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
摘要:近年來,大數據迅猛發展,大數據技術運用成功的案例愈來愈多,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咨詢服務、醫療衛生等領域。會計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而注冊會計師作為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鑒證者、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維護者和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參謀者,迫切需要注冊會計師行業以國際先進的理念、方法和標準服務我國以及全球經濟建設,快速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為我國乃至全球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關鍵詞:大數據;注冊會計師
國內外對大數據研究的文獻層出不窮,大數據技術運用成功的案例愈來愈多,但主要集中于電子商務、咨詢服務、醫療衛生等領域。大數據在審計領域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政府審計板塊,大數據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影響方面的研究卻不多。2015年,國務院正式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綱要》明確指出:“推動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在未來5至10年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開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驅動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產業發展新生態。”這標志著大數據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8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注冊會計師行業信息化建設規劃(2016-2020 年)》,《規劃》明確2016-2020年建設目標: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裝備注冊會計師行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成果,形成以信息化設施為基礎,以數據資源為核心,以技術支持和安全管理為保障,打造互聯化、移動化、智能化的注冊會計師行業信息化體系。注冊會計師作為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鑒證者、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維護者和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參謀者,在經濟發展中起著無足輕重的作用。迫切需要注冊會計師以國際先進的理念、方法和標準服務我國乃至全球經濟建設,快速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在經濟前行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大數據時代蓬勃興起,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帶來空前的際遇和想象空間。正如維克托·邁爾在《大數據時代》中所寫:“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就像望遠鏡讓我們能夠感受宇宙,顯微鏡讓我們能夠觀測微生物一樣,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為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大數據開啟了信息通訊領域新一輪的討論,必將引起一場生活、工作和思維的大變革。注冊會計師行業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在工作中利用大數據。
審計技術公司ACL副總裁約翰·沃沃談到:“幾乎所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其他會計師事務所都有大動作,它們采用新技術以期提高外部審計流程的有效性,并專注于審計質量、降低風險、提高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德勤在2016年與Kira Systems 聯手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審計工作,短短一年多時間,已經從快速“閱讀”數千份復雜文件并獲取相關信息發展到能做出全方位分析的機器人。這為繁雜而枯燥的事務所審計工作帶來了生機。2018年9月19日,另一國際大所畢馬威與阿里云聯合宣布,將確立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亞太、歐洲地區為起點,為多行業、跨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畢馬威與阿里云的合作將進一步推動畢馬威的專業服務從創新和效率方面更好的為客戶服務,也為其他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方向。
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數據已成為推動會計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力,以大數據為代表的諸多技術領域的變革正快速的重塑會計行業。同時,大數據也在重塑注冊會計師審計行業。傳統的審計方法是基于交易抽樣,大數據時代則意味我們能夠對交易數據進行全樣本檢查,從而發現不合理行為、特殊事項等所留下的痕跡。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常因審計質量問題而受到監管機構或資本市場的譴責,迫使注冊會計師們轉向大數據以尋求解決之道。大數據時代,企業的任何一項資產可能都將安置一個芯片傳感器,傳感器將獲取的數據傳遞給云端,我們可以隨時了解該項資產的確切位置和實時狀態。2014年11月,大連上市公司獐子島在發布三季報的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個讓人心驚肉跳的消息。公司稱,9月15日至10月12日,公司按企業盤點制度進行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根據公司抽測結果,公司決定對105.64萬畝海域蝦夷扇貝存貨放棄采捕,進行核銷處理,對43.02萬畝海域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合計影響凈利潤7.63億元。7.63億元,就這么“杳無蹤跡”了。于是,投資者在質疑獐子島管理層蓄意造假的同時,也紛紛指責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存貨監盤是在走過場。根據公告,大華會計所監盤日期為2014年10月18日、20日和25日,僅盤點3天,獐子島一個月盤點面積尚且不足10畝,大華會計師作為非專業人士的大華會計所僅用3天時間就確認了獐子島的盤點結果,由此可見,投資者對會計事務所的指責不無道理。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會計與財務管理系主任姚錚表示,像扇貝、魚類甚至植物等生物類資產,其數量、價值往往難以準確測算,審計起來也比較難,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財務報告往往容易被操縱。試想,若獐子島的8億扇貝也都裝上了傳感器,那么它們必定不會一夜之間全部消失,且死不見尸,還投資者一個真相。大數據時代,注冊會計師們將能便捷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和數據,這意味著未來的審計師們將從繁瑣的實質性程序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進行更高層次的分析與預測,使所獲得的數據更有價值,提高審計質量,更好地服務于財務報告使用者。
大數據技術發展為行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大數據時代行業所面臨的各項挑戰。
一、大數據時代注冊會計師面臨的專業勝任能力挑戰
大數據的發展提高了對審計工作者的素質要求,對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要求更高。傳統審計業務要求注冊會計師熟知會計、審計、稅務專業知識,但隨著市場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注冊會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冊會計師不但要注重專業知識的積累,同時還需要具備數據敏感度以及數據分析能力,能夠熟練操作相關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得出真實可靠的結論。
二、大數據、云計算時代,審計智能化帶來的挑戰
大數據、云計算是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將給行業現有經營模式帶來史無前例的變革。
(一)高端審計工具將帶來較高的固定成本和行業壟斷
大數據、云計算浪潮洶涌襲來,將會對傳統的注冊會計師行業造成巨大影響。大數據審計技術是一種全新的審計技術,不再大量依靠以往人工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這些工作都可以用計算機來完成。大數據技術與云計算相輔相成,通過大規模并行處理數據挖掘、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文件系統、云計算平臺、(MPP)數據庫、互聯網和可擴展的存儲系統等特殊技術實現對數據的分類處理、分析處理及存儲等。適應大數據時代數據采集、存儲、分析的高端審計工具的購買或開發將會增加事務所經營成本,給該行業設立較高的進入門檻,導致中小事務所因高額成本而消失。以后的審計市場很可能被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壟斷,市場有可能無法享受到規模效應帶來的審計服務收費下降。無論從大數據的理念,還是從大數據所依托的信息化水平來看,其蓬勃發展都更容易在大規模的事務所中出現。目前,中小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在信息化方面的發展狀況和需求仍處于基礎階段。加強行業內的信息化技術的建設與共享是行業成功應用大數據的關鍵,整體協作將實現用注冊會計師掌握的海量原始數據并利用這些數據指導企業生產營活動,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同時為國家推動經濟全球化決策提供高端服務。
(二)審計人工智能化可能搶了注冊會計師飯碗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核心是審計智能化。信息技術已不再僅僅替代部分手工勞動,而可能替代人類的智力。目前,審計軟件和工具代替部分審計工作底稿的程序,而專業判斷仍然是需要注冊會計師來完成。大數據時代,機器將能夠獲取各種需要的數據,運用相應的算法,進行各種分析、判斷、預測、數據加工處理,所謂的“專家”——注冊會計師可能面臨被人工智能化替代的風險。
(三)會計準則、審計準則面臨巨大變革
自2005年中注協將“國際化”作為行業發展的戰略選擇以來,我國已逐步建立起了與國際準則持續趨同的會計審計準則體系,實現了與歐盟等效的審計監管體系,為經濟全球化建立了堅實的基礎。大數據時代,輕而易舉能獲取的各種海量數據可能使現有的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數據時代資產負債的計量,公允價值的獲得顯得尤為簡單,當前會計準則中的歷史成本計量和資產盤點制度等或許得到改寫;大數據時代審計師將輕易能夠在大數據庫中獲取被函證單位與被審計單位的交易和余額情況,那么現有審計準則中的函證程序將可能不再是必須實施的程序。總之,大數據時代,固有的會計核算制度和審計準則必定會隨著大數據的滲透而注入新的篇章。
三、大數據時代,數據歸屬與保密問題
大數據時代,注冊會計師將面臨海量的企業營運數據,而會計師事務所并不是這些數據的擁有者。如果我們沒有維護管理好這些海量數據,為他人惡意獲取,將可能給企業或行業帶來災難性結果。
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價值正從經濟鑒證向價值管理轉變,從合規性治理向經營性治理和風險管理轉變。我們應該加強行業的頂層設計,在注冊會計師行業與國家經濟發展之間建立起更加緊密的關系,用我們的數據指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用我們的數據為國家經濟建設決策提供參考。同時,我們應該更加注重行業正在推進的信息化建設和國際化建設。無論是從信息化管理軟件建立,還是各種數據的采集、儲存、分析工具的開發和運用,務必用大數據的戰略性眼光加以考慮,提高產品質量,使行業服務能力與國家經濟總量規模相匹配、與國家公共部門改革和公共資源管理需求相匹配、與中國經濟國際化進程相匹配,促使行業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委員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印發《注冊會計師行業“國際化建設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會行黨[2015]2號,2015.
[2]陳毓圭.關于當前注會行業幾個熱點問題[J].財務與會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