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龍
摘要:在市場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各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其中包括公立醫院。內部審計是保證醫院各項工作能夠正常開展的重要環節,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內部審計工作也需要做出不斷的調整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此,本文將對新形勢下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的新要求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新形勢;公立醫院;內部審計;新要求
相比較而言,內部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科學性,而公立醫院的內部審計工作主要是用于對公立醫院財政工作進行監督,以確保公立醫院中不會出現以利益為最終目的、不合法經濟活動的現象。
一、維護國家法律能夠深切落實
公立醫院是指政府舉辦的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也就是國營醫院、國家出錢辦的醫院。在我國已經進入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確保醫院各項業務的開展能夠依法進行是非常重要的任務,通過內部審計可以及時的檢查出一切違法行為,深切落實法律制度[1]。
(一)對醫院內部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嚴密監督
第一,各項經濟業務是否具有合法性、合規性以及相關各項法律的落實情況是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責范圍,比如:合同法、政府采購法等,同時需要對發放的福利、津補貼補助等,各項開支情況是否違規,是否按照相關規定執行進行監督。第二,為了防止不符合藥品政策、醫療服務政策“亂收費”的情況出現,需要對各項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規范醫院收費的行為。第三,對各項公費活動的支出情況進行嚴密監督,以免出現浪費的情況。
(二)對新醫改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
在享受政府給予補貼的同時,也需要對政府負責。即:為促進真正落實醫改政策,需要對醫改政策的執行情況以及效果進行嚴密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糾正[2]。比如:內部審計的監督范圍包括:監督薪酬制度改革情況、藥品零差率的執行情況、醫院內部的便民措施等等。在監督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需要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相關部門反饋。
二、推動健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全面推進建設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內控制度是在近些年來財政部下發的文件中明確要求的內容,作為容易發生貪污受賄事件的重要地點,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對于其防范權利濫用,保證醫院各項權利能夠規范運用的重要措施。對于內部控制的評價和監督來講,內部審計能夠有效的對其進行審查,是推動內容制度不斷完善的關鍵。對此,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單位方面
想要更有效的執行監督權力,就需要確保審計工作是獨立進行的,為此,可以設置單獨的審計委員會,作為醫院決策結構的組成部分。將大額資金使用、重大問題決策、職工反映的內部控制措施等運行情況建立在審計業務上,也就是說,審計業務內容中需要包括會計機構管理情況、內部控制組織建設情況、關鍵崗位人員管理情況以及集體議事決策情況[3]。為加強醫院內部的“廉風”建設,需要將領導干部與一些關鍵性崗位負責人員的經濟責任設計工作加強,提高權利監督的有效性。另外,醫院內部的下屬企業、基層建設單位等屬于獨立核算的部門,內部審計對此需要做好風險防控工作,確保審計工作可以落實到各處,不留“死角”。
(二)業務方面
有針對性提出的防控措施和責任主體,是要建立在能夠明確關鍵環節和風險點基礎上的。因此,內部控制需要對主要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比如:預算、資產等。這些項目的開展過程、監督效果、工作評價都可以列入在內部審計之內,尤其是針對于一些像政府采購、科研經費等比較重要的經濟項目,必須要采取有威懾性的措施,防止違法亂紀、貪污受賄的情況出現。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的應用已經讓很多工作內容可以透明化,在時代的發展下,醫院內部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系統、財務系統等,內部審計工作可以根據這些系統,利用一些網絡軟件,實施審計評估工作,以大數據提供的資料為基礎,對其進行仔細的評估、分析,找出存在的財務隱患問題的關鍵點,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保內部控制可以進行有效性的動態監督。為了避免因制度設計的缺陷出現財務風險問題,內部審計可以在內控制度設計的初級階段直接加入,以此可以確保內控體系的完整性。同時,內部審計可以在內控制度逐漸落實時進行實時監督,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果[4]。
三、促進醫院內部績效工作的提升
公立醫院提升績效和各項事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需要建立在防范風險、評估績效的工作開展,并且提出有價值性的建議之上的。從新醫改政策來看,調動醫護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實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是其核心目標,而內部審計的作用就是幫助這兩個目標可以更好的實現。
(一)醫院的公益性審計加強
從宏觀的角度來講,想要確保公立醫院的發展方向能夠與衛生健康 事業保持一致,需要對發展戰略和規劃進行監督;能夠依照國家公共衛生組織的要求完成任務,需要監督經濟救治、救災等完成情況;而想要確保公里醫院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是否良好,需要審計的內容有職工保障、能源合理利用。從微觀的角度來講,病床使用情況、患者治療期間的依從性以及同樣病癥的患者住院時間的長短都需要列入到內部審計,以此維護患者利益,防止過度醫療。對于醫護人員來講,內部審計可以更科學合理的對其績效考核和薪酬制度的設計進行監督,對醫院是否能夠科學合理的制定薪酬分配制度具有引導性作用,有效的提升醫務人員的工作熱情,進而將公立醫院本身具有的公益性實現[5]。
(二)提升醫院運營績效
改革開放以后,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已經從最開始的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化,公立醫院也是如此,這就要求其運營績效需要提升。基于此,成本控制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以成本核算數據為基礎,審計的內容包括基建項目的投資、大型醫療設備的投資。而全面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考評、預算管理績效審計等,是在市場競爭中,為提升公立醫院競爭力,做出明確判斷和決策的重要措施[6]。
(三)風險管理審計的加強
現階段,公立醫院已經隨著新醫改政策的不斷落實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具有不確定性的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同時存在的市場、政策風險,整體的運營風向正在不斷的增加。所以,醫院運營效果會因新醫改政策發生怎樣的改變也應該在內部審計的范圍內。比如:將看病和開藥分成兩部分,對公立醫院的整體收入來講,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財政補貼的不及時,對醫院整體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如何才能防止醫療人才流失等等,這些都是內部審計需要考慮的內容。不僅如此,對于醫院內部中的重點經濟事項如何能夠做好風險防范,找出醫院經濟潛在的風險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也是審計內容中應該包括的。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醫改政策不斷落實的背景下,公立醫院作為公益性醫院,需要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加強重視,使其成為推動內部控制制度落實、保障醫院業務有法可依、提升醫院內部績效的原動力,進而促進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潘麗,陳曉萍.新常態下醫院內部審計價值的提升[J].當代經濟,2016 (27):98-99.
[2]曹麗琴.論新時期公立醫院的內部審計工作[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 (8):76-76.
[3]葉利婭.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2016 (6):8.
[4]梁小群.新形勢下縣級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的突出問題及對策探討[J].財經界,2016 (23):291-291.
[5]胡雅杰,徐春梅,王亮亮.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內部審計戰略研究[J].西部中醫藥,2015 (11):64-67.
[6]趙衛群,李精鐘,陳立群.新形勢下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的新要求[J].衛生經濟研究,2017 (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