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海彬
摘 要:努力爭取通過5~10年的努力,使我國管理會計的水平能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樣的程度,同時對管理會計的發展路徑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明確:理論體系、指引體系、人才培養與信息化建設,這是中國的財政部發布的《指導意見》中的主要內容。對此,筆者先分析管理會計在會計高職教育中的現狀及原因,再提出如何更好地提高中國的管理會計高職教育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管理會計高職教育;現狀;原因;對策
筆者是一名教師,在高職院校教學,接下來從目前中國的管理會計高職教育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更好促進其發展的策略。
一、管理會計在會計高職教育中的現狀與原因
目前,在中國的會計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基礎會計與財務會計是其主要內容,其中,在課程教育占的比例中,管理會計專業的比例并不高,關于這方面的課程,有些學校都無這個課程。會計與財務類的職業教育在這兩方面的開展,高職院校中,其主要內容分包括基礎會計與財務會計類這兩方面的知識,重視培養學生的財務技能,如:記賬、做賬等等,然而關于管理會計的教育卻忽視了。例如,關于管理會計的課程某高職院校以前就有開設,然而核心課程沒有包括管理會計,后來由于要減少開設課程,管理會計的課程也就沒有再開設了。探究其中的緣由,是因為會計職業教育者沒有足夠重視管理會計,沒有認識到管理會計的重要性,簡而言之,傳統的財務會計的思維還是深深印在教育者的腦海中。
在高職中管理會計的教材不充足,加上并不充足的教學資源,如專業管理會計老師。在基礎方面,學生在這方面并不牢固,在認識純理論的知識上學生并沒有表現出熱愛,大部分的理論化知識印在教材上,這方面的教材資料并不充足。在管理會計方面的研究,不少老師都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師資力量不突出。高職院校在管理會計方面的教學方式是單調的,原封不動地將本科理論式教學運用到高職管理會計教育中,學生在這方面的興趣并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在企業工作方面的經驗,大部分高職院校都缺乏,一畢業就在高職院校工作,在管理會計上的實際經驗也不夠,教學方式仍然沿用傳統方式。此外,每個學校應該是有屬于自己的教學方式,然而很多學校只是對方法進行模仿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至于起到教學的后果是沒有考慮的。
實用性上,教學內容關于這方面是不突出的。在學校教育上,企業并不是很熱心,這樣一來,教學的效果也就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效果。在應用性學科中,管理會計是屬于這個范疇,所有的企業的應用方法與路徑并不都是一樣的,由于學校和企業的聯系不強的問題尤為突出,在實用性上,教學內容關于這方面是不突出的,不靈活的教學方法。學校和企業的合作盡管也在高職院校中推廣,然而由于會計類教育關聯到企業的最重要信息,所以有些企業沒有積極加入到學校教育。在職業化教育中,很多管理會計方法并沒有應用到其中,比方說應用到作業成本法、品質成本管理、企業價值鏈管理、戰略成本分析等方法依舊要繼續探索。
管理會計高職教育的制度并不完善,在對管理會計進行推廣這方面并沒設置相關的組織,對會計的管理司也沒有相關的崗位,致使管理會計高職教育的不完善。職業組織建設上,直到今天,管理會計的職業組織在中國依然沒有建立起來,管理會計師協會也缺乏,也沒有舉行相關的資格考試。相反在一些發達國家,會設有管理會計師協會,也是會舉行相關的資格考試目的就是為了招真正合格的管理會計師。在建立職業管理機構方面,中國會建立正式機構在企業中的財務會計工作中,然而并未建立明確的管理機構于管理會計工作中,不少企業是缺乏專業管理會計工作的人員,這意味著對于管理會計的重要性,企業只有重視到和建立相關的崗位,管理會計高職教育才能真正發展得更好。
二、提高我國管理會計高職教育發展的策略
對于相關的管理會計的專業組織,我國需要建立起來,對于管理會計的發展能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管理會計資格證書能夠推出,能舉行相關的資格考試。為了能提高運用與發展管理會計,管理會計組織能夠進行設置,對于管理會計知識能進行完善和豐富,相關的資格證書的考試要舉行,管理會計進行推廣,提高管理會計的發展。按照市場需求,關于教育目標在管理會計職業化上,應該要設置清楚。經濟發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內涵建設上,促使了企業更加重視,財務員工要具備更高的素質。要依據市場需求,高職院校的教學思維不能一成不變,在管理會計教育上,目標要重新進行確定。會計教育目標不能只局限在財務會計人員身上,更要按照市場需求,在管理會計人員的培養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在發展上,管理會計學科逐漸更好,在管理會計師資格考試方面,一些發達國家有開展,社會人才需求在管理會計這方面是越來越多,輔助會計專業教育的部分如果繼續使用舊的傳統觀念,這和市場發展的需要是無法相滿足的。
管理會計高職教學方法與教育內容需要改進與完善。訓練學生的技能是高職教育的目標,在市場需求上,管理會計高職教育的內容要和它緊密聯系,教育方式要緊扣實際的工作要求,要把訓練學生管理會計技能作為重點。在學習管理會計的技能上,理論不能脫離實際,在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上要有具備這些方面的實際能力。然而現階段不少高職院校管理會計教育中還是沒有更好地解決理論和實際聯系的問題,管理會計的實踐培訓盡管有些學校有開展,然而大部分都是在模仿的進程,不能指導企業內部的預測決策。因此,在校企合作上需要進行加強,把企業引到學校中,使學生能到企業中實習,倘若學校沒有條件,可對企業的真實環境進行模擬通過設置模擬實訓室,為的是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進行加強,再者,在管理會計高職教育中,可以請一些企業員工到學校進行講座,培養出的管理會計新型人才要與職業界需要相符合。對于現有的管理會計考核方式,需要進行改變,在考核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上需要更加重視。目前,我國還是把考試作為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價的標準。作為實踐性突出的管理會計,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要按照相關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預算與決策提供信息。這樣的考核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不會低,但是動手能力并不強,等到真正到崗位上,遇到一些問題就不能解決。所以,除了改革教育的方法、教學內容,也要對目前的考核方法進行創新,運用實地調查結合案例分析等其他方式;在實訓方面,為了能讓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提高,按照學校課程考核標準要求,由實習企業按照在管理會計實習過程中學生的具體表現,對學生進行打分。
參考文獻:
[1] 龔秋元.管理會計在高職院校中的應用[J].金融經濟,2017,(16).
[2] 劉芳芳.協同創新模式下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智富時代,2017,(03).
[3] 張 平.職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如何應對管理會計這只“狼”真來了[J].大眾投資指南,2017,(03).
[4] 范 維.經濟新常態下高職管理會計教學轉型問題研究[J].長江叢刊,2017,(26).
[5] 唐登杰.服務戰略 創造價值——兵裝集團的管理會計實踐[J].中國總會計師. 2016,(11).
[6] 趙鳴驥.適應經濟新常態 推進管理會計新發展[J].中國總會計師,2016,(11).
[7] 姚利華.“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在高校財務中的應用研究[J].財會學習,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