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昌
摘 要:經營分析是從西方傳入我國的先進理念之一,經過多年的不斷完善與發展之后,目前已經是相當成熟的一種企業經營方式。目前我國很多的大企業已經開始在企業實踐中運用經營分析,管理層也對經營分析的重要作用有了更科學的認識。但是從實踐情況來看,企業的經營分析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從財務、成本、投資等三個方面的對經營分析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對策,希望可以有益于我國企業經營分析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經營分析;企業經營;財務分析
企業運用經營分析的作用
促進企業的發展
經營分析雖然最早是由西方國家的學者提出來的,但是目前已經被引入到全世界多個國家,并且成為了企業經營中的重點。我國當前具有穩定的政治環境、飛一般速度發展的經濟環境,在此形勢下,企業運用經營分析,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我國企業的發展,將企業管理由粗放模式向精細化方向轉變,而具備了國際先進管理理念的企業,也更有資格走向國際,達到順利與國際接軌的目的。
提升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
高效的經營分析可以對企業的各個經營環節進行動態監控,對其每個細節都進行高度的控制與管理,然后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客觀性的分析與調查,最終發現問題,并及時將問題評估報告上交管理層,及時根據問題進行處理,避免問題擴大化。所以說經營分析工作的高效開展能夠為企業決策者及時有效地提供真實準確的決策依據和證據,有助于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使企業的經營風險得到有效緩解和規避,促進企業短期目標和戰略目標更快更好地落實和執行。
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
第一,開展經營分析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工作,體現在經營方面的相關數據的統計,是企業高層判斷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依據,具有較高的客觀性。管理層依據真實情況做出科學的戰略決策,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業績。第二,關乎企業經營的財務數據比較繁雜,經營分析得到的數據是對企業經營狀況的一個體現,幫助企業找到數據背后所隱藏的經營方面的不足,對今后的經營起到預警作用。第三,高效的經營分析可以鞏固企業施行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對提高企業的業績也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我國企業經營分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成本經營分析存在的問題
成本分析與市場發展存在一定的脫節
當前我國仍然有很多企業為了降低每個單位產品所負擔的成本,依然使用成本習性核算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原理就是產量越高單位產品成本就越低,在銷售量保持恒定之下,企業利潤就會隨之提高。但是這種方式的分析并不現實,因為忽略了銷售環節所面臨的最主要因素——市場需求,當市場需求較低時,如果我們為了追求低成本,使用這種分析方式,就會導致利潤只是暫時的,貨物的擠壓卻是必然的。企業只好將產品生產中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于存貨,導致成本信息在經營中出現誤區,與市場嚴重脫節。
成本信息存在失真
企業對產品進行成本核算,主要考慮材料、人工以及制造方面這些費用的投入,而忽略了產品其他費用的投入核算較少,比如研發、試驗、樣品制作的成本、售后等,這樣的成本核算信息不全面,存在較大程度的失真現象,無法科學地對產品的經濟效益進行有價值的分析。
財務經營分析存在的問題
工作人員技術問題
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主要依賴于財務報表等資料,根據資料按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中的相關要求,對會計信息進行提煉和加工,以反映貨幣化信息。然而,在復雜和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單純依靠貨幣化信息對企業財務進行分析和評價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其次部分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構建的財務指標缺乏邏輯性,與企業實際財務情況并不相符。此外就是多數財務人員由于對市場需求缺乏一定的了解,其分析的深度和廣度不足,得出的結論往往較為淺顯,無法深刻揭示企業中真正存在的問題,進而無法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達不到經營分析的預期效果。
實際運營存在的問題
財務分析是結合企業生產、市場需求做出相應的決策,分析目的是企業管理者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但是有部分企業雖然有財務報告、年報等數據信息,卻在管理中并沒有結合這些財務分析,分析結果運用率較低。這樣做浪費了企業在財務分析中的人力與相關資源,也使財務分析人員衍生失落感,嚴重影響員工改善企業經營的主動性。此外就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企業過分重視關注償還債務能力相關的數據,并致力于提高該能力,忽視了企業在銷售、盈利等其他方面能力的改善,長期下去容易導致企業陷入“抓一邊,倒一邊”的極端。
對投資、融資經營分析存在的問題
通常一個企業要對其他項目進行投資,或者自身項目建設需要融資等等類似事件,都需要企業的高層做出決定,部分企業存在一支獨大的現象,重大投融資都是管理者自行決定,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為了開發新項目盲目融資,容易出現過度生產、資金流轉不周的現象。一份科學的投資計劃書,等于是給企業未來的發展制定一個具體的方向,但是不科學的投資計劃一旦予以實施,盲目性極其容易致使企業失去融資渠道,而陷入到債務危機中。
我國企業經營分析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建立與市場聯動的現代化企業成本分析模式
第一企業在計算產品成本時,不僅要考慮生產產品時的材料、人工及制造費用的投入,也要考慮為了生產產品所投入的一些隱性費用,比如產品研發人員、研發材料、試驗費用、制作產品小樣的費用、設立售后服務點、售后工作人員人工成本等,必須全面收集這些成本方面的信息。而對于制造型企業,企業在對制造費用進行分配時應以機械制造成本為主,輔以人工工時或人工工資比例法。第二,成本分析應與市場進行聯動,在企業內部建立成本分析責任制度,還應建立科學的成本指標體系、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決策體系、成本控制體系、成本考核體系,以全面完善成本分析內容。
建立科學的財務分析制度
財務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具有的重要作用無可替代,因此針對財務進行分析,并建設分析制度非常有必要。第一,企業可以建設財務分析制度,制度中對財務分析的目的、目標及責任,使財務分析有據可行;第二,做到專崗專職,設立財務分析崗位,并招聘專業知識過硬的財務人員擔任此崗位;第三,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組織企業內部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參與到財務方面的經營分析過程中,這樣有利于從多個角度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第四,在財務分析制度中詳細對每一步工作環節進行精細化的規范,比如選擇何種財務分析的方法,指標應該如何確定,爭取做到每一步分析都有規可循,確保分析工作的合理性。要求財務分析人員必須深入實際調查,以免財務分析結果與企業實際運用相脫節,具體要求財務分析人員需深入企業各部門及各業務環節實際中,與業務部門聯動,再結合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進行科學、有效分析,確保財務分析與企業實際情況聯動,具有實用價值。
制定科學有效的籌資與投資計劃書
企業不管做什么項目,首先都需要籌備資金投入到新項目中,因此投融資由于涉及的資金較大,有的項目甚至是關乎企業生存的,一旦出現失敗的現象,極其容易導致企業陷入債務危機中。因此在制定投融資計劃書時,企業首先要結合實際情況,避免出現投融資不當、過度的情況。企業制定科學有效的籌資與投資計劃書,并以此計劃書為執行標準,先對企業當前經營現狀進行分析,再計劃企業未來的投資方向,以及投資中可能籌資的金額等使企業的籌資與投資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較為嚴格的數目限定。
結語
任何企業的經營都不可能是隨機而行,只有科學地分析才能幫助企業看準當下,并找到今后經營發展的大方向。因此企業立足當下、找準經營分析的側重點,并從財務、成本、投融資等三個方面找準切入的方向,針對企業自身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
(作者單位:河南省核工業地質局)
【參考文獻】
[1]李煥.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6(12).
[2]陶禹萍.經營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5(04).
[3]于宏偉.淺論經營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企業導報,2013(04).
[4]常青.做好經營分析為企業經營把脈[J].化工管理,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