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超 王先維
【摘 要】目的:探析體外沖擊波對治療痛風臨床療效。方法:調取我科室60例痛風患者資料,分成參照組與試驗組,分別施以中西醫與中西醫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評估2組治療前后痛風石最大直徑與VAS評分狀況。結果:治療后,組內對比試驗組痛風石最大直徑數值較小(P<0.05);2組差值(治療前-后)對比試驗組改善幅度較大(P<0.05)。治療后組內對比試驗組VAS評分較優(P<0.05);2組差值(治療前-后)對比試驗組疼痛癥狀改善較優(P<0.05)。結論:對痛風疾病患者施以中西醫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方式,能夠有效減少痛風石直徑,顯著達到鎮痛目的,因此能夠大力實踐及推及。
【關鍵詞】體外沖擊波;痛風;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02
若人體高尿酸血水平較高,且長時間持續此狀態,則會誘發尿酸鈉在關節或相關軟組織沉積形成關節炎(痛風)。在痛風病情發展過程中,由于尿酸鈉結晶在軟組織沉積,會誘發纖維組織增生與慢性炎癥,最終產生結節腫現象,臨床稱為“痛風石”。隨著痛風石日益增加,人體關節會產生肥大或畸形癥狀,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據相關研究表明,痛風石還會對骨質產生損害,增加痛風疾病復發率[1]。由此可見,痛風治療中對于痛風石的干預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采取中西醫聯合體外沖擊波方式治療此疾病,臨床效果較為顯著,現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調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我科室60例痛風患者資料,以數字法分成參照組與試驗組各30例。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接受到病理學的確診;(2)研究對象臨床資料完整;(3)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免疫性、血液、心率失常等疾病患者;(2)心理疾病或智力問題患者;(3)藥物禁忌或過敏體質的患者。比較2組臨床個人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參照組 參照組施以中西醫診治措施,以口服方式,應用秋水仙堿、塞來昔布膠囊、痛風定膠囊,每次服用劑量分別為0.5mg、0.5g、4粒,服藥頻率分別為2次/d、2次/d、3次/d。1周為1個療程,持續2個療程[2]。
1.2.2 試驗組 試驗組施以中西醫(同參照組)聯合體外沖擊波措施。治療儀為ESWO-AJ型,沖擊波工作電壓、能量密度、沖擊次數、頻率標準設定分別為7~10kV、0.18~0.25mJ/mm 2、1000~1200/次、60次/min。實操中結合患者耐受力及病情狀況,對設定參數加以科學、合理調節。共7次治療,每次間隔1天。
1.3 療效標準 評估2組痛風石最大直徑與VAS評分狀況。其中痛風石最大直徑測量采用DR攝片技術;VAS評分評估標準:0~10數字代表疼痛逐漸增加,具體劃分,0分,無痛,1~3分疼痛輕微,4~6疼痛加強,影響睡眠與食欲,但尚能忍受;7~10疼痛不能承受,日常生活嚴重受影響[3]。
1.4 統計學分析 采取SPSS22.0軟件加以評估,以()代表計量資料,檢驗采取t;以(%)表示計數資料,檢驗采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痛風石最大直徑對比(,mm)
由表2,可知:關于痛風石最大直徑,治療前2組對比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內對比試驗組數值較小(P<0.05);2組差值(治療前-后)對比試驗組改善幅度較大(P<0.05)。
2.2 兩組VAS評分狀況對比(,分)
由表3,可知:關于VSA得分,治療前2組對比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內對比試驗組得分較優(P<0.05);2組差值(治療前-后)對比試驗組疼痛癥狀改善較優(P<0.05)。
3 討論
對于痛風疾病,在緩解期多以降尿酸為主,急性期則多以服用非甾體、秋水仙堿等藥物為主,以達到止痛、控炎的目的,但卻忽視了對痛風石的臨床治療。本文研究中采用體外沖擊波方式對痛風石大小加以干預治療。在醫學臨床中,作為機械波的體外沖擊波,最早被應用于腎結石治療,后逐漸推廣至骨科臨床中,并形成了針對骨肌系統疾病的體外沖擊波療法[4]。在本文研究中,治療后,組內對比試驗組痛風石最大直徑數值較小(P<0.05),2組差值(治療前-后)對比試驗組改善幅度較大(P<0.05);治療后組內對比試驗組VAS評分較優(P<0.05),2組差值(治療前-后)對比試驗組疼痛癥狀改善較優(P<0.05),這說明,對痛風疾病患者施以中西醫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方式,能夠有效減少痛風石直徑,顯著達到鎮痛目的,因此能夠大力實踐及推及。
參考文獻
豆運香,袁佳,馮丹,杜春紅.體外沖擊波聯合中西醫基礎治療對痛風石療效的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13:64-65.
馬理元,姜勁挺,張倫廣,鄭吉元,李祥雨.體外沖擊波治療骨傷科常見疾病的研究進展及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05:144-146.
何俊,談雪梅,彭冬祥,焦素芹,錢雪,馬靜,吳沖.中藥熏蒸與沖擊波聯合治療腦卒中后偏癱肩痛疼痛改善及上肢功能康復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2005:125-128.
蘇祥正,李眾利,李冀,張浩,劉春暉.體外沖擊波聯合功能鍛煉治療肩袖損傷的療效分析[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8,3905:4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