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絲 鄒劍峰
摘 要:開展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充分挖掘和開發自身的教師資源,充分發揮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是轉型期應用型本科院校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的根本,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重視且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特征、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與規律入手,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了探析,以期對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專業成長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 。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辦學特征;專業發展;職業生涯規劃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特征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
根據我國教育部的指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不同于研究型大學,重在為地方經濟服務,應當從事應用型教育,并以培養有良好知識理論基礎和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其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格、教學內容,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都要適應地方社會經濟的現狀和發展。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以應用為根本,以就業為導向,強調理論的研究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培養的學生是面向一線工作崗位、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常規教學應加強實踐環節,此外還要規范對學生到企業的頂崗實踐或實習的學期;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應該來源于企業生產過程中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
辦好應用型本科院校,首先需要進行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的途徑方面,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展專業建設、共享教學資源、共同進行科研項目、共建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就業創業平臺等等。只有與企業界建立長期的、深度的互惠互利的合作機制,才能更好地響應其辦學定位。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
根據教育部的意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應該為 “雙師型”教師。學校應將引進優秀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并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在教師考核、職稱評聘等方面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與規律
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是學校教育的兩大主題。學校既是學生發展的場所,也是教師發展的場所。雅克·德洛爾曾經說過,“沒有教師的協助及其積極參與,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他的觀點充分展示了教師的重要性,也揭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型本科教育承擔著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充分挖掘和開發自身的教師資源,是轉型期應用型本科院校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的根本,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當前問題的重中之重。
教師專業發展是當今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話題。教師專業的發展的中心,主要就是教師對自身職業的科學合理的規劃以及相應的培訓。轉型期應用型本科院校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因此,對教師的專業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在專業發展的需求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專業知識結構的需求
主要包括扎實的專業知識、系統的高等教育科學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性知識三個方面。只有將這三者結合并用之于產學研,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升華,才能內化為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真正體現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特色。
專業能力結構的需求
主要包括扎實的教育教學能力、較強的應用性研究能力和面向地方社會的服務能力三個方面。這三方面的能力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的基本職責,是成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專業情意結構的需求
專業情意是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專業行為的動力和導向。教師專業化的成熟境界意味著專業情意的健全。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不斷地豐富專業知識結構和提升專業能力結構以外,還要不斷健全自身的教育理念、專業情操、人格特征和心理傾向等專業情意。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
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將教師個人的發展目標與學校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并貫穿于整個職業生涯動態變化過程的管理。現階段大學轉型時期,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工作模式,即學校要求——學校組織學習培訓——教師實踐——總結,而轉為自我認知與自我反思——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學習和準備——實踐和行動研究——總結與提升。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階段
根據調查,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群體的職業生涯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響:一是主觀因素,如個人的智力、性格、興趣、素質、價值觀、學歷、經歷、資歷等;二是客觀因素,即社會環境、工作環境、人際關系等;三是不可預期的因素。基于此,筆者把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劃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適應階段(入職1年左右)
教師在入職參加工作后的1年內,主要是通過備課、上課、聽課、輔導、批改作業、考試等常規教學工作逐漸轉變角色,認清自身的職責,開始儲備自己的綜合教學能力。
教學基本功儲備階段(入職2~3年)
除了從常規教學任務中練就常規基本功以外,教師還須在課堂教學的內容、方式、方法、技巧等形成核心基本功,一般處于該階段的教師的教學任務較重,有利于教學基本的練就。
形成經驗和技能階段(入職3~5年)
入職第5年左右,一般是教師的經驗和技能形成階段。在該階段,教師普遍教學熱情比較高,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學觀念、教學設計和教學方式方法,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經驗體系。
專業挫折階段(入職5~10年)
該階段的教師一般在教學成果上的提升到了一個階段性的瓶頸區,會出現一定的心理挫折,而受挫之后的表現,一般可分為兩種情形:
一是“倦怠”。有些教師會出現職業倦怠,工作積極性明顯下降,甚至停滯不前。
二是“反思”。有些老師則在遇到了職業發展瓶頸以后,反而不斷進行自我反思,積極投身教學的同時也加強科學研究,不斷歷練自我。
“功成名就”階段(入職10年以上)
入職大約10年以后,上述進行反思和歷練的教師,由于不斷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進行實踐、鉆研,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也積累了豐富的科研成果,最終成為了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等。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框架與步驟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要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亟需重新審視教師的工作性質和學校生活。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校生活并非是單調的、重復的、平庸的、事務性的,而是學習的、反思的、研究性的、合作性的、創造性的,所以,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需要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評估
職業評估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步驟,同時也是整個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石。職業評估主要是教師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特點,對自身的興趣、性格和能力進行客觀細致的分析,也即是對“我喜歡做什么”“我適合做什么”以及“我可以做什么”這三個問題的綜合分析,以了解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以便于在制定職業發展規劃時可以揚長避短。
自我定位
雖然同為教師這一職業,但是具體崗位不盡相同,發展方向也不一樣,所以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必須首先思考,到底是專業技術路線還是行政管理路線適合自己。如果是傾向于專業技術路線,是選擇教師崗位、思想政治崗位還是實驗崗位?發展路線不同,對教師各方面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教師應該給自己一個客觀的而又有挑戰性的定位。自我定位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對教學風格的定位,另一個是對層次水平的定位。明確了定位以后,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規劃。
方案規劃并實施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對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可以從兩個維度同時進行。第一個是時間維度。教師在自身職業成長中的每個階段的目標都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師應對每個時期自身工作的側重點擬定具體的目標、措施、步驟和時間界限,盡量用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方式進行。第二個是任務維度。在教師的教學生涯中,必定有許多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任務,而這些任務都可以成為教師鉆研和攻克的目標,比如教學方法改革、課堂教學管理、課程建設、教材編寫、課題申報、專業大賽的指導等等。
反思與改進
要使職業生涯規劃得到切實執行,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還需要審時度勢,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一環,是教師自我主動成長的基本,主要是對自身工作各方面情況的回顧、分析和總結,主要目的是讓教師能夠繼續發揚優點,改進缺點,增長專業能力,提升專業素質的不斷成長的過程。在自我反思的內容上,主要包括自身專業知識狀況、綜合能力狀況、個性特點、素質特點等方面的反思。在自我反思的方法上,主要有教學日志和日記、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與同事或領導的溝通、學生的學習和考試情況。
結語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服務于地方或區域經濟發展,從事應用型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大學,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職業規劃是地方社會經濟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發展的迫切要求;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所以,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轉變教師培養理念,明確高校在教師職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完善的 “雙師型”教師隊伍培訓制度,切實重視和幫助教師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同時,每一位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都需要而且都應該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目前,我國地方高校,一般均以當地市級政府為投資主體,地方政府在財、物等方面對地方高校具有絕對控制權。由于地方高校的人事權隸屬于地方政府,在人員編制、調配方面的自主權極其有限 ,缺乏良好的績效考評機制 教師的績效考核應是學校按照一定的原則和工作績效測量標準,對教師進行系統、全面的考察和評價,公正、客觀、及時的考核可以控制和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達到一定標準,對高校留住教師是相當重要和必要的,首先表現在缺乏客觀、完善的指標體系。
教務處為教師的績效考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養也開始向更加職業化的方向發展。學校需要教育學生朝著多元化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個性之路發展,努力做到學術、技術職業三者相互結合,做好應用型本科院校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工作,為以后寫手真正走向工作崗位努力適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也促進他們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
[1] 王坤 . 論地方本科高校轉型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 [J]. 教師教育研究 ,2016(04).
[2] 丁玥 .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培養策略研究 [D]. 吉林大學 ,2015.
[3] 張卿 . 論應用型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 [J]. 教師教育學報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