關懷。
3. 加強與青年團員的互動
高校微信平臺通過信息推送來滿足青年團員的精神需求的同時,也需能夠引導他們的心理,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將共青團微信平臺打造成他們情感家園,從而實現青年網絡思想的引導。對于青年團員而言,他們目前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就業和情感,往往這兩者也為其造成很大的困擾。共青團可以與學校的心理輔導教師以及創業指導教師合作,在線為青年進行心理疏導以及就業、創業政策講解,從而為其提供即時的幫助,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從而讓其感受到來自共青團的溫暖。
(三) 加強共青團微信平臺團隊培訓指導
高校微信平臺的運營需要一個專業的團隊,所以高校團委需要加強平臺團隊人員的專業培訓。可以安排學校計算機、網絡相關專業的教師對團隊成員進行培訓,提高團隊成員信息內容編輯能力、把控好信息發布的頻率以及發布時間,提高他們后臺互動交流能力等等。使團隊成員能夠使用更接地氣的內容和語言來與青年團員進行互動,并加強他們圖文結合的能力。了解信息推送時間節點的重要性,不過時發布信息并且提高信息的實效性。團員需要重視與粉絲的互動,對于他們的提出的意見要給予及時的回復。對于出現消極思想的團員要及時地糾正,隨時關注粉絲數量的變化。為了更好地幫助工作,可以預先設置一些常見問題的回復,增加關鍵詞回復,從而更好地為青年團員提供咨詢服務,做好團員網絡思想引領工作。
五、 總結
對于目前高校共青團進行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中存在的高校團委微信平臺建設尚不成熟、缺乏專業的微信平臺運營團隊等等問題,需要采取強化團隊干部新媒體意識,打造微信運營團隊,內容為王,優化共青團網絡引導活動等手段來解決,從而加強高校青團微信公眾平臺話語的號召力。
參考文獻:
[1]郭良.高校共青團在青年團員思想引領中的作用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02):56-58.
[2]楊航,余躍洪,劉思琪.“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創新模式探究——以合肥市3所211高校共青團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7(02):63-65.
作者簡介:
朱亮亮,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