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 要:“營改增”試點推行至全國后,融資租賃業務稅負普遍提高,發展受阻。要真正化解“營改增”導致的融資租賃困境,根本對策在于完善稅收政策、健全稅收制度,統一融資租賃公司的審批監管部門,促進融資租賃業務的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而融資租賃公司則應與稅務機關保持密切而良好的聯系,增強風險管理和盈利規劃。
關鍵詞:營改增;融資租賃;涉稅風險控制
針對我國“營改增”前后融資租賃行業的稅務比較
在“營改增”試點項目實施前,有形動產租賃業務的稅收政策包括相關部門批準的從事融資租賃業務。對于是否存在轉讓所有權的租賃資產,收入要按照金融保險租賃繳納營業稅。租賃資產轉讓給承租人的,應當征收增值稅;租賃物所有權未轉讓給承租人的,按照服務業租賃征收營業稅[1]。
在“營改增”試點改革后,有形動產租賃的稅收政策,包括試點前納稅人簽訂但試行前未完成的租賃合同,合同期滿前,按照現行營業稅政策的有關規定繳納營業稅,同時,試點納稅人在試點實施后簽字,實行負責制。對于有形動產融資租賃合同,一般納稅人應當按照規定計算增值稅,享受增值稅的3%以上增值稅優惠政策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優惠政策,按3%的稅率直接繳納增值稅。
融資租賃企業“營改增”的困惑分析
從賣方或者供貨商處取得的增值稅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發票、農產品購銷發票、農產品銷售發票、鐵路運輸費用結算憑證和納稅申報表。憑證可作為增值稅抵扣憑證扣除。
第一個困惑是,當金融租賃公司計算售后市場租賃業務的銷售稅金額時,如果有形動產的購買價格部分包含在“總價和額外價格”中,承租人將支付17%的增值稅。在出售和出租過程中,購買有形動產和融資租賃的價格。公司在有形動產的購買價格上再支付17%增值稅,導致重復征收增值稅。
第二個困惑是,盡管有相關文件規定,增值稅的實際稅負超過3%的融資租賃超過增值稅政策的3%,但任何企業都不能享受這種優惠,因為3%的分母不清楚。增值稅的實際稅負是指納稅人在本期繳納的增值稅,占納稅人在本期提供的納稅服務的全部價款和額外費用的比例[2]。然而,對不同地區的稅收和金融租賃公司的理解,所有的價格和收費都是不一樣的。
融資租賃企業“營改增”后的納稅風險和控制措施
改變經營業務性質的做法產生稅務風險
“營改增”后,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業的稅負總額可能會進一步增加,這將對租賃業產生更大的影響。但這種效應在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方面有很大差異。對于商業租賃企業來說,由于5%的稅率而不是17%的增值稅,企業的稅負差別很大。增值稅負擔雖然具有轉移的特點,但受者和提供者可以分擔增加的稅負,但這取決于企業之間最終的業務談判。因此,一些企業租賃企業對經濟業務性質進行了人工調整,改變了會計處理方式,相比于虛擬融資租賃業務的超額納稅申報,從而減輕了稅負的目的,也有稅收風險,稅務機關發現此類案件,可以認定為逃稅處罰。
加強融資租賃業務的風險管理
融資租賃以分期收租方式收取租金的,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日為納稅期限。但承租人由于信貸質量技術問題,租賃資產、業務和財務困境等因素在合同規定日期不一定如約支付租金,出租人就將面臨壞賬風險和資金未收到但納稅義務已經建立了的稅收損失,需要加強風險管理。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應該是內部和外部的。內部風險管理應進行徹底和全員化綜合管理模式,從項目融資租賃合同研究,計劃制定執行前的實時動態跟蹤以控制承租人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直到處理融資租賃的租賃期滿,應通過風險預防和控制,為了避免錯誤的交易和惡性拖欠。為了提高承租人的償付能力,租金支付方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3]。同時,根據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性質或分工類型,要求員工對承租人的情報信息進行監督和反饋,并進行風險控制績效考核。公司全體員工特別是財務人員,都要學習營改增的政策和稅務處理規定以及發票管理業務,避免因經營不當造成的稅務風險。財務人員在收到所有費用和額外費用前,不得向承租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避免收入的損失和提前納稅。實際損失由責任人承擔。
增值稅簡易計征法與所得稅制調整相結合
解決融資租賃增值稅難、優惠期短的基本途徑是采用3%的簡單的融資租賃稅征收方式[4]。融資租賃業務定位為金融業務,按照簡易征收法和3%的稅率向承租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與此同時,它也避免了“營改增”的形式主義的政策,使得用增值稅取代營業稅,真正用政策助推,市場驅動來促進金融租賃業務的發展。
結語
“兩率”不僅符合營改增的基本原則,而且符合融資租賃的本質特征,同時也能解決營改增試點階段所暴露的問題。一般而言,融資租賃的本質特征是以資產的方式進行融資。而在融資租賃業務的租賃部分,出租人只出售租賃服務,收入僅包括租賃部分。因此,租賃企業應根據現代服務業的適用稅率繳納租賃稅和增值稅。
(作者單位:平安銀行天津自由貿易實驗區分行)
【參考文獻】
[1]徐達根.“營改增”后融資租賃企業稅負及涉稅風險規避措施探討[J].財會學習,2017(01).
[2]康玉林.融資租賃企業稅務籌劃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3]馮雪清.營改增后的稅務風險與稅務籌劃[J].現代經濟信息,2013(18).
[4]張敏.“營改增”后企業運費涉稅風險及處理[J].現代商貿工業,2014,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