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摘要:供水企業由于自身特點在全面預算管理的應用中有不同的側重點,本論文通過對供水企業自身以及全面預算管理的探討,引出供水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運用中存在的關鍵問題與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供水企業;全面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理論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類企業之中,并產生了更好的管理效率和更好的管理效果。但是全面預算管理在普適性的基礎上也具有一定的彈性,在不同的經營環境中,全面預算管理的計劃和執行工作都有著不同的形式,也會產生不同的作用。所以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在基本理論和實踐應用中獲得統一。我國的供水企業有著自身的特點,在全面預算管理的運用中自然存在著不同的側重點。
一、我國供水企業的現狀與缺點
供水企業屬于水務企業的一部分,主要負責自來水的銷售環節。由于水資源在人民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我國的供水企業一直由政府控制。盡管近些年來,我國的許多國有的關鍵行業逐步推行市場化的進程,但供水企業在市場化過程中相對較為保守。作為政府管控的國有企業,供水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內部機制上的低效無序。
我國的供水企業相較于國外供水企業存在經濟效益較差的現象。相較于民營企業的高效率低成本經營,國有企業不管在人力資源利用上、財務資源利用上和物質資源利用上都存在低效率高成本的現象。這種較低經濟效率的出現在于供水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缺失和失效、外部制衡力量的缺失以及經營思想的落后。
我國的供水企業以中小型規模為主,缺少大規模的企業。國外的著名供水企業不僅是市場化運營,更為重要的是規模化運營。大型供水企業能產生規模效應,降低企業內部較大的固定成本的開支,從而增加經濟效益。但是我國供水企業由各個地方政府所掌控,沒有進行規模化的統一管理。
我國的供水企業缺少來自社會公眾和組織的監督和管理。由于供水企業的國有性質,地方政府既是這些供水企業的經營者,又是這些企業的監管者。這種即當裁判員又當球員的管理方式和監督體系,自然存在監管漏洞。
我國供水企業所存在的問題影響著全面預算管理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等環節。供水企業較差的經濟效益一部分來源于全面預算管理計劃和執行的不到位;由地方政府控制的供水企業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中帶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供水企業外部監管體系的缺失影響著全面預算管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可見,供水企業自身的缺陷會影響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而全面預算管理的合理實施會幫助供水企業不斷改善自身的缺陷。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
全面預算管理不管是在理論建設還是實際應用中都較為成熟,目前,我國的許多企業都在運用全面預算管理的方法,我國的供水企業也不例外。全面預算管理就是在對企業的各個經營環節中多產生的資源投入和產出進行計劃、決策、組織和控制,以保證最終預算目標和戰略目標的實現。首先,全體人員都要參與全面預算管理的計劃、執行、監督和反饋過程中,不是財務人員單槍匹馬的進行工作,而是所有的部門內部人員共同協作。其次,預算管理的客體具有全面性,不管是人力資源、財務資源,還是各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都包括在預算管理的范圍之內。最后,全面預算管理的應用范圍涉及到公司的每個工作環節之中,設計、生產、營銷等各個部門的業務規劃和實施細則都需要應用到預算管理。
在供水企業中,供水企業的管理者制定戰略層或者公司層的預算目標以確定資源的分配方向,在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討論,將總體目標分解并細分到個人層面;供水企業中的各個業務部門根據預算目標進行預算的編制以使目標詳細化和具體化;隨后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和人員對所編排的預算計劃進行執行,分配并使用資金、人力等資源;在完成一階段的預算任務后,將實際執行情況與預期情況進行對比和分析。可見,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幫助供水企業在內部管理上更加規范化,從而提升管理的效率,以達到控制成本提高經營效益的目的。但是,目前,全面質量管理在我國供水企業中的運用還存在許多形式上和實際上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制約了全面預算管理最終的執行效果。
三、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供水企業運用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一)全面預算計劃自上而下制定的缺陷
計劃作為管理的前提部分,充當著指示作用。在我國的供水企業中,預算計劃制定不周,最終執行的效果出現與預期中的較大偏差。預算計劃制定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計劃的不可執行性。上級領導根據以往數據和個人經驗做出下期的預算計劃,并層層下達計劃。計劃過程中帶有明顯的個人主義和行政主義,因此,管理者拍腦袋想出來的計劃和決策不僅與員工能力不符合、企業資源不符合,甚至與市場需求也不符合。然而,這種個人決策或者小班子決策的方式,不僅沒有提高供水企業的計劃和決策效率,反而導致了計劃的不可執行。
(二)內部監督機制和外部監督機制的缺失
全面預算管理控制環節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執行成果和目標相一致,為此,在控制環節中監管工作有著核心的功能。供水企業本身市場化程度低帶有明顯的行政管理色彩,因此在內部監督機制上存在缺失。不僅各個崗位上權責不明、人浮于事,而且各個機構、職位的設置也沒有做到相互制衡。與此同時,供水企業缺少外部監督體系。不僅社會公眾和社會組織缺少監督的渠道和途徑,而且供水企業在信息公開工作上也做得不到位。
(三)全面預算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較低
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但是由于其涉及廣泛、內容復雜,所以僅靠人工是沒有辦法做到全面的精細化的管理。因此,在電子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各種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應運而生。但是,目前我國的供水企業在信息化程度上普遍較低,不僅在硬件建設、軟件建設尚存在缺失,在相關人員的培訓上也存在不足。較低的信息化程度,讓供水企業中的全面預算管理耗時長、效率低、錯誤率高,不利于供水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供水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運用中的關鍵措施
(一)全面預算計劃的上下結合
供水企業領導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放權,將計劃和決策的權利交由每一位員工來執行。在執行計劃工作時,首先要自上而下進行整體規劃以便保證計劃的效率和權威,同時在計劃下達過程中,要有自下而上的反饋以便管理者能及時調整計劃中存在的與實際情況的偏差。只有上下結合的計劃制定模式才能保證最終計劃的有效,在此過程中,不管是上層管理者還是基層員工,都對計劃和目標有了詳細的了解。
(二)全面建設監督機制
在內部監督機制的制定上,首先要改變各個崗位上的權責不明和人浮于事的現象,將人與事相匹配,只有這樣個人的績效考核和評估才具有實際性,才能利用考核機制自動監督員工。其次還要注意各個部門之間的制衡問題,不能讓所有權利都集中到一個部門內部。在全面預算管理中應建立起獨立工作的內部稽查部門,以保證預算工作的客觀性和有效性。與此同時,供水企業也應該加大自己對外進行信息公開的力度和渠道,讓社會公眾和組織都能夠對其進行監督。
(三)應用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
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具有快速性、容量大、效率高、失誤小等優勢,在預算要求越來越高的企業經營環境中,信息化的系統應用必不可少。供水企業應該積極引進信息系統和相配套的硬件設施,并加大對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培訓。只有信息化的全面預算,才能做到高效率和高效果的管理。
五、結束語
全面預算管理在供水企業中的應用不僅能幫助供水企業自身提高預算能力和水平,也能幫助其改善自身的機制缺陷和管理缺陷。目前,我國供水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應用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來源于企業自身、預算管理的不完善以及兩者結合時的不適用,為此,我國供水企業應該對癥下藥,不斷完善自身、完善預算體系。
參考文獻:
[1]易定強.加強基層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辦法[J].中外企業家,2016 (29).
[2]王旭東.論企業如何加強全面預算管理[J].當代會計,201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