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雯
摘 要:中國的就業市場受到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波及,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問題也日益凸顯,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需要政府、學校、學生共同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將通過對金融危機下我國大學生在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提供相應的對策,并且希望能對中國的大學生有所啟發。
關鍵詞:金融危機;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相應的就業政策
一、中國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背景
金融危機在2008年于美國爆發,原因是美國次貸債券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美國出現的問題也相應地出現在了別國。比如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由于美國的債券,而承受了一系列的后果。其中中國也沒能幸免,中國的經濟市場也受到了波及。市場的動蕩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也影響了中國的債券、中國的經濟平衡。生活在中國的人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影響,也引起了國民的關注與重視。
二、問題及背后的原因
自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后,我國的經濟出現了波動,受到的影響較大。而大學生作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群體,也沒有避免受到波及。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經濟結構的改善,對大學生的需求日益增長。其中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人多職位少,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大,讓不少大學生頭疼。導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社會矛盾更加激烈。
大學生作為我國主要的勞動力,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一畢業要進入社會,薪水會較低,導致大學生會眼高手低,最后失業。這些問題都導致了社會,國家政府對其的關注。
三、應對的就業政策
(一)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
我國大學生就業市場上普遍存在嚴重的職位空缺沒人就職和有人想就業但沒有職位的并存矛盾。對于此,政府可以通過提供快速有效的政策來促進大學生就業,以致讓市場逐漸恢復均衡。比如說,大學生下鄉當村長,既可以解決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又可以帶動村鎮的發展,一舉兩得。這些政策值得進一步的推廣。通過相應成果的支持,政府可以在今后多出臺一些可以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的政策,鼓勵大學生到貧困山區,偏遠山村里去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二)激勵大學生創業
我國每年畢業大學生創業率遠低于發達國家,這讓人不禁深思問題的所在。創業是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超越自我的一個十分有效的方式。在自己就業的同時,還能為社會作貢獻,增多就業崗位。我國市場龐大,其中有許多大學生可以抓住的機會。新時代、新要求,習主席在多次的會議中都十分鼓勵年輕人創業。因此,學校應該重視對大學生創業的鼓勵。將創業教育當作一門大學課程也不失為一個良策,對學生就業觀念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學生經歷的社會實踐越多,自己的專業、知識面都會越強、越廣。在自己找不到就業崗位的時候,可以考慮和同學們一起創業、一起開公司。
(三)樹立樂觀積極的就業觀
如果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過于追求一些待遇,在很大程度上會為自己目前的就業增加了難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責任感與艱苦奮斗的精神是許多大學畢業生還比較缺乏的。所以,大學生需要改變自己原先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大學畢業生的角度來說,大學生最好遵從自己的意愿,可以聽從內心,干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無論在哪兒,你都是最優秀的,最棒的。同時也不要從“錢”出發,以工資為唯一標準,去找工作。這都是錯誤的,不正確的,不應該被提倡的。希望人們打破原本的價值觀念,不要以類似于“鐵飯碗”的思想對待職位。
(四)激發就業者就業的興趣
在秦腔的推廣中,由于部分群眾對傳統文化沒有十分的重視,再加上秦腔的技巧也是比較復雜的。因此以往傳統、單調的教學方式并不能讓觀眾的興奮中樞興奮起來,導致觀眾的注意力不能被很好地集中,這樣就使群眾對秦腔產生了一定的厭惡之感。所以,在公司招攬人才之時,要注重對人才興趣的提升。
(五)高校提高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高校在解決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時,大學生素質的提高是應該被關注的。首先,高校應對大學生做好教育改革的工作,真正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可以去尋找一些當地的文化特色,再加強本學校優勢專業,加強劣勢學科。重視外國文化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學校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加強導師對學生個性化的指導,指導就業,將其納入高校培養制度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最后要增加學生的自信,增加就職的概率。在寒暑假期間,大學生可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來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杰出人才,應更加注重個人理想與抱負的實現,而并不是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在就業過程中應堅定信念,避免盲目跟風,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參考文獻:
[1] 張 剛.我國非全日制就業問題研究[M].上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 王傳榮.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就業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3] 石美遐.非正規就業勞動關系研究[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