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娟
摘 要:金融效率的提升能夠影響企業的融資和結構,從而帶動企業的技術創新、開發新能源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就是說,當今全球低碳經濟的發展即碳減排融入各項產業的發展,更加需要金融的支持與推動,金融支持對于碳減排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傳統的金融理論已經無法跟上低碳經濟時代的步伐,所以亟需金融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金融創新;改革;碳排放
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伴隨著其國際關注程度的不斷上升,全球低碳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以我國為例,我國低碳經濟要發展必須具備的核心要素包括: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脫鉤、低碳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化石燃料生產與消耗、商品與服務中的碳強度降低、低碳技術、碳交易、金融和稅收措施、低碳投資、能源安全、可持續性等。而上述核心發展要素的實現與成功,均與金融的發展支持密不可分。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擔負其環保責任;研究推出低碳債券、碳遠期、碳期權等多種金融產品,形成多層次的有效率的資本市場體系。加強稅收優惠力度,提高企業減排積極性。對于低碳企業來說,實實在在的稅收優惠和價格補貼制度是十分具有激勵性的。對于積極研發碳減排技術的企業機構,對企業生產的低碳產品可以進行價格補貼,提高企業的盈利空間;同時,也可以輔以懲罰性稅收措施,對超過碳排放最高標準的企業予以加稅,以抑制企業的高碳發展,以促進低碳經濟的目標。
一、相關研究
一些學者認為金融發展水平與碳排放存在一定的負相關關系,能起到間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作用,而另一些學者研究認為碳排放量隨著金融發展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國外學者關于金融發展支持低碳經濟的研究,Javid M,和Sharif F(2016)從人均收入的角度研究巴基斯坦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和金融發展,通過分析金融、人均收入、人均能源消耗和人均碳排放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得出人均碳排放量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當收入達到某個水平。Kahouli B(2017)等通過對1995~2015年南地中海的面板數據進行分析,利用ADF和PP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建立自回歸分布滯后模型和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集團公司戰略規劃工作遵循“統一規劃、分板塊實施、全過程監控”的管控模式。集團戰略規劃圍繞戰略目標這一核心,在做出系統謀劃、制訂統一規劃、經過集團及上級主管部門決策后通過協調一致采取行動;集團的整體戰略規劃及各業務板塊的戰略規劃均由各對應的子公司推進實施,集團各相關職能部門予以密切配合;集團對戰略規劃的全過程實施跟蹤監控。集團子公司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各業務規劃、職能規劃的編制及實施推進;規劃發展部組織編制集團總體戰略規劃,制訂分解戰略規劃體系并跟蹤評估戰略規劃的執行情況,提出中期調整意見;集團經營班子負責審議集團整體規劃;董事會戰略與投資決策委員會負責對集團戰略規劃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組織專家對集團戰略規劃進行評審;由集團董事會對戰略規劃方案進行審定,在報省國資委批準后予以實施。
Shahzad等(2017)借助面板門檻效應,通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圖研究巴基斯坦碳排放和金融發展、能源消耗、貿易開放之間的關系。也有不少研究證實碳排放與金融發展的關系。國內學者關于金融支持技術創新的研究。國內學者關于金融影響工業企業和產業調整從而促進碳減排的研究,顏俊(2015)運用混合回歸模型分析了低碳產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與四種融資來源之間的關系。作為多元化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重大投資項目的決策不僅要與集團發展戰略相匹配,而且要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控制,是集團管控的核心。集團根據公司章程相關授權的規定,嚴格制訂了股權投資、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投資等各項投資的管理辦法,對投資事項的原則、審批程序、職責權限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集團各子公司的各類投資事項,均由各投資實施主體進行立項審批、可行性研究后報集團公司經營班子進行審議,董事會根據戰略與投資決策委員會的研究結果及建議進行審批,其中投資額度超出公司章程授權范圍的,還應報省國資委進行審批。關于金融與貿易開放對碳排放的影響研究,邵漢華和劉耀彬(2017)利用2000~2014年中國省際面板數據,建立面板平滑轉換模型,探究金融發展與碳排放的非線性關系,實證分析中加入了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能源結構和貿易開放等轉換變量后金融發展對碳排放呈現復雜影響,表明了金融發展總體上能夠起到碳減排引致作用,但還需要政府進一步的激勵引導。
二、對策
加強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政府要明確低碳產業在未來的新的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大型中央企業,是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涉及能源、交通、礦產、先進制造業、大健康、環保、證券、銀行、信托、融資租賃等業務領域。國開投下屬企業眾多,業務領域廣泛,為打造一流企業,適應企業“集團化、專業化”管控體系建設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綜合財務管理能力,國開投在完成了內控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啟動了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構建工作。
國開投通過引入咨詢機構、開展內部討論、廣泛征求意見、學習改進體系等方式,以內部控制、財務規劃、財務重點工作要求、財務貢獻為重點,對企業各層級單位財務管理活動進行流程化、標準化梳理,完成了評價體系框架、評價標準模塊、評價辦法、評分規則以及評價標準的設定。國開投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包含財務預算、財務控制、投資管理、財務分析、會計核算、財務組織與人員等模塊。銀行提供的國內信貸對工業二氧化碳減排有著較大的作用,因此,這一金融支持方式也就促進碳減排的重要關注點。應該積極發揮央行、銀監會等部門的監管作用,及時建立與環保和減排等項目貸款相關聯的低碳考核指標體系。商業銀行在普通貸款流程的基礎上,還要建立差別利率政策,對于低碳產業企業的貸款項目,要進行適當的補貼和優惠,積極促進碳減排。
體系建設提出了“實事求是、實用、可操作”“不求全、不求高,落筆之時更需落地”的要求,其評價體系的內容做到了與企業財務管理職能相匹配,與財務管理工作制度相銜接,與財務規劃及日常工作要求相結合。體系設計的評價標準是清晰、易操作的,有明確的定義和要求,避免了“定期”“及時規范”等指代不清、無法用于考核的概念,盡量使用易于獲取的結果性指標或便于準確評價的指標。在評價體系每個模塊評價指標設計中,均關注對應財務職能的流程控制,包括對流程、活動及具體工作要求的梳理,抓住關鍵的過程控制點,從而使得評價體系不僅用于企業財務工作的評價,而且能發揮系統性的梳理與促進企業自我提升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邵漢華,劉耀彬.金融發展與碳排放的非線性關系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轉換模型的實證檢驗[J].軟科學,2017,31(5):80-84.
[2] 顧洪梅,何 彬.中國省域金融發展與碳排放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 22(8):22-27.
[3] 徐 楓,陳昭豪.金融發展與低碳經濟:基于PVAR模型的實證研究[J].投資研究,2014,(3):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