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梅
摘要:預算管理是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強化支出控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的有效管理模式,對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充分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起著重要保障作用。本文從闡述鄉鎮行政單位預算管理的價值入手,對預算管理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加強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
現階段,我國鄉鎮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呈現出預算管理重視程度不高的現狀,導致預算管理在編制、執行、監督等環節均暴露出了弊端,嚴重影響著預算管理的價值功能發揮。為適應國家財政體制改革的深入推行,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必須構建起預算管理體系,不斷強化對財政資金支出的有效監控。
一、加強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價值
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是我國預算管理體制的堅實基礎,其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其一,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預算管理是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單位財務管理中,可實現對資源的合理配置,強化對財政資金使用過程的監控,能夠有效杜絕資源浪費現象,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效果。其二,有利于增強財務的透明性。預算管理是對行政事業單位各項開支進行約束和控制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保證單位各項支出更加透明、合理、合規,促使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積極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其三,有利于提高單位績效水平。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能夠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通過確定管理標準,可促使單位各項支出都按照預算嚴格執行,為單位績效考核提供依據,評價單位內部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并根據評價結果不斷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從而促進單位績效水平不斷提升。
二、現階段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不合理
在預算管理中,部分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不合理、預算質量不高,導致預算執行率偏低。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預算編制沒有結合本單位發展計劃進行編制,沒有結合具體的工作安排對支出預算進行編制;由于預算編制時間較緊,所以在支出項目預算編制時,只是根據上年度預算的實際執行情況對有關項目預算數額進行增減變動,沒有考慮到部門人員變動和業務發展,導致預算支出與部門實際情況相脫節,降低了預算執行的嚴肅性;預算編制方法落后,沒有在編制中運用零基預算等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導致預算缺乏彈性,與單位實際業務開展存在較大出入;在收入預算編制方面,一些單位只考慮自身利益,沒有實事求是的測算收入,甚至存在瞞報、少報的問題。
(二)缺乏預算執行力
在預算管理中,有些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力嚴重不足,致使預算的執行效率不高。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考核手段單一、考核指標不科學,對資金去向、超預算等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致使無法為下一年度的預算編制提供指導,預算管理的作用被弱化;激勵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不完善,未將預算執行與績效掛鉤,從而使得無法對預算執行進行有效地約束,資金用途被隨意更改,使用效益大幅度降低。此外,部分單位雖然制定了考核機制,但由于考核體系不健全,從而使得此項工作流于形式。
(三)監督管理形式化
在預算管理中,部分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考核時,由于監管機制的缺失,導致監督管理形式化,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有些單位在預算執行和資金分配上,仍然沿用著粗放的管理模式,制約了監督、考核等工作的開展。同時,有些單位的財務部門開展監督檢查的主要目的是為應對上級檢查,監管只是走個形式和過場,實際意義不大,效率和質量均無法得到保障;因鎮人大的監管工作缺位,從而使得該機構形同虛設,其職能作用未能獲得全面發揮,由此影響了單位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加強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強化精細化管理工作
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為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預算的編制質量,應當對精細化管理予以強化,具體措施如下:首先,單位應對與預算有關的資料進行全面收集,借此來掌握各種信息,如人員的編制、結構、工作性質以及工資水平等等,據此構建起一個相對完善的數據庫,對于未經法定程序批準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對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擅自更改,以此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為預算編制提供可靠的依據。其次,單位應對各項開支的標準加以明確,為零基預算的落實提供條件,并按照單位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發展規劃情況,確保預定目標的實現。其次,單位應當對預算的編制過程進行細化,由于零基預算的編制是從合理性的角度出發,并對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加以充分考慮,所以通過該方法編制出來的預算將會更加合理,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基數加增長預算編制方式的不足。鑒于此,單位應當全面實行零基預算,借此來對預算編制工作進行細化,保證單位支出預算的科學性。而在預算具體編制時,要結合不同地區的物價水平,對定額支出標準進行合理確定。
(二)加強預算執行效力
當編制好的預算經過批準之后,預算管理部門通過對預算的層層分解,將具體的任務落實到各個部門,以此來確保預算的有效執行。鄉鎮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加強預算的執行效力,具體措施如下:其一,實行預算崗位責任制。通過該機制的建立,可對預算執行崗位的相關工作進行規范和制約,由此可使預算的執行水平獲得進一步提升,預算管理的作用也能隨之獲得充分發揮。其二,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時代到來的今天,單位應當對信息技術加以合理運用,如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等,實現預算執行過程的公開化和透明化,借此來對執行過程進行全面有效地控制,及時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加以解決處理,規避風險,提高預算的執行效力。其三,健全內控制度。單位應對內控制度進行健全,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防范資金風險,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為預算的有效執行提供保障。其四,嚴格報批手續。對于預算執行中需要調整的事項,應當嚴格按照相關的程序進行審批,不得隨意進行調整,以此來確保預算的嚴肅性。
(三)發揮鎮人大的監督與審查力度
鄉鎮行政事業單位想要從根本上確保預算管理的有序開展,就必須充分發揮出鎮人大的監督作用,不斷加大審查力度,對于審查中發現的問題,要進行嚴肅處理。以物資采購為例,若是有的單位沒有將采購預算進行單獨編制,或是未按照規定進行統一采購,則應對該單位進行懲處,以此來確保預算的合法性。同時,縣財政部門可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方法,對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深入探究其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和意見,以此來促進單位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總結
總而言之,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要認清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將預算管理提升到單位管理發展的高度,確保預算管理與單位發展相結合,對各項預算支出進行嚴格把控,有效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緩解政府財政壓力。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督等薄弱環節的控制,構建起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為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石玉玲.鄉鎮財政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 (7):89-90.
[2]王靜.分析鄉鎮財政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 (2):43-44.
[3]海巍.內控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 (1):34-35.
[4]曹建清.二級預算管理模式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的應用[J].經貿實踐,2017 (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