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勤
摘 要:2013年“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紡織業作為南通的支柱產業,在南通經濟發展和人們安居樂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立足南通中小型紡織企業新時期的紡織業發展情況,針對其在貿易壁壘、生產規模、市場格局和專業人才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市場營銷等相關理論,從市場格局、品牌建設、發展機遇和人才引進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針對實用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小型;紡織企業;營銷競爭力
自2013年致力于經濟融合、追求共贏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提出以來,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與沿線國家的聯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在日趨融合的經濟大背景下,我國農業、工業和紡織業等各方面都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作為“小上海”的南通,紡織業在其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像南通鵬紡織有限公司這類中小型紡織企業如何抓住時代機遇,規避貿易壁壘帶來的弊端,創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健全完善新形勢下的營銷策略,提升核心競爭力,已然成為當前值得南通紡織業深思的問題。本文立足“一帶一路”背景下南通紡織業發展現狀,深入探究南通鵬越紡織有限公司這類中小型紡織企業在貿易壁壘、生產規模、市場格局和專業人才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理論知識,從優化市場格局、創新紡織品牌、突破貿易壁壘和及時引進技術等四個方面提出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科學性的建議措施,力求為切實提升南通中小型紡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錦上添花。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南通紡織業發展情況
(一)總體現狀
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之后,科技、綠色與時尚,已然成為新時期紡織業的代名詞。“一帶一路”沿線共有65個國家和地區,人口總量近45億,已然成為我國紡織業的新興市場。2017年,我國紡織服裝貿易出口,比2016年增長超過15%,目前我國紡織業的發展,主要表現為:第一,國際市場需求較大;第二,我國紡織業與其他國家紡織業的競爭愈發激烈;三,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等。南通是我國近代紡織業發祥地,在我國紡織業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受國內外紡織市場的影響,南通紡織業的發展,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第一,因為原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價格提升等原因,南通紡織業成本提升;第二,南通中小型紡織企業較多,“小作坊”式紡織生產仍有存在;第三,由于國內外紡織市場的影響,南通紡織業的發展競爭尤為激烈,使得南通中小型紡織企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沖擊等。
(二)存在問題
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背景下,南通中小型紡織企業的發展,除了表現出以上現狀特征,也愈發表現出如下問題:
第一,貿易壁壘的影響。雖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給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帶來很多機遇,但部分貿易保護主義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紡織產品,通過一些特殊的技術型貿易壁壘來制約我國紡織業的發展,這使得很多和南通鵬越紡織有限公司一樣的南通紡織企業深受“其害”,影響其銷量和出口。
第二,缺乏紡織品牌。“品牌”是一個企業軟實力的體現,更是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但目前而言,南通紡織業的品牌鳳毛麟角,除了家喻戶曉的“羅萊家紡”等少數品牌,像南通鵬越紡織這類中小型紡織企業根本沒有品牌可言。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南通紡織業營銷競爭力的提升。
第三,市場格局較小,企業規模較小。在異常激烈的紡織市場競爭中,雖然我國也有部分尖端紡織企業有著獨一無二的競爭力和發展優勢,但對于南通紡織業而言,甚至很多南通地區的大型紡織企業也缺乏一定的市場格局,在國際紡織市場中都難以堅定地立足,南通鵬越紡織等中小型紡織在市場格局方面更是差強人意。
第四,專業人才不足,營銷需要加強。由于成本預算、企業規模等因素的限制,南通部分中小型紡織企業不能及時引進“時尚、綠色和前沿”的設計師和經驗豐富的人才,不能引進專業的管理人才,更是缺乏健全系統的營銷策略,使得這些紡織企業不能及時掌握市場供求狀態、不能及時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等,使得公司的消費欠缺,從而在整體上影響公司的業績水平和未來長久健康的發展。
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南通鵬越紡織等中小型紡織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阻礙了南通紡織業更加健康、穩定和長久的發展。亟需抓住時代機遇,調整企業發展方向,創新公司發展模式,創新新產品,健全公司的營銷策略,為南通紡織業的美好明天奠定基礎。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南通紡織企業提升營銷競爭力建議措施
(一)立足傳統優勢,優化市場格局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深化,沿線國家對于紡織貿易的需求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南通鵬越紡織這類中小型紡織企業應及時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南通紡織的優勢和經驗,烙上傳統文化的痕跡。同時融入我國優秀文化元素,不斷創新企業發展,實現戰略轉型。要敢想、敢闖、敢干,不斷優化自身企業的市場格局。如不再拘囿于傳統的“小作坊”生產,而是及時調整市場布局,抓住市場機遇,堅持“品質”“綠色”和“時尚”的中高端路線,提升自我品味。同時,充分利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優勢,舍得“調研”“學習”和“創新”的投資,積極“走出去”,敢于“引進來”,與兄弟紡織公司聯起手來,更多看到沿線國家人民對“紡織品”、對服裝的不同需求,拓展自身的市場布局,為提升自我競爭力,更好地走上全國、走向世界開拓眼界、壯大自我。
(二)著眼紡織精品,打造紡織品牌
“品牌”是一個企業的“門面”,更是其軟實力的象征。不在乎質量、單純追求量大是制勝關鍵的傳統思維,已然不能適應新時期社會的營銷模式。“精品”和“品牌”等內容,都是紡織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完美詮釋。在這個競爭白熱化的市場環境中,南通鵬越紡織這類中小型紡織企業對產品、價格等內容無法有差異化獲得優勢的時候,“著眼紡織精品、打造紡織品牌”。精品與品牌建設,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在結合市場需求和時代發展需求的實踐中,取自我傳統和外界精華,去傳統和外在糟粕,為社會創造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像南通鵬越紡織一樣的中小型紡織企業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傳統優勢,利用傳統文化、傳統優質紡織技藝等,充分調研沿線國家的文化差異、紡織個性化需求等,另一方面“走出去與優結合,向優學習”,聯系紡織研究所、服裝高校等平臺,為企業的品牌建設和精品建設,出謀劃策,奠定基礎支撐。
(三)抓住時代機遇,突破貿易壁壘
部分沿線國家的貿易壁壘,除了為了自身的貿易保護主義,還有“生態視角”的保護等。我國紡織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很難置身其外,必須抓住時代機遇,緊跟綠色、生態、時尚和科學等紡織追求,突破貿易壁壘。作為我國紡織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通中小型企業的紡織業發展,更應大力支持合理適度的綠色壁壘,創新生產觀念、經營觀念和營銷觀念,加速紡織產業升級。更為重要的是,在吸收優秀經驗、健全營銷體系的基礎上,能建立有效的反應體系。如國際上優秀紡織經驗、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等,南通紡織企業應積極吸收和運用。同時,政府也應給與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環境支持,多為南通本地的紡織企業和國內其他紡織勝地、國外優秀的紡織平臺等牽線搭橋,讓南通本地紡織企業更好地看世界、學習世界,為幫它們更快更好地提升營銷競爭力奠定基礎。
(四)及時引進人才技術,追求長遠發展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人才與技術已然成為不同主體之間競爭的利器。南通紡織企業要想在異常激烈的紡織大環境中突出重圍,切實提升核心競爭力,追求和實現長遠的發展,那么“人才”與“技術”,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南通鵬越紡織這類中小型企業要想真正在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中切實提升核心競爭力,那么就必須重視人才的力量,及時引進創新、時尚、始終抓住時代前沿的設計師,理論扎實、經驗豐富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并能及時與世界接軌、與社會接軌。南通中小型紡織企業生產致力于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健全營銷策略更有助于企業在紡織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從而獲得長遠、健康、穩定的發展。
結束語: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深入,在給我國紡織企業的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作為我國紡織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通紡織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長遠健康的發展成為永恒不變的主題和追求。但像南通鵬越紡織有限公司這類中小型紡織企業的營銷競爭力的提升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系統過程,需要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調整和創新。
參考文獻:
[1] 岳佳彬.“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紡織業發展的相關思考[J].紡織報告,2018,(03):43-44.
[2] 劉子月,李維剛.“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紡織業出口貿易發展路徑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8):75-76.
[3] 李桂付,曹林峰.“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價值提升——基于江蘇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現狀[J].紡織導報,2015,(12):28-30.
作者簡介:
闞 勤(1989-),女,2014年研究生,畢業于韓國慶熙大學,江蘇省南通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