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新杰
摘要:醫院既承擔著我國基本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同時又肩負著滿足人民群眾醫療保健需求的社會職能,其內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而內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內部控制的完善度。但是現階段醫院受各種因素制約,內部控制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諸多缺陷。鑒于此,本文以內部控制為研究對象,從醫院的視角總結其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優化醫院內部控制的對策,旨在為醫院規范自身的各類經濟活動,降低運營風險,提升公共服務職能的履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內部控制;醫院;業務層面;單位層面
一、醫院內部控制概述
從靜態角度來看,醫院內部控制可定義為醫院為防范和管控各類經濟活動和業務活動風險而建立的以五要素為基礎的內部管理機制,從動態角度來看,醫院內部控制可定義為醫院為實現整體的管理目標,通過履行職能來執行自我約束的風險管控的過程。對于醫院來說,其內部控制主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適應性等,其構成要素主要是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
二、優化內部控制對醫院的積極意義分析
整體上來看,目前我國醫院主要呈現出公益性、非營利性、多層次性和醫療服務性的特點,所以與一般企業相比,完善的內部控制對醫院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一是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對醫院多種類、大金額的資產形成合理的保障,確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二是完善的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辦醫效率和服務質量,即完善的內部控制可以及時發現醫院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及時解決,從而實現高效的為醫院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三是有利于保障醫院會計信息的準確真實性,醫院由于其運營管理環節較多,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對各個環節的經濟活動形成動態監控,確保其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為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三、當前醫院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如上文所述,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對醫院的資產管理、辦醫效率和會計信息質量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在實踐中受管理層對內部控制不重視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的影響,醫院的內部控制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單位層面的問題
1.受內部控制意識不足問題的影響,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存在缺陷
醫院受其管理體制的影響,一直以來處于一種缺乏競爭和壓力的管理狀態,由此造成了醫院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存在管理層缺乏必要的管控意識而造成內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問題:一方面是醫院的管理層受管理體制的影響,對內部控制對單位管理水平提升的積極意義認識不足,不能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充分利用內部控制的牽制思想;另一方面則是受重視度不足的影響,在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制定時不夠全面規范,不能對權利起到應有的規范和約束作用,從而造成內部控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管控缺陷。
2.風險防范機制的缺位
內部控制實施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有效、全面的防范實施單位面臨的各類風險。在實務中,由于風險具有隱蔽性和無形性的特點,所以多數醫院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沒有建立起必要的風險防范機制,從而造成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產生了較大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醫院的管理層從思想上認為醫院與一般的經營企業不同,不會面臨產品質量、資金來源和銷售等方面的風險,所以在管理中整體呈現出缺乏風險管控意識的現象,從而對醫院存在的資金使用效率較低和資源配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風險難以及時發現;二是沒有在醫院內部構建系統化的風險防范管控機制,從而不能及時對醫院面臨的風險進行預測、評估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因此在面臨一些突然出現的管理風險問題時,難以及時采取較為系統的應對措施。
(二)業務層面的問題
1.醫院預算管控力度不足,經費支出管理風險較高
預算是包括醫院在內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在業務層面控制的起點,其管控力度如何直接關系著業務層面各類控制的有效性。但是在實務中,醫院在預算管控方面普遍存在著力度不高,經費支出管理風險較高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多數醫院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仍然是以增量預算為主,預算項目在編制時不夠全面,同時加上預算涉及的較多問題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因此造成預算在執行過程中缺乏剛性的約束管控,醫院在經費支出方面難以有效執行相應的標準,存在管理風險。
2.醫用物資采購管控不夠嚴格
醫用物資采購是醫院內部控制管控的重點環節,它既關系著醫院運營成本的高低,同時也關系著患者的切身利益。在實務中,部分醫院在醫用物資采購方面存在著管控不嚴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一是藥劑科、藥事采購人員藥庫保管人員等不相容崗位的分離不夠徹底,仍然存在兼崗代辦等行為,存在一定的舞弊風險;二是采購驗收流程控制不夠嚴格,即在實務中醫院一般缺少專門的質量監督管理機構和技術人員來對精密度較高的儀器和大型設備進行質量鑒定,采購驗收多以形式化的流程為主,缺乏實質驗收程序。
四、優化醫院內部控制的主要對策
針對上文中所總結的醫院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筆者結合醫院的運營管理特點和內部控制的相關理論,建議采取以下對策來解決上述問題,實現對醫院內部控制的優化:
(一)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優化
1.醫院管理層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進行完善
在實踐中醫院內部管理層應當創新管理理念,提升對內部控制管控作用的認知,在醫院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樹立自己作為內部控制實施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積極強化和落實內部控制機制中的相互牽制思維,同時還要督促財務和各相關業務部門及時梳理自身所涉及的各類經濟活動,結合已有的內部控制制度,找出制度中的缺陷點和新的關鍵點、風險點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加以完善。
2.提高風險管控意識,進行風險管控體系建設
近年來一些公立醫院暴露的問題充分證明了醫院運營管理的風險性,因此醫院所有人員應當樹立風險管控思想,并在內部設置對風險較為敏感的預警指標體系,嚴格按照“風險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與應對”設立風險評估程序來實現對風險的預警和防控,在提升醫院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減少各類舞弊行為。
(二)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優化
1.對預算管控制度進行優化
在實務中要對醫院的預算管控制度進行優化,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改進預算編制方法,采用零基預算等方式來提升醫院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二是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將預算批復數在本單位內部進行細化分解,并嚴格執行,未經審批任何人無權進行調整;三是在醫院內部制定嚴格的預算執行績效考核以提高預算參與人員的積極性,從而實現控制醫院成本支出和規范預算管理的目標。
2.完善醫用物資的采購管控,有效降低醫院運營成本
醫用物資的采購已有招標、政府采購等各方面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在實務中醫院應當從兩個方面入手來加以完善:一方面是要通過各項管控措施的制定和實施來確保醫院能夠嚴格遵循招標和政府采購的相關規范;另一方面要通過完善醫用物資相關部門和崗位不相容職務崗位的分離制度、實質落實驗收流程等方式來進一步提升采購環節的內部控制水平,減少因采購管控不善而發生的成本支出。
3.進一步梳理醫院崗位責任,進一步明確審批權限和不相容崗位的分離
相互牽制監督是內部控制的主導思想。在醫院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要進一步梳理其運營中的崗位責任,一方面要對不相容崗位進行進一步明確,并堅決執行分離制度,充分利用內部控制的牽制思想,另一方面則要建立“三重一大”事項的決策審批機制或者聯簽制度,實現管理層之間的相互牽制。
五、結束語
內部控制是醫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工具和方式,在實踐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在分析醫院實施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常見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優化措施,旨在改善醫院的內部控制水平,提升其為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的效率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夢奇.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7,06.
[2]丁章麗.KF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優化研究[D].江蘇大學,2016,04.
[3]徐曉明.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 (06).
[4]李瑞芳.淺議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大眾投資指南,201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