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眾創業、萬種創新”的號召下,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持,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創新創業教育定位不清、與專業教育脫離、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只有建立基于專業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機制,才能保證創新創業項目長效發展。
關鍵詞:專業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機制
2015年3月,包頭電子商務創業園在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包頭輕工)落成并投入運營,園區提供創業孵化、創客空間、創新創業扶持等多個服務內容。以此為標志,我校開始了創新創業教育及創新創業機制的探索。2016年,包頭輕工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進入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行列,成為自治區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2017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校、國家職業核心能力示范校。總結這一路走來的經驗和教訓,我們深知,在創新創業教育和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機制建設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索。
一、包頭輕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我校先后引進TRIZ導師沙永杰教授、中英雙創講師進校開展全校性培訓3各批次,先后舉辦創新創業導師培訓和考核三個批次,全校目前有8名一級創新工程師、30名二級創新工程師。為了更好地運營包頭市電子商務創業園,我校專門成立創新創業學院,組建教研室,召集23名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專門負責全校創新創業課程的講授。從2016級開始,全校統一要求將創新創業基礎課程以公共課的形式加入每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總體來說,全校創新創業工作在穩步前進中。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扶持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定位不清、與專業教育分離
創新創業課程嵌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后,與各專業的專業課程界限明顯、相互獨立。經調查上課學生和教師發現,學生表示不明確課程開設意義,認為上課多在做游戲,對專業技能學習沒有明顯的作用;授課教師表示,課堂上,一些學生表現出不重視、疲于做游戲的現象,上課效果不是很理想。這些教學反饋顯示,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兩張皮,創新創業教育定位不清。
(二)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建設不成熟
在教學體系方面,我校創新創業學院曾開設“中小企業創業與管理”專業,然而由于師資和教學資源短缺,教學中存在創新創業教學體系不成熟,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專業師資缺乏、師資隊伍不穩定,創新創業實踐資源和平臺不足等問題,這些都導致教學運行效果大打折扣。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持不到位
我校建有包頭市電子商務創業園,提供創新創業扶持,但是近幾年來,大學生創新創業需要的融資扶持、信息咨詢服務、項目孵化服務似有似無,總體上對創新創業項目的扶持效果不明顯。
三、建立基于專業教育的創新創業機制對策
(一)牢固樹立“扎根專業”的指導思想
通常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對象是:有創業意向或者已經成功創業的人士,這一群體與高職學生天然結合,而高職學生的創意根植于專業知識。因此,要將高職教育中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緊密結合,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技能教學,在專業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的方法和思路,兩者相輔相成。
(二)建立完善的基于專業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教育體系的建設主要包括班級設置、課程體系、教師隊伍和實踐平臺建設四個方面:
在班級設置上,前三個學期,基于專業班級,以公共課形式嵌入創新創業教育;從第四個學期開始,選拔有項目、立志于創業的學生獨立成班,進行針對性的創業能力培養和創業扶持。這樣有利于篩選出創業意識最強、創新思維最活躍,創新創業有項目依托的學生,進行專項扶持;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先組織專業教師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然后以專業對口為原則優勢搭配、合理分配授課任務,讓專業教師輔導專業學生,這樣有利于創新創業知識與專業知識融合,有利于學生從專業實踐項目中挖掘創新創業項目;在課程體系上,創新創業基礎課程設置: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創業基礎、就業指導等。獨立成班后,多設置培養學生判斷力、洞察力、組織協調能力、領導力等素質的創業能力課程;在實踐訓練上,前三學期,以參加“發明杯”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技能大賽來實現;后三學期,加入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創業市場評估、創業融資、創辦企業流程與風險管理”等實踐模擬訓練,達到拔高教學水平、扶持創業的目的。
(三)健全創新創業扶持服務
大學生創業園應加強對項目的扶持,一要加強創新創業項目孵化扶持,包括創業項目入駐、孵化培訓、孵化投資、技術支持、運營支持、創業者培訓等,幫助創業企業起步、成長、壯大。二是要建立信息資訊平臺,第一時間傳達國家政策、地方扶持政策、融資活動或論壇活動等資訊,保證創業企業接收最新信息。三是提供大學生創業的物質支持,比如工作室費用減免,機房、媒體、攝影等配套資源共享,天使融資的引進等,幫助創業者在初期解決資金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創新創業扶持機制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左膀右臂,一方面要做好基于專業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建設,保證師資隊伍過硬、課程體系齊全、實踐訓練與專業實訓結合;另一方面要健全創新創業扶持機制,幫助每一個項目成長壯大。創新創業源于專業,專業是創新創業的根本,只有根基深厚,加之陽光呵護,創業才能成功,創新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 成 偉.從背離到融合,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創新[J].教育發展研究.2018,(11):80-84
[2] 陳宏利.地方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05).
[3] 武長虹.杭州大學生創業機制研究和對策[D].西南交通大學.2011,10.
[4] 段麗華.基于專業+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6,(28):23-27.
[5] 陸 芳.基于高校與園區協同創新的江蘇大學生創業機制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2017,(06):17-21.
作者簡介:
豐曉芳(1982-),滿族,碩士研究生,副教授,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教育經濟與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