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芳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不斷完善,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逐漸提高,逐漸邁入經濟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政策不斷完善,各個行業都迸發出新的活力,市場競爭加劇,企業面臨管理與經營的雙重變革。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財務成本計算對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尤為重要,為了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資金周轉率,企業由單核算逐漸轉為成本管理,這一舉措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資金效率,對于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活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這種背景下,首先闡述了成本管理的含義,對成本管理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其次,闡述成本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闡述其重要性,最后,對企業經營活動中成本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議措施,以期通過合理的建議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一定的參考,最終促進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
關鍵詞:成本管理;企業經營;作用;建議措施
一、成本管理的相關概念
成本管理是財務成本計算的一種形式,是指企業對企業經營過程中成本信息的管理,包含企業決策,企業計劃以及相關的考核等,通過將企業的信息進行整合做出科學決策進而達到企業成本的最優化,最終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發展與進步。成本管理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首先,成本管理是作業成本管理,就是將企業的全部的經營活動劃分為多個層面,然后對成本費用進行控制,最終實現企業的盈利,其次,是企業的價值鏈成本管理,通過對價值鏈進行研究管控,實現一體化運營管理,最終提升企業效益,最后,是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通過戰略管理的途徑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進而實現長遠發展。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由于我國經濟逐漸邁入新常態,各個行業的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市場競爭加劇,因此,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通過相關信息技術縮減企業成本費用最終實現盈利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尤為重要,成本管理也逐漸取代單核算逐漸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財務成本計算方法,對于企業的經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成本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
(一)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利潤水平,促進企業發展
成本管理在今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目前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所決定的。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由于處于經濟新常態,各個行業的發展速度放緩,因此,通過信息化技術和SAP標準成本核算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經營的生產成本,設定合理的企業經營標準成本對于維持企業經營,提升利潤水平尤為重要,通過成本管理可以將企業中的經營數據以及信息加以整合,對企業中各個環節的費用數據進行相應的分析,從而發現企業中的費用較多,資金流通不暢的生產環節,進而進行相應的分析以及改進,促進企業的生產活動過程中資金的有效流通,提升資金流通效率和利潤水平,將資金聚集在流通率和使用率較高的生產管理環節,從而促進企業的健康運營。
(二)合理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預測未來企業的發展前景
在企業的發展戰略中,最重要的發展途徑是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有效的戰略規劃以及部署,進而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通過使用成本管理這一方法可以合理地判斷以及預測。首先,成本管理是集中了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的相關費用信息,那么通過對企業中的成本指標的分析,可以很容易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管理或者生產的問題,進而對其進行合理的改進,通過改進工作促進企業經營,并且,根據相關的成本分析可以對企業經營進行合理定位,從而確定企業的短期和長期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規劃,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提升企業競爭力,有效面對競爭對手的威脅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信息水平逐漸提高,市場競爭加劇,因此,提升企業競爭力對企業經營發展來說尤為重要。傳統的單核算的成本管理方法是為較為溫和的競爭環境準備的,費用較高,資源浪費嚴重,并且產品生命周期較長,傳統的單核算的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如今的商業環境。因此,在目前的形勢下,必須持續改進經營,對外關注顧客的要求以及競爭對手的威脅,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價格是非常重要的營銷因素,通過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產品成本,并且可以實現規模效應,大規模降低企業產品的成本,進而獲取幫助企業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從容面對競爭對手的威脅,對于促進企業不斷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企業經營過程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議
(一)引進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減少費用浪費,提升企業利潤率
目前,制造業材料成本占據銷售比的70%,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對成本管理加以重視,成本管理并不是將企業的成本降至最低,而是通過一系列手段將企業的資金發揮到最大的效用,極大提升企業的資金使用率和周轉率,從而實現健康運營發展等。因此,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需要善于運用各種信息手段對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進行分析進而做出科學決策。尤其是在目前,信息技術使用較為廣泛,合理引入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對企業中的生產銷售經營環節進行信息綜合加以分析,研討合理設定基準標準成本,然后對費用差異進行計算,進而可以分析出價格差異以及數量差異產生的原因,計算出資金使用效率最高和浪費較為嚴重的環節,進而有效對其進行費用控制與管理,并且,合理利用信息系統可以有效實現企業一體化運營,減少企業的用工成本和工時,使各項費用降到最低,企業成本管理不再局限于企業產品的生產過程,而是戰略性將視野向前延伸,利用信息技術延伸到產品的需求端與市場端,向后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等,從而能夠將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一體化合理運營,進而節約企業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相關費用成本,提升總體工作效率和水平,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戰略成本管理思想,提升企業競爭力
在目前的企業經營活動來說,大部分企業都將注意力放在了成本管理這一過程本身,而很少考慮將成本管理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及戰略發展結合,其實,企業應該根據目前所處的市場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將戰略成本管理的相關思想引入到成本管理活動中來,這是因為根據目前的市場環境,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產品批量生產并且產能過剩,產品供大于求,市場已經逐漸趨向于飽和,顧客對于產品逐漸要求差異化,市場競爭加劇,因此,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以及制定的目標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戰略成本管理思想,從戰略的宏觀角度重新定義企業的成本管理,進而能夠合理降低成本,同時,合理運用戰略成本管理也有利于企業把注意力不僅僅集中于短期的成本費用管理上,而是可以通過執行一系列的戰略目標以及規劃將企業的人力資源以及商譽等重要的無形資產考慮在內,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最終實現企業的合理化運營和長遠發展。
(三)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培養企業成本文化
企業的成本文化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企業的傳統以及風氣在成本管理領域的具體體現,企業的成本文化大多數都體現在員工的意愿以及對待工作的態度上。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措施提升員工的成本理念,首先,企業必須將員工置于成本管理的主人翁地位,讓員工有自主意識,員工可以自覺參與到企業整個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培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也有利于員工能夠高效完成工作,節約用工成本,提升員工的工作滿足感,其次,企業需要建立合理的績效管理系統,獎懲分明,對于工作表現突出且效率高的員工給予獎勵或者升職等,對于工作不積極的員工給予懲罰,通過這種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并且也可以作為員工工資績效以及晉升的參考,最后,要培養員工整體的成本意識觀念,對他們進行定期成本管理觀念的相關培訓,使他們明白企業中的成本管理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而是需要企業中每個員工都積極行動起來,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減少誤工現象,最終實現企業合理運營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靜.成本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研究[J].商業經濟,2017 (06):68-79.
[2]張明.成本管理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5 (08):77-89.
[3]岳旺蕓.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J].財經界,2015 (09):88-91.
[4]胡光德.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控制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6 (07):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