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飛 張小鳳
摘 要:伴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穩步上升,外貿企業都在尋求一種對外貿易的方式,使本企業占據優勢地位,而跨境電商對于國際貿易來講是一個新型貿易方式,福建省若想在外對商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把握先機,利用自身所擁有的優勢來加快發展速度。本文對福建省跨境電商的發展形勢進行分析,通過闡述福建省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劣勢,提出相應的改良方式,旨在增進福建跨境電商能更好更快發展。
關鍵詞:外貿轉型;跨境電商;路徑選擇
對企業來講,跨境電子商務構建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多邊經貿合作模式,極大地拓寬了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大大增進了多邊資源的優化配置與企業間的互利共贏。但是,傳統企業也將面臨著技術創新、商業新業態等沖擊,因此傳統企業應積極尋求外貿轉型升級之路,盡快乘上跨境電商這艘大船揚帆出國。
福建跨境電商發展概況
自從2015年福建自貿區成立以來,福建自貿區抓住了這個機遇,采取一區多園形式,設立了廈門、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以及泉州四個自貿園區。自此之后,福建的經濟開始迅速發展,據福建統計局數據統計,2015年福建省電子商務交易總額7116億元,2016年福建省電子商務交易總額10196億元,2017年福建省電子商務交易總額14168億元。由此可見,福建自貿區的成立不僅增加了福建省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額,而且還推動了福建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在過去的2017年里,福建省的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在政府的引導下不斷落實,從而逐步促進進出口額持較快發展,對外貿易結構相比2016年以前有進一步的優化,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不斷地提升。
福建省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勢
區位優勢
福建省處于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具有3752公里的曲折海岸線,位居全國第一。港灣眾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港和東山灣等6大深水港灣,海運相對其他省來說更加便捷。福建一直以來處于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跨境運輸距離相對較短。2015年設立四大自貿區后,政府發布各大支持對外貿易的政策,讓跨境電商的發展環境得到實質性的改變。
政策優勢
自2015年開始,政府對跨境電商發布了許多鼓勵的政策,著力打造我省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生態圈,不斷培育我省跨境電子商務競爭優勢,有效提升外貿可持續發展能力。例如,針對企業反映最多的重復備案情況,目前將實行“一地備案、全國共享”,簡化流程,提高效率;采信其他轄區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對同一出場地、同一規格、同一品牌電商商品的檢測、監管結果;根據產品的批次、規模等采取四種不同的入區合格放行方式,降低抽檢率;自貿區內網購保稅進口的化妝品、保健品試行海關認定的直郵方式執行檢驗檢疫監管,解決進口前置審批問題,加大政策補貼力度。對此,福州市已經出臺檢驗檢疫補貼標準,切實有效降低檢測費用偏高問題。
經濟外向度較高
2017年福建省地域生產總值為32298.28億元,整年商業進出口總額為11590.78億元。顯而易見,福建省是一個經濟外向度高的貿易地區,說明福建省的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聯系非常緊密,開放程度較高,對于跨境電商來說,地區的外向度高,更有利于自身發展。
互聯網設施較為完善
在這個足不出戶就能達成交易的時代,互聯網成為跨境電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福建的互聯網也在逐步發展。從初始的2G網絡到現在的4G網絡,發展的速度有目共睹。根據福建省政府辦印發的《2018年數字福建工作要點的通知》,2018年福建省將進一步增加4G覆蓋的水平,整年新建4G基站高達2萬,并且在首批發展5G的城市中,福州亦占有一席之地。這對于發展跨境電商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隨著互聯網的升級,跨境電商的交易無疑會越來越方便,效率也會更高。
福建省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要面對的問題
政府的政策還未完全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優勢
政府對于跨境電商產業的引導不足,雖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斷在增加,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明顯,相對于其他發展較好的地區,還有許多欠缺的地方。福建省人口比較少,人才不足的現狀導致了政府的政策支持無法在短期內成為產業的優勢,特別是近期的中美貿易戰和緊張的兩岸關系也對跨境電商的發展造成了一部分阻礙,雖說對于國內的商品有保護作用,但是對于初期的跨境電商來說就沒有那么友善了。
跨境支付以及相配套的跨境服務產業難以滿足交易需求
跨境電商的產業鏈包括銷售、物流、支付、服務等,與傳統行業相比,它的支付方式比較特別,采用跨境支付來付款。福建省目前真正的跨境電商企業并不多,尤其是大企業的數量相比其他地方而言是少之又少,所以在支付方式上,大多數企業還是采用傳統的郵政匯款、銀行轉賬、信用證等結算方式,雖然三方支付在國內發展迅速,但是仍存在各種問題,還無法盡善盡美地提供結算,難以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電子商務高級人才匱乏
電子商務與國內貿易有一定的差別,跨國交易面對的是世界上的各個不同國家,潛在著諸多問題,涉及到語言交流、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文化習俗等,這就對于跨境電商工作人員的能力要求比較嚴格。但對于這方面的人才,不論是福建省,還是整個中國,都是比較稀缺的,并且在吸引和培養復合型人才方面,福建省還是比較落后于其他起步比較快的地區,這個現象對于發展電商是個嚴重的問題,后勁不足拖慢了產業發展速度。
物流業發展相對滯后
在跨境電商高速成長的時期,流通成本和流通效率成為當前一個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題。傳統的物流以大批量的貨物為單位,在運輸中成本相對較高,而且包裝上并沒有明顯的包裝線,這也造成貨物存在毀壞的風險。福建處于跨境電商成長的早期階段,物流的專業化較差,大部分跨境物流企業并沒有國際快遞經營資質,人員管理渙散,一旦出現物流運輸問題,無法為跨境電商賣家提供及時的解決方案。
福建省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的路徑分析
充分利用政府給予的政策
政府在近幾年的政策力度加大,對于五大自貿區的越來越重視,制定了保稅、降低抽檢率等支持政策,因此跨境電商的企業應該要看準這個時機,基礎比不上人家,就牢牢抓住這個發展的好機會。提高自己的發展速度,才能向其他成功的大企業靠攏,這樣未來才有超越的機會,從而在國際上建立自己的品牌。
完善物流體系和三方支付方式
傳統的電商交易需要外國企業和本國企業相互聯系才能達成,而現代化的交易更多是通過外貿平臺來進行交易。而且繁雜的交易程序通過平臺進行會變得相對簡單,所以跨境電商企業可以與國際性的一些平臺合作,如eBay、亞馬遜、阿里全球速賣通、Wish等國際有名的交易平臺,與其合作可以拓寬企業的交易范圍,更加容易尋找到客戶。
加快人才建設
針對人才建設問題,有兩大方法。其一,跨境電商企業可以與本省內的各大高校進行對接,對有意向投身跨境電商的學生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制定的實訓內容盡量與企業的工作相符合,以避免學生畢業后由于理論與實際難以結合,而不適應企業的工作,導致人才流失。其二,企業也可以自己制定招收人才的策略,不能僅僅局限在本省或者本國的人才,應該將眼光放到國際范圍上,吸收一些其他國家的高級人才。這樣既能吸取一些先進的經驗,又能彌補企業的人才稀缺問題。
結語
跨境電商的靈活性和創新性為福建省帶來新的發展方向,也對經濟增長有著很大的影響,針對發展跨境電商的問題,希望政府給予更大的幫助,同時企業也要自強奮斗,迎新棄舊,改變傳統觀念,努力提高福建省的經濟發展水平,為其他地方的跨境電商企業帶個好頭。
(作者單位: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巧玲,何焰.福建中小企業外貿轉型升級研究之跨境電商路徑選擇[J].電子商務,2018(03).
[2]陳瑞華,張碧榕.福建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智庫時代,2017(12).
[3]徐慧婷.福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廈門科技,2016(04).
[4]許振宇,陳寶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思考——以福建自貿區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2016,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