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戰偉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日漸先進的互聯網絡技術為無錫市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從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無錫市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從學生思想動態掌握、輿情監管體系建設以及輿情管理隊伍培養等方面探究無錫市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管理的未來出路。
[關鍵詞]大數據;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8)21-0055-02
doi:10.3969/j.issn.1671- 5918.2018.21.025 [本刊網址]http://www.hbxh.net
引言
無錫市地處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東南沿海地區,思想解放程度高,教育水平高;同時,高職類院校的學生因其較強的思辨能力、操作能力,往往對網絡媒體等新鮮事物抱有極高的熱情,善用網絡媒體開展問題討論。加之高職類院校學子尚未完全步人社會,對不良輿論信息的辨別能力仍然有限,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為大數據背景下無錫市高職類院校的網絡輿情管理監督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的基本特征
(一)個性化和主觀化程度高。在整個無錫市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的形成過程中,大學生受到自身各異的思維模式、情感特點、價值取向等的影響,在網絡信息的選擇、接受度、理解和分析等多個環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最終形成的整體意見和評價結果也多種多樣。這些思想意見與評論結果上傳到網絡當中,便形成了網絡輿情。而高職院校學生在思維上的差異,最終導致了網絡輿情較高的個性化與主觀化程度。
(二)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大數據背景下無錫市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的另一重要基本特征,這與大數據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與無錫市高職類院校學生自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其一,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信息承載量大,相應地,信息內容也比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所能囊括的更為豐富多樣。這就為高職類院校的學生接觸到更為復雜的信息環境提供了可能。其二,由于當代大學生往往處在從學校向社會過渡的階段,其思維方式與行為模式還未完全社會化,呈現出思想辨別能力不夠高、價值取向易受外界影響的特點,因此,接觸到復雜的外界信息很容易讓高職院校學生的價值取向向多個方向發展。在此情況下,大學生不成熟的價值觀被社會多元價值影響,愈加容易造成信仰缺失、價值觀混亂等問題。
二、無錫市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輿情管理機制不完善,大數據應用不充分。隨著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絡技術的發展,盡管大多數高職類院校已經意識到了加強校內網絡輿情管理的重要性,在網絡輿情管理機制的建設和完善上卻仍然存在明顯不足。以無錫市為例,由于高職類院校的網絡輿情的表現形式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覆蓋范圍也隨著校園wifi、4G移動網絡等的普及越來越廣,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校園暴力、體制改革等熱點事件幾乎都能在社交媒體上第一時間查找到。但是,無錫市內的高職類院校對這類輿論事件的管控卻并不到位。當前,高職類院校主要的網絡輿情監控仍然依賴人工檢索,且只能覆蓋校內貼吧、論壇等,無法對校外網絡輿情進行實時關注和跟進,也無法保證監管、篩選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學生日常交流中頻繁使用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本為學校網絡輿論管控提供了大量資源,卻因為落后的信息檢索模式和管理辦法被忽略或者錯用,最終導致了網絡輿情管理效率的低下。
(二)網絡輿情監管模式落后,數據信息共享程度低。一套完備的網絡輿情管理機制離不開科學的監管模式。大數據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數據信息的共享成本大大降低,信息傳播速率顯著提升。這就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輿情受到信息傳播影響的速度也得以加快,謠傳、誤傳對輿情的引導更加明顯。輿情信息瞬息萬變要求建立科學的監管模式。但事實上,無錫市的高職類管理院校目前采用的監管模式仍以垂直化為主,輿情事件從發生到處理,需求經過層層請示匯報,過長的操作鏈條已無法滿足控制高速傳播的輿情的需要。與此同時,在意見請示過程中,不同院校部門負責人的不同態度和看法也決定著輿情發展的方向,這種傳遞決策和監管模式極易造成信息溝通不暢,最終延誤處理輿情問題的最佳時機。此外,數據信息共享平臺的缺乏使各部門無法第一時間分享持有信息,數據獨立加大了了解輿情全貌的難度,也為輿情發酵提供了空間。
(三)網絡輿情管理隊伍技能差,專業技術人才不足。除去網絡輿情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問題,當前無錫市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管理的另一主要問題是管理隊伍職業技能差,專業技術人才不足。盡管無錫市經濟發展水平高、教育資源充足,但是絕大多數高職類院校都選擇將資金用于網絡輿情監管的硬件建設上,購買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卻鮮有院校將資金和精力用在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上。須知,輿情信息的收集可以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完成,但輿情的引導和管控卻需要能夠熟練掌握運用大數據技術的專業人才。當前無錫市的高職類院校盡管引進了許多精通互聯網技術的人才,卻仍然缺乏能夠根據網絡輿情制定出相應的引導政策和管理政策的專業型人才。這就導致當富有價值的輿情信息出現時,技術人員無法準確地捕捉并從中提煉出有效信息、制定相應策略,最終影響了輿情管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三、無錫市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管理的策略與建議
(一)提高關注程度,深入了解高職類院校學生網絡思想動態。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無錫市的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進行管理,首先可以提高對熱點話題的關注程度,深入挖掘話題中的關鍵人物及其思想動態。在一個輿情熱點問題當中,關鍵人物的一舉一動往往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大數據帶來的信息分析統計技術能夠幫助高職類院校迅速掌握在該事件當中占有決定性地位的人物,通過對關鍵人物進行分析和關注,快速地找到輿情發酵的原因,進而從根本上對負面信息進行有效的管控。不僅如此,由于輿情問題中的關鍵人物往往代表了絕大多數高職類院校學生的心路歷程,挖掘關鍵人物的思想動態也有利于院校了解學生整體的思想動態,并從中找到學生思想的薄弱環節,宣傳正確的價值觀、傳播健康信息,構筑良好的輿論環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采用靜態發掘與動態發掘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靜態發掘,對正常網絡環境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博主、公眾號主編等人物的影響力進行分析,最終確定在高職類院校當中影響最大的人物;通過動態發掘,則可以找到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影響潛力較大的用戶,并根據他們的思想動態把握學生的思想情況。
(二)加強團結合作,加強完善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監督管理體系。傳統輿情管控方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時間的滯后性,而大數據技術的使用恰能彌補這一不足。無錫市的高職類院校白2016年起已經開始普及搜索網絡搜索引擎、關鍵詞篩查等技術,通過大數據手段實時掌握學生當中引發熱門討論的關鍵詞。如此一來,對網絡輿情的管理就不再是事發后的被動防御,而是在事件發生之前或者敏感問題傳播初期的主動出擊。此外,高職類院校的各個部門之間也應加強團結協作。黨委、團委宣傳部門要對校園網站上發布的信息嚴加監管,并及時收集學生中熱議的敏感話題;IT中心負責技術保障,創建收集熱點問題所需的數據庫、監管軟件等,并定期對學校數據系統和硬件設備展開安全排查;學生會、社團等部門則要與學生及時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多部門協同合作,確保輿情信息的準確。
(三)推進人才培養,逐步建立高素質的網絡輿情管理隊伍。先進技術人才的培養需要學校行政管理部門與高校教育的共同努力。對學校行政管理部門而言,應及時更新校內技術人員的職業知識,聘請校外專業技術人員對校內員工進行培訓和指導。當大數據新技術面市時,學校應外派技術人員進行學習,鼓勵其在校內輿情管控上嘗試新技術、踐行新理念。對高等教育而言,則應注重從源頭開始培養大數據技術人才。在高校信息學院開設大數據技術專業,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專業課程,同時開展校內外合作,為學生學習大數據技術提供豐富多樣的實踐機會等,都能夠緩解未來一段時間內輿情管理專業人才的不足,推動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管理的技術創新與進步。
結語
總體來說,在大數據背景下借助先進技術對高職類院校網絡輿情進行管理,本質上是為了保障學生人身安全與心理健康,避免校園網絡輿論危機的發生。無錫市作為全國高職類教育發展的代表城市,更應從學生本位出發,把握學生思想動態,正面網絡輿情管理問題,建立新型管理模式。將輿情的管控與學生的培養融為一體,才能在穩定中進步,推動高職類院校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海建.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輿情治理能力建設[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5(3):85-88.
[2]魏偉華.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管理機制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17):69-73.
[3]王丹丹,彭利美,佘錦燕.新媒介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多校區高校網絡輿情體系的構建——以廣東工業大學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8( 10):167 -168.
[4]王宗強,尹潔,費武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突發性事件中網絡輿情引導和管理機制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7,41(10):81-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