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亦辰
摘要:按照我國經濟現如今迅猛的發展勢頭,工會制的改革迫在眉睫。新的經濟和社會格局要求我們建立更加具有時效性和實效性的公會制度以滿足現有需求。新時期的改革仍然需要在黨的帶領下進行,本文主要針對黨建工作帶領公會模式創新策略等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工會制度;模式創新;公會改革
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推動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均跟上了時代步伐,在經營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改革。同樣是因為互聯網大數據背景,讓社會信息的更新速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時代背景下,工會制無法再滿足我們的需求,其弊端也在時間流逝下逐漸顯露出來,并最終因無法滿足需求被人們放棄。所以,要在黨建工作帶領下使得工會建設煥發生機,需要針對時效性和實效性兩點進行重點研究。公會組織在社會上擁有明確的組織制度,所以在黨建工作帶領下的工會模式創新也需要有明確的組織制度體系。對于黨建工作與工會之間的關系,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但筆者認為,要想公會制度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保證其與黨建工作的緊密聯系;對于黨建工作而言,與工會建立密切關系同樣能對其起到積極作用,促進黨建工作長遠穩固發展。
一、黨建工作開展下新公會模式創新的優越性
在堅持黨領導的前提下,黨建工作的開展能夠對新的工會模式創新起到的促進作用愈發明顯,在這個條件下,筆者主要將從以下兩點進行分析。
(一)對工會組織建設的促進作用
工會組織成員通常而言是由黨員組成,工會同樣屬于國家職能機構之一,在進行黨建工作的同時發揮機構人員最大作用能夠讓黨建工作和工會工作更加順利進行,也能夠讓兩邊工作的完成達到更好效果。
1.機構建設。工會的作用主要是作為企業、機構和勞動者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工會這一中介組織能夠更好的反應勞動者訴求,以活動等形式促進提升工會凝聚力,以建立相應管理小組切實解決工會內部員工所反映的問題,彌補工會日常工作中缺乏時效性和實效性的問題,讓組織能夠及時的于員工進行溝通。
2.人員培養。要想保證工會工作的時效性和實效性,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在敬業愛崗的同時深刻理解所處崗位的工作性質,堅持為勞動者服務,從基層勞動者的角度積極思考問題。
(二)對制度建設的促進作用
通過監督制度和激勵制度能夠讓工會職工在進行績效考核時不斷加深其服務意識。思想考核一旦成為考核標準之一,就必然會引起黨建工作內部人員思想覺悟的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工會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制度發揮其激勵作用之下,工會組織干部的思想覺悟提升是整個工會制度能否走向改革創新道路的關鍵。因此,發揮監督制度和激勵制度的優勢是建立新時期黨建工作帶領工會模式創新的關鍵。
二、創新公會對工作內容的要求
由于過去工會制度的欠缺導致工人訴求無法及時得到反饋,也由此導致了公會逐漸邊緣化成為可有可無的組織。所以說,新的工會制度必須強調時效性和實效性兩個重點工作考核內容,吸取教訓的同時思考工會工作的具體內容。
(一)時效性
在各行各業迅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內部組織形式也急需跟上改革的步伐。勞動保障問題和勞資矛盾問題的解決不能再單純依靠企業人事部的調節。借助勞動仲裁部門解決問題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些解決問題的結果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從表面上看組織內部始終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但實際上矛盾已經愈加深化,隨時有爆發的可能。以職員角度來看,處在弱勢群體的地位往往需要工會密切關注,傾聽職工心聲并針對性開展工作。工會工作主要作為企業和職工的紐帶,將職工的意見建議進行統一歸納,再傳達給企業高層,堅持服務于職工,為職工辦實事,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這要求職工工會發揮自身作用,在緩和企業和職工之間問題的同時不斷構建合理的內部組織結構,讓企業能夠建立合理的有效訴求和利益保障途徑。
(二)實效性
時效性要求工會的工作模式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在處理問題的方式上必須于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在處理各方利益的問題上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考慮物質利益對生產關系所產生的作用,要建立長效性機制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我國工會開展工作時表現出的時效性遠遠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需求,這就更加要求我們尋求合適的工作途徑和工作方式來解決問題,在黨建工作領導下帶領工會模式創新的要求已經迫在眉睫,只有對其進行創新才能在新時期及時把握員工情緒,讓企業職工在和諧的氛圍之中共同努力才能打造雙贏局面。
三、構建創新工會工作模式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知道,要想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工會模式需要從以下兩點進行探索。
(一)構建文化氛圍良好的工作環境,增強企業凝聚力
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但是往往又能通過其他形式轉變為物質力量。這就要求企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形成自己文化氛圍的同時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不斷提高員素質,促進工會成員素質不斷提高。在進行企業文化改革的同時密切關注社會發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具體分為以下幾點:第一,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結合實際不斷發展自身文化,在制定合理的經營戰略的同時不斷對員工進行培訓,讓員工在學習和感受企業文化氛圍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受到企業文化魅力感染,讓員工能夠主動與企業并肩作戰,與企業共同成長。第二,工會需要對員工進行深入了解,開展基層文化建設,在提出合理有效的規劃之后深刻落實,在企業得到發展的同時能夠幫助滿足員工精神文化需求,通過組織文化建設活動讓員工企業之間聯系更加緊密,鼓勵員工參與到活動中來加深企業與員工之間交流,企業凝聚力的不斷提升將會更加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二)構建重要信息發布長效機制
通過多種方式構建企業發布信息的方式,讓多種渠道為企業信息流通創造條件,建立線上線下多種信息反饋平臺,通過中層管理者發布的相關信息結合組織分布特點,將信息傳達給本部人員再進行信息的下達,中層管理者相應收集各職員的反饋信息,再總結傳達給上層管理者。或者直接通過線上平臺進行直接交流,讓員工的意見從網絡平臺進行直接傳達,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和實效性,讓員工訴求能夠直達相關部門。endprint
(三)加強自身建設
工會工作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安排,要想突破原有基礎必須掌握不同時期管理特點,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通過對管理層進行方面進行培訓保證以保證工會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斷提高工會組成人員的綜合素質是促進工會加強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不斷提高管理層的思想素質和創新思想。在不斷發展的新時期,根據自身企業的特征和經營狀況發展工會,積極主動推進工會工作的進行,吸收借鑒其他企業的優良文化,不斷對自身企業進行改進,在黨建工作帶領下進行工會模式創新需要從實際出發,不能滿足于現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發現新思路,通過提高科學技術等方式不斷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讓企業在總市場中保持活力和生命力,培養優秀員工為企業前景不斷奮斗。
(四)組織聯建,從思想上根本認識該工作
要想黨建帶工建工作能夠合理開展,必須要求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該項工作,由兩者工作之間的聯系入手,將黨建帶工建也同樣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黨建工作領導工會建設工作能夠更好的完成符合時代的工會建設工作,也能更好的保證二者組成成員之間的思想統一性。二者工作的重合決定了黨建帶工建對黨建工作發揮的作用。要更好利用該項優勢必須把黨建帶工建工作任務作為黨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用黨建帶工建的工作情況評估黨組織的建設情況能夠更好地促進二者共同發展只有將該項工作作為各級黨委的工作考評之一才能真正發揮黨建帶工建的作用,才能真正利用這項工作為企業員工辦實事。對外普及黨建帶工建的具體內容能夠幫助擴大黨建工作的普及面,只有讓基層真正了解該項工作的具體內容和重要性才能保證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才能保證新的工會模式能夠適應現代企業的需求??梢酝ㄟ^多種媒體渠道宣傳相關內容真正做到全民參與黨建工作,為黨建帶工建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五)改革工作載體,加強活動聯合
要想完成黨建帶工建的工作,需要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共同努力,從思想、任務、目標、職責、活動等方面抓起,結合實際工作需求開展相關活動,通過書法、征文等活動宣傳黨建帶工建工作的同時也宣揚優秀的思想道德文化,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廣大職工在愛崗敬業的文化環境中潛移默化,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在相應崗位不斷奮斗。對于“模范職工之家”等活動,組織應該積極開展,讓職工能夠從類似活動中找到歸屬感和責任感,將這些使命感轉變為對自身崗位的熱情。
總而言之,只要針對時效性和實效性兩方面對黨建帶工建工作進行改革,并通過組織和制度兩只手來實踐和開展工作,在黨建機關中融入新思想、新文化,在遵守客觀規律的同時能夠聯系群眾全力開展該項工作,才能建立健全符合社會潮流的工會制度。只有通過文化上的改革和創新才能讓黨建工作能夠確切的對工會建設工作發揮出應有作用。新模式下的工會制度才能滿足現如今企業和職工的真正需求。
參考文獻:
[1]姜風雷 . 以服務站為載體創新工會工作模式——以北京市懷柔區工會服務站建設的實踐為例 [J]. 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 ,2009,2(1):8-12.
[2]王心鼎.黨建工作開展下創新工會工作模式的路徑思考[J].辦公室業務 , 2012 (21) :70-71
[3]孫華.基于黨建工作的工會工作模式創新路徑研究[J].建材與裝飾 , 2016 (16)
[4]劉云開.黨建工作開展下創新工會工作模式的路徑思考[J].中國新通信 , 2017 (14)
[5]隋萌萌.圍繞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J].工人日報 , 2015
[6]任妍 .淺議如何利用工會宣傳工作做好企業黨建工作[J].大陸橋視野 , 2017 (10)
[7]劉美.工會組織服務于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探討[J].經營管理者, 2017 (5)
[8]姚倩鈺.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工會黨建文化建設[J].企業文化旬刊 , 2016 (12)endprint