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 張艷紅
【摘 要】目的:探討骨科老年患者術后精神障礙的預防及護理。方法:選擇本院骨科2015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手術患者86例作為觀察對象,依據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組均為43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研究組行預防護理,對兩組精神障礙發生率、癥狀持續時間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精神障礙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其癥狀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骨科老年患者術后實施預防護理,對降低術后精神障礙發生率,縮短癥狀持續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精神障礙;骨科;老年患者;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術后精神障礙主要指的是術后術天出現的定向、睡眠、認知、意識障礙紊亂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病情嚴重者會出現明顯的焦慮、譫妄、精神錯亂等精神癥狀。術后精神障礙屬于可逆性的一種急性精神紊亂綜合征,近年來社會老齡化趨勢的發展,骨科老年手術患者數量明顯增多,進而導致術后精神障礙的發生幾率顯著提升[1]。本文通過對本院骨科收治86例骨科老年患者術后精神障礙的預防及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骨科2015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手術患者86例作為觀察對象,依據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組均為43例。對照組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齡65-84歲,平均年齡(68.4±3.6)歲。其中股骨頸骨折18例,脛腓骨骨折15例,髕骨骨折10例;研究組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17例,患者年齡67-85歲,平均年齡(69.3±3.5)歲。其中股骨頸骨折21例,脛腓骨骨折14例,髕骨骨折8例。在基線資料對比上,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即遵照醫囑和圍術期要求對患者進行基礎性護理指導。研究組行預防護理,護理要點如下:①生命體征監測及護理:術后通過多參數監護儀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必要時監測CVP,記錄24h出入量,對術中失血量和補血量平衡與否進行觀察,明確切口引流量和性狀。術后3d依據一級護理標準對患者神志、瞳孔、尿量等進行密切巡視,保證循環穩定性,對電解質紊亂、低血壓、低氧血癥進行及時糾正。術后進行血常規、血生化檢查,對誘因進行預見性的解除,以免出現術后精神障礙。②安全護理:以患者具體情況為依據制定和實施各種保護性護理方法,以免發生意外傷害事件。對于出現被迫害感、幻覺、胡言亂語、躁動不安的患者,需要將護欄護墊加到床旁,合理應用約束帶進行保護,避免墜床、計劃外拔管、撞傷等事件發生。實施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需要正確選擇體位,避免假體關節脫位,嚴格遵醫囑應用鎮靜劑治療。③用藥指導:對于躁狂型精神障礙患者需要即可予以咪唑安定或氯丙嗪進行鎮靜治療,用藥后需要對藥效及副反應進行觀察,了解患者呼吸節律和深淺度變化。遵醫囑予以靜脈營養和能量補充,對水電解質紊亂進行糾正,確保循環穩定良好,對腦細胞進行營養,治療期間需要對補液的量、速度進行嚴格控制,避免老年患者心肺負荷增加引起意外事件。對輸液管進行妥善固定,靜脈輸液通路要保持暢通無阻。④疼痛干預:疼痛作為引起術后精神障礙的高危因素,其會導致患者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煩躁等情緒變化,加強與患者溝通交流、多關心患者,鼓勵患者說出感受,有針對性加強患者心理護理,關注疼痛導致的睡眠質量和時間的影響。術后實施鎮痛治療可對患者睡眠進行有效改善,提高精神障礙預防效果。對患者主訴要隨時關注,合理應用鎮痛劑,條件允許者使用鎮痛泵。
1.3 觀察指標 以美國精神病學會提出的診斷標準[2]為依據對兩組精神障礙發生情況進行判斷,并觀察癥狀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評析 運用SPSS22.0軟件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癥狀持續時間以( )予以表示并行t檢驗,精神障礙發生率以百分率(%)予以表示并行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術后精神障礙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其癥狀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具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P<0.05),見下表所示。
3 討論
近年來臨床醫學的發展與完善,老年顧客術后精神障礙已經引起了相關學者和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由于其具有臨床表現復雜多變、潛在安全風險高等特點,再加上老年患者各種慢性疾病和重要器官功能衰退、對藥物耐受性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術后護理工作難度明顯增加。術后精神障礙會導致管道脫落、墜床跌傷等意外事件發生率明顯增多,且會相應的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對康復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壓力。基于此,需要選擇具有針對性和安全性的預防和護理干預措施,以減少和降低術后精神障礙發生率[3]。
預防性護理主要通過術后生命體征監測、cvp監測、疼痛護理、心理護理、用藥指導、安全護理等一系列措施,對精神障礙進行提前預防,其可及時發現和明確各種潛在的風險,制定針對性預防措施和方案,達到預防和控制精神障礙的預期目的[4]。
在本次實驗之中,研究組患者術后精神障礙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其癥狀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骨科老年患者術后實施預防護理,對降低術后精神障礙發生率,縮短癥狀持續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夏燕,顧紅娟.60例老年骨科患者術后精神障礙的護理研究[J].當代臨床醫刊,2016,29(05):2548.
蔣紅梅.老年患者關節置換術后精神障礙的預防護理[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5,22(10):64-67.
包健星,顧紅偉,黃娟.護理干預能有效預防老年骨折患者術后精神障礙的發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24):285-286.
王冰,李安東.骨科老年患者術后精神障礙的預防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4,29(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