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紅,任小靜
(1.山西省汾陽醫院,山西 呂梁 032200;2.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 呂梁 032200)
安寧療護是以減少患者疼痛、關注患者內心感受、幫助患者有尊嚴地度過人生最后時光為目的一種照護模式。身患重病、處于生命末期的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面臨極大的痛苦,而現代高科技、高技術醫療手段往往束手無策。在安寧療護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心靈和精神的溝通,盡可能進行臨終對話。在此過程中需要準確地了解患者的所想所感,才能達到照護目的,而同理心的使用可以幫助醫護人員實現這一目標。同理心作為一種治療性因素,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態,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使患者得以善終[1-3]。將心理學理論運用到安寧療護中也符合安寧療護的宗旨。本文就對在安寧療護中使用同理心技巧的重要性進行論述。
同理心又名共情或移情等,其定義有很多經典的解析,其中MORSE提出同理心包含兩種形態,即特質和狀態。前者是指個體先天性的,對他人的情緒、感受、心理狀態的主觀感受能力,后者是指個體在后天學習的,以客觀的角度理解他人的心理活動,并通過溝通將自身所理解的感受傳達給對方的能力[4]。同理心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即照顧者先通過傾聽,與患者產生共鳴,其次與患者交流感知到的信息,然后讓患者接收到照顧者的同理心或者感受到被理解的過程[5]。
同理心既是一種能力和態度,也是一種藝術性的溝通技巧[6],能夠與患者建立共鳴是所有醫療專業人員的一項重要技能。研究證明,同理心能讓患者感到受人尊重、認可和重視,更重要的是,還能改善患者的預后。另外,在改善醫患關系,滿足患者心理需求,改善患者病情,減輕家屬心理負擔,幫助患者獲得高效的診療資源,提高患者醫療行為的依從性,提高患者滿意度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7-10]。
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在2017年1月25日發布了《安寧療護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并指出建設安寧療護中心的目的是通過控制患者痛苦和不適的癥狀,為終末期患者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等服務,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11]。可見在安寧療護中為患者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非常關鍵,使用同理心將更有助于安寧照護活動的開展。研究表明,在晚期癌癥患者中使用同理心,可促進患者內心感受的表達,有效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的心理行為,提高患者滿意度,為患者提供更有效和全面的照顧,而對于展開臨終對話而言,同理心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12]。研究認為,由于ICU病房探視制度,患者和家屬的溝通較少,在ICU病房使用同理心照護方法,有助于了解患者家屬的需要,獲得患者更準確的信息,能更積極地參與到患者的照護計劃中[13]。
同理心也是醫護人員必備的心理素質之一。處于疾病終末期的患者往往會有孤獨無助、恐懼、絕望等負面情緒,會對患者的病情產生不良影響。運用同理心,通過與患者溝通讓其釋放內心的負面情緒,為患者提供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照護,便于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屬建立信任關系,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和需求,共同探討生命最后階段的意義,明確患者的生命價值觀,讓患者感到被理解和尊重,從而提升其臨終生活質量。
培養臨床醫護人員的同理心技巧,對其專業能力和職業發展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研究表明[14],隨著臨床醫學生同理心水平的提高,其專業能力也會提升,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收獲了患者的信任和肯定,提升了專業成就感和價值感。
緩解患者的痛苦和不適是醫護人員的工作目標之一,但醫護人員對患者痛苦的感知能力和處理能力卻明顯不足。在一些情況下,即使醫護人員對患者表現出關心和擔憂,但與患者的同理心溝通卻是不足的[15]。因此,培養醫護人員的同理心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國內的同理心培養模式大多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
黃麗等[7]介紹了同理心的多種培養模式,如專業技術培訓模式、傳統課程指導模式、體驗式教學模式,以增強護士的同理心技巧,同時明確如何運用該技巧,并將所學加以實踐。另外,還建議根據護理人員對同理心的認知水平和同理心水平進行分層培訓。周琴飛等[16]探討了國內外醫學生的同理心培養模式,提出應在臨床醫學生中普及同理心的概念和內涵,讓他們意識到同理心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可以通過角色模擬訓練,走出與患者真誠溝通的第1步。另外,針對醫護人員對患者痛苦的感知能力和處理能力不足的現狀,展開非語言行為的敏感性訓練,培養醫學生感知和處理患者不適感的能力,在此過程中醫學生對專業和職業的滿意度也會提升。項俊之等[17]從認知行為、人文素養、仿真模擬體驗等角度出發進行干預,以提升醫學生的同理心水平,讓醫學生能夠站在患者的角度體會其感受,讓患者感受到真誠的關懷。虞曉漪[6]提出用微技巧培訓的方式提升本科護生的同理心技巧。照護者應投入更多的時間關注患者及家屬的內心感受,更好地理解和幫助患者,以加強以患者為中心的安寧護理,為患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同理心時也需要醫護人員掌握技巧,以免出現倦怠等不良影響[7]。有研究稱女性的同理心水平高于男性,這可能與女性天性中感性的特點有關,所以建議在同理心培訓過程中加強對男性的指導與訓練。此外,醫學生的同理心水平也會因其學習課程和受教育程度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實施教學策略時應考慮到這些特點,以便在培訓過程中因材施教[18-19]。研究表明,護理專業醫學生的同理心水平高于其他醫學專業醫學生,這可能是因為護理專業的學生有著與其他人建立幫助關系的特殊能力[20]。劉恬等[21]研究表明,管理者具有較高的同理心水平會對整個醫療團隊產生正面的影響,所以建議管理者可以先接受同理心培訓,從而帶動醫護人員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同理心能力。
同理心是醫患關系的核心,也符合安寧療護遵循的原則。運用同理心溝通技巧,站在患者的角度感受和體會患者所需所想,給予患者真誠的關心和對待,不僅可滿足患者疾病治療上的需求,在心理方面積極給予關注,與患者產生共鳴,也能幫助患者恢復到身體的最佳狀態。此外,為患者家屬提供哀傷輔導,緩解患者家屬的心靈創傷和痛苦,讓死者安逝,生者堅強。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筆者要進一步了解醫護人員的同理心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同理心培訓,期望同理心技巧在安寧療護過程中給患者帶來更積極的影響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