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偉
摘 要: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因此必須通過金融改革以促進經濟發展。而利用外匯儲備助推金融改革是其方式之一,本文將主要介紹其主要實現方式——注資國內商業銀行、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建立區域性金融機構。在此基礎之上,對外匯儲備助推金融改革的收益進行論述。其中,收益主要包括提高外匯儲備收益,推動金融行業發展,實現全球戰略布局。
關鍵詞:外匯儲備;金融改革;收益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并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2006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如何利用好如此規模的外匯儲備是關切國家利益的問題。而利用外匯儲備助推金融改革就是思路之一,本文將以此為角度,深入闡述。外匯儲備助推金融改革的方式分為三類:利用外匯儲備注資國內金融機構、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及建立區域性金融機構。
第一,注資國內金融機構。根據入世承諾,2006年我國將開放銀行業,彼時國有銀行將與外資銀行展開競爭。而在2003年,國有銀行在整個世界排名較低,資本充足率與不良貸款率遠不能滿足巴塞爾協議的要求,若此種狀況繼續下去,國有銀行將難以與外資銀行相抗衡,因而其急需資本金的注入來解決困難。但這筆錢究竟從何而來一時之間難以解決,一方面,當時財政吃緊,根本無法拿出足夠的資金支持銀行,但同時,我國形成了高額的外匯儲備,如何高效利用這筆資金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情境之下,利用外匯儲備注資商業銀行這一政策應運而生。
2003年12月16日,中央匯金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450億美元,來自國家外匯儲備。2003年12月30日,分別向兩家試點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注資各225億美元,各持有兩行100%的股份。通過匯金公司的注資,國有商業銀行在短期內迅速改制上市,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第二,成立主權財富基金,是指由主權國家或地區建立和擁有的,資金來源于主權國家的政府財政盈余或貨幣當局外匯儲備的金融投資工具。中國的主權基金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為中投公司。
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注冊資本金為2000億美元,來源于中央財政,而中央財政采用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經由人大批準),并通過向央行購買外匯完成對中投公司的注資,即其資本金實質上是來源于國家外匯儲備。中投公司的宗旨是:實現國家外匯資金多元化投資,獲取風險調整后較高的長期投資回報,以服務于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
第三,建立區域性金融機構國家。運用外匯儲備提供資本金,建立區域性金融機構主要表現在亞投行及絲路基金的建立。
亞投行是一個由中國倡導建立的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多邊區域發展機構,旨在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注冊資本為1000億美元,中國利用外匯儲備出資40%。該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旨在促進亞洲地區基礎設施的完善并以此促進經濟發展。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于2014年12月29日注冊成立,首期資本金為100億美元,外匯儲備通過其投資平臺出資65億美元,通過以股權為主的多種市場化方式,投資于多個領域,投資期限比較長,追求收益和回報。
綜上,以上三種方式,可以利用外匯儲備推動金融改革,而其中具體的收益將從如下角度進行闡述。
首先,提高外匯儲備收益,數據如表1。
其次,推動金融行業發展。外匯儲備作為一個國家的戰略性金融資源,其意義不僅僅局限于獲得較高的收益率,更在于保證整個國家經濟的平穩健康運行,并推動金融業的發展。
如前所述,匯金公司運用450億來自外匯儲備的資本金注資商業銀行,幫助銀行在短時間內擺脫不良資產率過高的現狀。而通過運用外匯儲備注資,推動了金融業的改革,有利于促進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并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最后,有利于實現全球戰略布局。全球性戰略布局主要體現在主權財富基金即中投公司的建立。中投公司成立后,在全球進行了戰略性資源如能源、礦產、農業等的投資,使得國家能夠控制更多的資源。
(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陳虹,楊成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國際經濟效應研究——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5(10).
[2]喻海燕,田英.中國主權財富基金投資——基于全球資產配置視角[J].國際金融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