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樂
摘 要:納稅籌劃行為,其經濟主體或者納稅主體為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本文以企業租賃生產線所得稅籌劃為例,分析并探討企業納稅籌劃工作及與稅收欺詐的區別。
關鍵詞:企業租賃;納稅籌劃;稅收欺詐
納稅籌劃
相關概念
根據百科經驗,納稅籌劃為了實現節稅目標,經濟主體通過規劃、分析和研究涉稅業務,制定完整的稅收籌劃方案,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其內容主要包括避稅、節稅、避稅陷阱、轉移計劃和零風險的實現五個方面。稅收籌劃的內在特征主要是稅收籌劃的合法性、稅收籌劃的政策取向、稅收籌劃的目的、稅收籌劃的專業性和稅收籌劃的及時性。據文獻記載,稅收籌劃起源于西方,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中旬的意大利。專家為納稅人提供稅收建議,包括納稅主體的納稅籌劃。目前,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納稅籌劃已變得十分普遍,特別是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個穩定、成熟的產業,專業化的趨勢十分明顯。目前,超過60%的美國企業委托稅務代理來處理稅務代理,而日本則高達85%。在美國,稅收籌劃咨詢業的年產值約為1000億美元。
納稅籌劃和稅收欺詐有著本質區別,筆者認為其核心區別就在于是否違法。稅收欺詐是指利用非法手段,如隱瞞或欺騙、違反現行稅收法律法規以及未繳或少繳的違法行為,如偷稅、欠稅、騙稅、漏稅、抗稅等。它造成的影響也是惡劣的,我國對稅收欺詐行為有嚴厲的法律懲罰。而稅收籌劃只是在現行稅法框架下對某一或若干應納稅行為的實現形式和過程的合理安排,其形式在內容上、事實上都是合法的,至少是不違法的。
基本思路
一是利用國家稅法規定的差異進行稅收籌劃,主要表現在不同經濟性質的企業稅負差異、產業稅負差異以及地區稅負差異、特定企業的稅收優惠、納稅環節的不同規定等進行納稅籌劃。
二是利用稅法的缺陷來實施稅收籌劃,主要體現在稅收籌劃的選擇性規定、規定的不精確性和稅法規定的不確定性等實施籌劃。
案例背景
集團概況
宏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冠集團”)創立于2000年,集團及旗下控股、參股子公司總注冊資本超過6億元,是一家擁有機械制造、房地產開發、食品批發及零售、投資咨詢及商業貿易等10幾家公司的綜合性集團企業,宏冠集團由自然人張宏100%控股。
納稅籌劃背景
愛宏公司概況
愛宏機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愛宏公司”)作為宏冠集團制造版塊其中的一家公司,由宏冠集團100%控股;愛宏公司作為傳統的制造企業,主要負責生產齒輪機床、滾輪機床及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由于制造業產品更新速度緩慢,公司也無新產品推出,公司虧損嚴重,預計2018年將虧損2000萬元。
利宏公司概況
利宏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利宏公司”)是宏冠集團的商貿公司其中的一家公司,由宏冠集團100%控股。利宏公司主要負責生產汽車及零部件,隨著我國近幾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利宏公司預計在2018年盈利3000萬元。
納稅籌劃
籌劃前
未籌劃前,利宏公司應納所得稅=3000×25%=750萬元;愛宏公司因虧損2000萬元,不繳納所得稅;宏冠集團公司應繳所得稅=750萬元。
籌劃后
集團公司經過稅務籌劃,作了業務經營性調整,鑒于利宏公司、愛宏公司為同一類型公司,集團財務決定將兩家公司生產類似產品的生產車間進行租賃,也就是說,年利潤為2200萬元的利宏公司把獨立生產車間租給了愛宏公司,愛宏公司的租金為300萬元(租金水平與出租給獨立第三方水平一致,這符合獨立核算原則)。在此條件下:
利宏公司應繳納所得稅=(3000-2200+300)×25%=275萬元;愛宏公司應繳納所得稅額=2200-2000-300=-100萬元,因為它仍然虧損,不繳納所得稅;宏冠集團公司應繳納所得稅=275萬元。
根據以上兩種所得稅額比較,宏冠集團公司通過兩家類似公司進行生產車間租賃,實現納稅籌劃,共減輕稅收負擔750-275=475萬元。
結語
在我國,對一部分企業調查,不管是國營企業、集體企業,還是個體經營者,絕大多數企業都有著到稅收優惠地區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愿望和要求,就比如很多國內的公司將公司成立在霍爾多斯等免稅或者稅收優惠等地,其主要原因是稅收負擔輕、納稅額較少。2017年下半年,美國總體特朗普稅提出減稅方案,如提出從2018年起企業稅將永久從35%下調至21%。一個集團企業下的子公司有的企業虧損、有的企業盈利,都必須作為單獨法人主體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對于同一投資的自然人主體而言,不能合并納稅,一邊是虧損、一邊是過重的稅務負擔,長此以往,將影響人們的投資積極性。通過納稅籌劃,統籌規劃完整的納稅方案,降低納稅額或延遲納稅時間,這樣能積極調動民辦企業及個人的積極性,但是納稅主體應認識清楚納稅籌劃和稅收欺詐的區別,應稅收政策的相應變動而制定相應的納稅調整方案,從而保證納稅主體在合法合理的范圍內納稅。
(作者單位:重慶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四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S].201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